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體免疫系統是捍衛“外敵”入侵的“防線”,那么T細胞就是其中的“頭號殺手”。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對抗癌癥的過程中,這支在人體血液中大量存在的“強力軍隊”往往無法發揮強大作用。
2020年9月2日,Nature雜志在線發表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成果“Cancer SLC43A2 alters T cell methionine metabolism and histonemethylation”,該研究詳細闡述了腫瘤細胞通過溶質載體SLC43A2改變T細胞蛋氨酸代謝和組蛋白甲基化,揭示了腫瘤免疫逃逸的新機制。
研究指出,蛋氨酸對T細胞的活力和功能影響最大,腫瘤細胞在攝取蛋氨酸方面明顯勝過T細胞,腫瘤細胞是通過限制蛋氨酸減少甲基供體SAM,進而損害CD8 T細中的組蛋白H3K79二甲基化(H3K79me2)以及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5(STAT5)信號,最終導致T細胞功能受損。
進一步研究發現,破壞腫瘤細胞的轉運蛋白會促進T細胞的功能恢復,給腫瘤病人補充蛋氨酸,可以恢復T細胞功能,因為足夠高水平的蛋氨酸意味著腫瘤細胞和T細胞都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T細胞掌控著腫瘤的終極命運。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與藥物發現專家合作,以期確定一種靶向腫瘤細胞中蛋氨酸的小分子抑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