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政策】《關于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發布,加快開發農村新能源資源
4月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在廣大農村因地制宜推動風電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通知》要求,在具備條件的縣(市、區、旗)域農村地區,以村為單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開發利用的風電項目,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風電投資建設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機制,推動構建“村里有風電、集體增收益、村民得實惠”的風電開發利用新格局。
《通知》強調,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要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謀劃,宜建則建,試點先行,條件成熟一個就實施一個,不搞一窩蜂,不一哄而上;要堅持村企合作、惠民利民,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以村為單位,以村企合作為主要形式,充分調動村集體和投資企業雙方積極性,既促發展,也惠民生;要堅持生態優先、融合發展,以符合用地和環保政策為前提,與鄉村風貌有機結合,與農村能源協同互補,與鄉村產業深度融合。
《通知》明確,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部門、電網企業等單位,結合實際研究提出總體方案。各地市根據省級總體方案,按縣(市、區、旗)編制細化實施方案,有序推動實施。各類投資主體與相關村集體按“村企合作”模式,共同參與風電項目開發建設運行。縣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及時了解和掌握項目收益共享落實情況,協調發揮項目收益在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通知》提出,鼓勵各地探索試行備案制,結合實際提供“一站式”服務。充分利用農村零散非耕地,決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依法依規辦理項目用地,對不占壓耕地、不改變地表形態、不改變土地用途的用地,探索以租賃等方式獲得。項目以就近就地消納為主,由電網企業實施保障性并網,上網電價按照并網當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執行,鼓勵參與市場化交易,參與市場交易電量不參與輔助服務費用分攤。鼓勵依法通過土地使用權入股等方式共享項目收益,鼓勵與其他清潔能源形成鄉村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系統。落實綠色金融和鄉村振興金融政策,在融資、貸款等方面加大對項目的支持力度。
點評:風力發電是我國新能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風能是我國最具開發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具有儲量豐富、分布廣泛以及經濟效益好等特征。根據國家能源研究所的《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 2050》顯示,我國陸上3級及以上風能技術開發量(70 米高度)在26億千瓦以上,現有技術條件下實際可裝機容量可以達到20億千瓦以上。我國風能資源豐富,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些年國內風電裝機規模持續擴張。2017年至2023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持續上漲。2023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44134萬千瓦。2024年,風電裝機規模繼續擴容,1-2月累計裝機容量為45035萬千瓦,同比增長21.3%。
《通知》強調因地制宜、統籌謀劃的原則,在廣大農村推動風電就地就近開發利用。這將有助于充分利用農村地區的零散土地和風能資源,為風電行業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同時,通過科學規劃和布局,能夠避免盲目發展和資源浪費,實現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通知》還明確支持村企合作、惠民利民,在風電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利益,調動村集體和投資企業雙方的積極性。這不僅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還能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實現風電發展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另外,《通知》鼓勵利用農村零散非耕地布局新能源項目,將有力推動農村分布式新能源的發展,為風電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需求和投資機遇。
圖1:2017-2024年1-2月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單位:萬千瓦)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重點政策】《關于支持內蒙古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發布,推動內蒙古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4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內蒙古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內蒙古大力發展以綠色低碳為鮮明特征的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動內蒙古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通知》指出,以更大力度發展新能源。以庫布其、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為重點,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同步開展規劃環評,切實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積極發展光熱發電。重點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邊境地區、采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等合理布局新能源項目。鼓勵央地企業合作、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合作,聯合建設運營風光基地。
《通知》鼓勵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支持內蒙古探索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在保障消納前提下,高質量發展風機、光伏、光熱、氫能、儲能等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碳纖維等碳基材料產業。支持內蒙古打造國家新能源與先進高載能產業融合發展集聚區。
