近期以來,乙烯類產品表現異常活躍,無論是苯乙烯、聚乙烯還是聚氯乙烯均走出一波亮眼的行情。每每談及乙烯產品背后的推手,都無一例外指向“供應偏緊”這一條。短期供應端的緊俏成為業者大力炒漲的底氣所在,不過這三大品種雖同為貨源緊俏,背后推漲的邏輯卻也各有差異。
需求刺激型--苯乙烯
苯乙烯(Styrene)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個氫原子形成的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8H8,乙烯基的電子與苯環共軛,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氣中逐漸發生聚合及氧化。工業上是合成樹脂、離子交換樹脂及合成橡膠等的重要單體。
如果問10-11月化工板塊什么品種最吸睛,多數業者答復可能是苯乙烯。因其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期貨價格約從5600元上漲到最高8400元,漲幅逾45%!究竟是何原因,給足市場多頭不斷推漲的信心?據悉,在后疫情時期,居家隔離的生活提升了小型家電的需求和使用頻率,刺激國內家電行業回暖。而隨著天氣轉涼及電商節的來臨,家電需求快速放大,冰箱、彩電和空調的訂單出現堆積。此外,國外訂單的大幅增長再次燃爆苯乙烯下游市場,三大下游屢屢沖破天花板,終端積極補庫的熱情不斷向苯乙烯端傳導,苯乙烯港區庫存快速去化,精明的持貨商也開始玩起捂盤惜售的手段,最終賺得盆滿缽滿。
進口受阻型--聚乙烯
聚乙烯(polyethylene ,簡稱PE)是乙烯經聚合制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在工業上,也包括乙烯與少量α-烯烴的共聚物。聚乙烯無臭,無毒,手感似蠟,具有優良的耐低溫性能(最低使用溫度可達-100~-70°C),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堿的侵蝕(不耐具有氧化性質的酸)。常溫下不溶于一般溶劑,吸水性小,電絕緣性優良。
塑料,是近期走勢比較穩健的品種之一。由于我國塑料產業有較高的對外依存度,隨著國外疫情惡化,國內到港貨源大幅縮減,造成塑料市場供應緊張,港口加價提貨的情況。也許有人疑惑,不是說塑料已經全面邁入快速擴能期,那么供應緊張的說法又從何而來?原來,作為最大進口來源國之一的伊朗貨源因國際社會制裁導致訂單推遲;另一主要來源國美國貨源因颶風沖擊持續收緊;其他進口貨源也因海外疫情二次爆發而延緩到港。此外,今年下半年暫未有新的高壓裝置投產,導致國內貨源流動性降低,塑料盤面拉漲也似乎合理。
不過,短期聚乙烯價格上漲也是受到苯乙烯提振,隨著苯乙烯價格回落,塑料價格有所承壓。此外,塑料需求有較強的季節性規律,當前地膜季節需求偏淡,企業少量庫存;生產北方地區環保趨嚴,棚膜開工小幅下滑,塑料下游抵觸高價貨源。而且因現貨漲幅較快,實盤多側重商談,市場維持剛需,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乙烯上漲的空間。
檢修降負型--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PVC)是是當今世界上深受喜愛、頗為流行并且也被廣泛應用的一種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種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其應用非常廣泛。在建筑材料、工業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磚、人造革、管材、電線電纜、包裝膜、瓶、發泡材料、密封材料、纖維等方面均有廣泛應用。
聚氯乙烯,也就是PVC,曾經缺少人氣的市場,近期竟默默走出了三年新高!與苯乙烯和塑料不同的是,PVC的上漲多是因裝置的檢修降負。據悉,10月份開始PVC秋季檢修逐步拉開序幕,并多集中于中下旬。多數主流裝置檢修降負導致PVC供應量迅速縮減,價格也隨之應聲而起。此外,海外裝置檢修、臨停的增加也導致進口PVC貨源縮減,臺灣臺塑上調亞洲PVC的價格,也刺激國內電石價格走強。時至11月份,雖然工廠陸續復工,但因需要優先供給大客戶,現貨市場流通資源依然有限。
綜合來看,三大品種都因貨源供應緊張而催生出一波不錯的行情,但導致貨源偏緊的原因卻是各不相同,后期在不同邏輯主導下也容易走出不同的行情。不過短期來看,盡管部分產品價格出現調整,但是市場對乙烯一脈產品貨源偏緊的炒作或仍若隱若現。


2025-2031年中國乙烯-醋酸乙烯原液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乙烯-醋酸乙烯原液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乙烯-醋酸乙烯原液投資建議,中國乙烯-醋酸乙烯原液未來發展預測及投資前景分析,中國乙烯-醋酸乙烯原液投資的建議及觀點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