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醫院智能化程度普遍較低:病歷手寫;用戶信息用筆登記;藥房大夫抓藥簡直要跑斷腿……智能醫院成為盼望。而醫院要想實現智能,就要靠創新科技,站在5G“風口”上起飛。
5G技術改變醫療
在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中日友好醫院的呼吸科劉醫生正在與遼寧省遼陽市某醫院的醫生進行視頻連線,對一位呼吸類綜合重癥患者進行遠程會診。在對方病人描述患者癥狀時,劉醫生說:“查房的時候可以通過5G網絡遠程連線,患者肺部的濕啰音能夠很清晰地傳過來,便于我更好地判斷。”
長期以來,醫療水平發展不均、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匱乏,是我國醫療領域比較突出的問題。遠程醫療的逐漸成熟,尤其是5G智慧醫療的出現,有望打破地域限制,平衡醫療資源分配,提高診斷與治療水平。對患者來說,還能獲得降低開支、減少看病時間花費等實實在在的好處。
除了遠程醫療外,5G技術還可以運用于應急救援。通過 5G網絡實時傳輸醫療設備監測信息、車輛實時定位信息、車內外視頻畫面,便于實施遠程會診和遠程指導,對院前急救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優化服務流程和服務模式。
在監護方面,疫情期間,5G無線監護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趨勢是未來無論是患者日常生命體征信息,術后體征信息,以及突發性疾病信息,通過5G技術都可以快速掌握。
亟需構建5G智慧醫療系統
如同SARS危機觸發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與公共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將促使國家對突發重大社會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視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5G、AI、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已經顯示出在應急防控和遠程協同方面的巨大潛力,未來還將進一步深化、細分。
《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關于2020年新基建的通知》要求加快面向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5G智慧醫療系統建設,傳遞出突發重大公衛疫情防控,將被嵌入國家現代治理體系當中。
面臨新冠疫情的沖擊,人們的防護意識普遍提高,就診行為發生改變,網上咨詢、問診和醫療異軍突起,互聯網+智慧醫療建設加速推進。
與傳統醫療相比,互聯網醫療在便利性、提高醫療資源配置及使用效率上大大提高。通過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大數據分析與移動互聯網相連,跨國家、跨城市之間的醫生會診可以輕松實現。
5G技術與醫療領域的創新將會催生出諸多醫療場景,帶動行業新升級、新發展。5G醫療的廣泛應用,打破了時間、空間和連接上的三重限制,通過線上、線下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以及遠程醫療的加速落地,未來的醫療服務將打破圍墻的限制,出現無疆界醫院,患者享受的醫療服務將不再受時間、地域和資源的約束,實現全時、跨域,無疆界的醫療服務。患者就診和醫生不再要求必須面對面。
5G臨床應用尚需謹慎
5G與醫療結合前景著實令人興奮,不過,也有不少專家認為,現階段其仍面臨發展的瓶頸和風險,需要理性對待。
雖然5G帶動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醫療設備還需要大力發展在操作工程中的邏輯性,更好地幫助醫生作出正確、合適的診斷建議。目前發展醫療人工智能的樣本數據還不足,這是互聯網醫療發展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除此之外,“5G+醫療”目前面臨組網貴、成本高、迭代難等難題,而且,5G通信的持久性和穩定性還有待觀察。同時,5G組網還在初期,應用尚待開發,新裝備和技術還有待完善。
除了5G自身技術以及成本問題外,還需要適應5G等技術帶來的醫療健康業態新變化,公立醫院治理結構、人事與薪酬制度、醫療服務定價、支付制度等都需要相應做出改變。同時,國家在醫療服務質量安全、結果評價等方面的監管也要加強。


2024-2030年中國醫療O2O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醫療O2O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醫療O2O行業重點企業布局案例研究,中國醫療O2O市場前景預測及發展趨勢預判,中國醫療O2O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