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自“以舊換新”政策印發之日至24 年底,對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 年4 月30 日前注冊的電動乘用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貼。
政策傾斜電動車,最高補貼1 萬,總盤未設限,力度超預期。對報廢上述兩類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 萬;對報廢燃油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0.7 萬。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總體按6:4 比例共擔,并分地區確定具體分擔比例(東部省份5:5,中部省份6:4;西部7:3)。補貼總盤未設限,由中央預撥70%,我們測算若今年以舊換新600 萬輛,對應補貼500-600 億,中央承擔300-400 億,好于此前市場此前悲觀預期的100-200 億。
補貼或帶來200 萬輛增量需求,經濟型電車更受益。截至23 年底,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保有量約1400 萬輛,車齡超6 年以上的電動乘用車保有量約85 萬輛,合計保有量約1500 萬輛。23 年汽車報廢量約600 萬輛,其中國三及以下約400 萬輛。我們測算今年國三及以下報廢率提升至40%,對應報廢560 萬輛,新增160 萬輛需求,電動舊車報廢率50%,對應新增40 萬輛。合計此輪補貼拉動200 輛增量需求,預計20 萬元以內的電動車將更為受益。
電動車銷量將提速,行業景氣度將再上臺階。3-4 月消費者觀望情緒重,目前補貼落地、疊加車展效應,我們預計5 月起電動車銷量將明顯提速。
中性預期,2024 年國內銷量預期25%增長至1180 萬輛,而樂觀情境下,國內上險電動化率50%,2024 年國內銷量有望增長40%至1320 萬輛,對應電池需求新增80gwh。排產端看,我們預計5-6 月將在3 月超預期基礎上再環比增長,龍頭產能利用率恢復至80%+、部分滿產,且行業擴產放緩、價格已觸底,Q2 盈利拐點確定,龍頭將率先開始恢復。
投資建議:政策超預期、銷量提速、高景氣度延續,繼續強推板塊。首推寧德時代、科達利、湖南裕能。同時推薦億緯鋰能、尚太科技、中偉股份、璞泰來、天賜材料、威邁斯、天奈科技、華友鈷業、容百科技、永興材料、中礦資源、天齊鋰業、贛鋒鋰業、鼎勝新材、恩捷股份、星源材質等。
風險提示:電動車銷量不及預期、政策不及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曾朵紅/阮巧燕/岳斯瑤/劉曉恬


2025-2031年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電動車行業重點企業,電動車相關行業,2025-2031年電動車行業投資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