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澳大利亞科學家及其國際研究團隊在大腦的一個區域發現了一種被認為與消極情緒有關的受體。靶向該受體可以有效地調節消極情緒。該研究成果將為精神疾病藥物研發提供新方向。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該項研究人員介紹,這種獨特的受體發現于人腦中心一個很少被研究的區域。它被稱為甘氨酸門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在調節消極情緒中發揮著作用。NMDA通常需要兩種不同的神經遞質分子(谷氨酸和甘氨酸)結合并激活受體。研究團隊發現的受體僅需要一種神經遞質(甘氨酸)就可以激活它。
研究人員介紹,受體控制大腦功能是目前大約40%相關藥物的靶點。因此,這種獨特受體的發現及其在調節焦慮和負面情緒的影響,意味著它有可能成為情緒調節藥物的高度特異性靶點。精神病藥物通常具有副作用,這一發現有利于研發出靶向性更強且副作用更少的藥物,也可能減輕大腦局部已知導致疼痛的受體亞基從而減輕疼痛,對未來的藥物治療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