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水平; □ 堅持挖掘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培育壯大行業增長新動力。
“2023年,我國鋁加工材產量4695萬噸,比上年增長3.9%,持續保持增長;出口鋁加工材和制品809萬噸,雖下降8.3%,但仍處高位。”在日前舉辦的2024年中國鋁加工產業年度大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表示,近年來,鋁加工業總體穩中向好,但也面臨部分傳統產業市場需求減量、部分新興產業市場需求波動、部分出口產品市場需求減量等新挑戰。行業企業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識變應變求變,努力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針對部分傳統產業市場需求減量的挑戰,葛紅林表示,要加快傳統企業改造,準確把握鋁加工新工藝、新裝備和新技術的發展趨勢,緊扣市場需求,因企制宜地創新工藝和流程再造,實現產品迭代競爭力。積極向深加工延伸,擴大近終型產品的比重,不斷向產業鏈終端和價值鏈高端發展。與此同時,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增加再生鋁保級利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處長江川表示,目前鋁行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但也要清醒認識到行業仍存在技術裝備短板。下一步,要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堅持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水平;堅持挖掘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培育壯大行業增長新動力。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支持鋁加工業企業發展。
面對部分新興產業市場需求波動的挑戰,鋁加工行業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會專家認為,新質生產力是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新的增長點和新發展動能的關鍵杠桿。要遵循新質生產力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聚焦新能源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緊缺的功能性鋁材,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力度,用產品的實用性和替代性的新突破,支撐和助推新興產業的發展。
持之以恒擴大鋁應用正當其時。經過多年努力,鋁基新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建筑、交通、電子、包裝等領域。要進一步尋找更高端應用場景,堅持不懈擴大“以鋁節銅”“以鋁節木”“以鋁代鋼”等應用成果。聚焦“以鋁節銅”,加強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加快節銅新產品開發,充分挖掘節銅潛力,最大化實現節銅目標。此外,充分借鑒相關國家發展經驗,不斷創新和豐富國內鋁加工應用場景。
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表示,2023年,“新三樣”產業使用鋁材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光伏型材產量達到340萬噸,增長30.8%;新能源汽車型材產量98萬噸,增長30.7%;電池箔產量36萬噸,增長28.6%。預計“新三樣”對鋁材的需求仍將是消費增量。
“中小企業是鋁加工業發展的生力軍,最有條件深耕應用領域,做出特色、做出精品,辦成專精特新的優質企業,擺脫同質化競爭。”葛紅林建議,為實現專精特新的目標,鋁加工中小企業要積極與國內外先進企業合作,敢于和善于開拓企業新業務、新賽道和新模式,積極尋求新機會,增創新優勢。
鋁加工產業強、出口量大,鋁材及鋁制品成為遭遇貿易摩擦較多的品種之一。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處長宋波建議,鋁加工企業應當提升核心競爭力,主動求變。多方協同應對貿易摩擦,堅決維護自身利益,積極應對“碳”約束新壁壘。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將為企業應對國外的貿易救濟調查和貿易投資壁壘提供咨詢和協助,會同行業協會,維護鋁加工行業的正當權利。”宋波表示。
轉自中國經濟網


2025-2031年中國鋁加工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鋁加工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鋁加工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中國鋁加工行業產業升級及發展戰略,中國鋁加工行業投融資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