【重點政策】《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開始施行,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
4月1日,《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施行,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規范電力市場相關成員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行為。
《辦法》明確指出,適用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海洋能發電、地熱能發電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水力發電參照執行。
【重點政策】《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推動新能源汽車融入新型電力系統
4月2日消息,國家數據局研究起草《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擬規定,統籌推進城市算力網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融入新型電力系統,推進城市智能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6點基本原則,分別是堅持系統推進、整體謀劃;堅持因地制宜、分級分類;堅持以人為本、協同高效;堅持場景牽引、數據驅動;堅持改革創新、全域賦能;堅持安全發展、可信可控。
《指導意見》提到,到2027年,全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撐數字中國建設。城市數字經濟創新活躍,數字治理高效精細,數字服務暢享便捷,數字應急韌性安全,生態環境智慧綠色;適數化制度機制實現突破創新、長效化運營確保可持續發展、協同化發展格局聯動內外;數字設施大動脈暢通優化,數據資源大循環活力釋放,城市發展成果惠及全民。到2030年,全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全面突破,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現一批數字文明時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式現代化城市。
【重點政策】《武漢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發布,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
4月7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武漢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
《實施方案》鼓勵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進太陽能、風能、氫能、地熱能、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創新發展“新能源+儲能”。到2025年,光伏發電總裝機達到1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80萬噸標準煤。
《實施方案》支持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電網建設,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電網,提升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全面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加強用電需求側管理,擴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提升“外電入漢”“綠電入漢”規模。
【重點事件】全球海拔最高風電項目開工
4月2日,中國電建設計承建的西藏八宿縣100兆瓦保障性并網風電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項目海拔高達5300米,刷新了之前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5200米的世界海拔最高風電場紀錄。
西藏八宿縣100兆瓦保障性并網風電項目位于八宿縣邦達鎮,發電機組布置于連續山脊之上,項目風機基礎海拔達到5190米,廠區海拔最高5200米,機艙安裝位置海拔達到5300米,由中國電建所屬北京院設計、水電十局施工總承包。
項目裝機容量100兆瓦,由20臺單機容量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組成,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風電項目,也是西藏在建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項目。項目還包括一座110千伏升壓站,以提供穩定、高效的風電能源。
項目地處高原季風氣候,地理上呈現山高谷深特點,風力資源豐富。建設投產后預計每年可生產綠色電能約2.36億千瓦時,節約標煤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9萬噸,不僅能有效補充西藏自治區能源供應,而且作為綠色電能有利于緩解本地電力工業的環境保護壓力,對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重點事件】新能源產業園城市更新項目獲得7.5億元授信
4月7日消息,新能源產業園城市更新項目成功獲得中國工商銀行洛陽分行和洛陽農村商業銀行銀團授信7.5億元,其中首筆8500萬元貸款已完成投放。這也是今年以來洛陽市首個獲得授信和完成首筆貸款投放的產業類城市更新項目。
新能源產業園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11.34億元,是洛陽市伊濱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的重要內容,項目依托中州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落地伊濱的重大機遇,將承接中州時代配套產業,并向其前后端關聯產業拓展。
【重點事件】河南孟州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項目開工
4月3日,河南孟州市9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包括孟州市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0億元,規劃用地300畝。項目分三期建設,目標是到2030年,形成年產氫燃料電池發動機15萬臺,空壓機機30萬臺、增濕器20萬臺、雙極板2000萬組的規模。該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產值300億元。
【重點事件】內蒙古開建氫能產業園 “北疆氫都”提上日程
4月3日,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氫能產業園開工建設,這是目前內蒙古產業鏈最全的氫能產業園,涵蓋了氫氣制造與運輸、品質檢測、實證研發、科技孵化等領域。計劃到2025年氫能產業產值達到150億元人民幣以上,將實現綠氫產能每天超700噸。
【重點企業】法電新能源在津啟動分布式光伏項目
4月1日消息,世界500強法國電力集團全資子公司法電新能源在天津港保稅區正式啟動運營分布式光伏項目。該項目總裝機量5.4兆瓦,預計二氧化碳年減排量4525噸,主要服務于區內麥格納、斯凱杰科等大型企業。
作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領導者,法電新能源致力于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清潔能源發電廠,在全球22個國家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業務,范圍覆蓋風電、光伏、綠電交易、儲能等。法電新能源在全球有超過5吉瓦的綠電交易量,在華裝機量達1.3吉瓦,總發電量達2.2億千瓦時,項目遍布中國21個省市。
