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半球步入寒冷冬季,防寒保暖需求下的“暖經濟”日漸升溫。各類服裝、鞋靴、毛毯等保暖商品迎來了銷售旺季,海外訂單量顯著增長。
得益于通關環節的便利化、智能化措施,企業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將這份“冬日溫暖”更好、更快地送抵全球各地。與此同時,在惠企政策宣講、法律法規知識普及、相關主管部門聯動等措施的助力下,保暖特色產業拓展外貿新業態,在跨境電商中收獲更多機遇。
“花式”防寒產品走俏
在眾多御寒產品中,毛毯憑借其卓越的保暖性能和舒適的觸感為不少家庭所青睞。江蘇金典紡織有限公司生產的毛毯這兩年在海外銷售持續走高。該公司副總經理嚴劍說,毛毯在中東和北非等市場是民生剛需產品,不僅扮演著床上用品的角色,還廣泛用于家居裝飾中,甚至作為一次性消費品,因此更換頻率較高,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9月份以來,公司出口增長了近10%。
“當前正是毛毯行業的生產旺季,產品的出口批次較多,對物流運輸時效的要求也變高。采用‘提前申報’‘海鐵聯運’等便捷通關模式,整體提高運輸效能的同時每標箱還能減少物流成本1000多元。”嚴劍說。
面對冷空氣的沖擊,沖鋒衣因其防水、透氣和耐磨性能,一直受到戶外愛好者喜愛,將其視為冬日戶外運動的首選。已從事沖鋒衣等戶外裝備生產10余年的摩卡國際有限公司每天有300多件沖鋒衣下線。正值生產旺季,企業各條產線正開足馬力組織生產。今年以來公司出口貨值已超1億元,同比增長超2成。
“卓越的品質和穩定的產能是獲得國際知名品牌信任的基礎,我們也借此打通了歐美等海外市場,相關加工貿易政策帶來的便利則如同為企業發展‘添加羽翼’。”淮安摩卡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璇妹深有感觸:“我們的定制化訂單比較多。此前申請報核前申報單耗需‘一冊一批’,手續相對繁瑣且耗時較長,以企業為單元一次申報的新政策使手冊辦理效率高了,一年可以為我們節約各類管理成本40余萬元。”
紡織服裝產業一直是中國的傳統支柱產業,“一絲一縷”牽動著外貿企業的心。為助力紡織品服裝企業搶抓“暖經濟”發展機遇,南京海關所屬淮安海關持續開展“關長為您講政策”“服務企業半月談”活動,深入紡織品企業開展調查研究,現場辦公解決企業在物流運輸、通關申報、加工貿易開展等方面遇到的難題,為企紓困解難、減負增效。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淮安市紡織品服裝出口34.5億元,同比增長17.2%。
雪地靴在跨境電商中“走”遠
在被譽為“雪地靴之鄉”的鎮江市丹徒區高橋鎮,雪地靴企業也在忙于生產各式精美質優的雪地靴。
歷經從皮鞋到雪地靴的轉型,從代工到自創品牌的發展,鎮江市高橋鎮雪地靴產業現已形成集原料銷售、成品生產、網絡銷售、物流快遞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擁有近400家企業,年產1500余萬雙雪地靴,總產值超22億元。
裁剪皮革、縫制鞋面、組裝鞋底、質檢包裝……鎮江愛可信皮業有限公司的鞋靴生產車間,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專注作業。該企業董事長冷羅網介紹說,公司已經有二十年鞋靴生產經驗,今年產值大概在五千多萬元,隨著外貿“朋友圈”的擴大,企業由只在5月至10月份有訂單發展到現在全年都有訂單。“高效通關為我們擴展海外市場爭取了先機。”
鎮江旺達鞋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同樣馬力全開。近年來,企業在產品面料、工藝、品牌等各方面都下足功夫。“原先我們很大部分業務都是做代加工,但漸漸地也開始摸索自主品牌建設,已有自己的海外銷售站點,自主訂單大約占七成。”企業法人代表陶香說道。
為助力企業品牌出海,南京海關所屬鎮江海關深入企業進行調研,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方面的政策指導。“雪地靴企業在剛起步階段對于國際情況和知識產權的相應規定不了解,通過持續宣講相關知識,與地方各部門一起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有效降低了產品侵權風險。”鎮江海關法規科科長徐群說。
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雪地靴生產經營企業開始利用跨境電商銷售產品,鎮江市羽升進出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員。在網易(鎮江)聯合創新中心跨境電商孵化平臺大樓內,企業設有跨境電商展廳和直播間,可讓全球各國消費者“零距離”看貨。目前,企業先期嘗試的400雙雪地靴已經成功上架海外電商平臺銷售,后續將繼續擴展規模。
“全球跨境電商飛速發展,鎮江的特色產品‘丹陽眼鏡’、雪地靴等生產經營企業都看到了這個商機,我們積極推廣‘9610’‘9710’‘1210’等跨境電商業務模式,聯合地方商務部門共同為企業開展跨境業務培訓,讓好產品‘走進來’,讓優質產品‘走出去’。”鎮江海關綜合業務一科科長丁大偉說。
據統計,今年10月份,鎮江地區鞋類商品出口8089萬元,同比增長15.9%。
轉自中國經濟網


2025-2031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共二十二章,包含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投資動態分析,紡織服裝行業投資潛力分析,2025-2031年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