法電新能源通過投資、開發、建設及運營新能源項目助力當地實現凈碳目標,同時幫助企業實現綠色轉型。在規模化應用過程中,法電新能源將繼續深耕光伏發電技術,最大限度減少能耗并使用綠色能源,進一步加強在華項目投資。
【重點企業】中國天楹與黑龍江安達市簽約新能源項目
4月3日,中國天楹發布《關于與安達市人民政府簽署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的公告》。公告表示,為充分利用安達市豐富的風、光資源,發揮中國天楹在新能源領域綜合開發建設方面的領先優勢,中國天楹全資子公司安達天楹與黑龍江省安達市人民政府經友好協商,共同簽署《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
據悉,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新能源裝機容量1.8GW,其中風力發電1.4GW(含新增0.4GW風電上網)、光伏發電0.4GW,配套建設重力儲能等綜合儲能140MW/280MWh;綠氫裝置規模10萬噸/年,氨裝置規模3.8萬噸/年,甲醇裝置規模62萬噸/年。項目總投資約169.5億元人民幣。
本次合作積極響應了國家雙碳戰略的號召,符合中國天楹“環保+新能源”雙引擎驅動發展戰略,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對中國天楹新能源業務發展和經營業績提升產生積極影響。
【重點企業】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與中電建新能源集團達成合作
4月2日,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與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基于綠色能源全產業鏈,在綠電項目建設階段設備運輸、風機和葉片等設備吊裝、綠電制氫、綠色甲醇儲存、運輸及港口船用綠色甲醇供應等領域,積極開展全方位深入的合作。
【重點企業】揚州新能源產業園東區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4月1日消息,由中交二航局投資建設的揚州新能源產業園東區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該項目位于揚州市經開區,總投資約23億元,建設施工用地面積約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主要施工內容包括土建、鋼結構安裝、機電安裝及室外配套等。該項目是中交二航局首次以社會投資人身份進入揚州建筑市場,并順利落地生根的藍圖繪筆,項目正式投產后,主要以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等光伏產業鏈為基礎,在橫向上開展與光伏相關的儲能電芯及儲能系統生產,年產14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設備。
該項目竣工驗收標志著項目全面進入產能釋放階段,將助力揚州市拉動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引領能源變革,為揚州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產業科創名城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重點企業】山東鐵發金鄉縣分散式風電項目簽約,促進金鄉縣新能源產業壯大
4月2日,金鄉縣蒜都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與山東鐵發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蒜小寶招商驛站舉行金鄉縣分散式風電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此次簽約,將有力促進金鄉縣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為實現金鄉發展所需能源的清潔替代提供堅強保障,對構建清潔低碳綠色能源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必將為金鄉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金鄉縣將抓好分散式風電項目實施,著力強化要素保障,優化電網消納,推動配套落地,全方位高效服務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達效,推動雙方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取得更大成效。
【重點企業】邁越陽光與新工綠氫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4月3日,華西能源控股公司邁越陽光與四川新工綠氫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四川新工綠氫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金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以電氫能源為核心的子公司。根據簽約協議,雙方預計3年內雙方共同完成600MWh動力電池、儲能、備電及相關產品的聯合研發、生產制造、品牌及市場推廣等工作,滿足3000臺儲充機器人、500臺移動加能車、800架加能無人機等產品需求。
【重點企業】超康公司與南京市六合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新能源發電項目
4月1日消息,超康公司與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政府簽署整區新能源開發建設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超康公司計劃未來三年在南京市六合區各街道合計開發18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額約72億元,并協助六合區引進外資2.5億美元。
此次合作標志著超康公司在國內新能源項目開發前進了一大步,是超康公司貫徹落實集團“123”戰略的重點舉措。超康公司將積極助推南京市六合區政府打造近零碳城區試點,為地區高質量發展作出能源國企積極貢獻。
【重點企業】湖南省交通廳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投運
4月3日消息,現代投資全資子公司現代新能源公司投資建設的湖南省交通廳分布式光伏電站成功全容量并網投運。該項目打造了光伏車棚、光伏走廊、BIPV屋頂等應用場景,并采用了智能傳感器等新技術,將在湖南省直機關中進一步樹立“交通+新能源”形象,賦能高質量發展。
現代新能源公司成立以來,致力于成為高速公路清潔能源開發、建設、運營、服務于一體的智慧綜合能源運營商。現代新能源公司根據高速公路光伏電站建設具有“點多、線長、面廣、分散”等特點,組織五個小組深入高速沿線的服務區、收費站、互通、樞紐、隧道等場所開展現場勘察,對湖南高速光伏資源摸清了家底并按時序進行了排布,制定了湖南高速光伏“一圖一表一設計”,即建設分布圖、建設排序表、典型初步設計圖,為大力實施以“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為主體的“綠源、智網、降荷、新儲”碳中和整體解決方案,打造經濟、低碳、安全、高效的高速公路能源系統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現代新能源公司加強資源統籌運用,做好頂層設計、一體推進,根據湖南高速光儲新能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未來三年將在湖南高速沿線大力投資光儲新能源,主要為光照條件較好的收費站以及示范互通、服務區邊坡,在全省交通行業樹牢“交通+新能源”形象。未來三年,現代新能源公司在湖南高速沿線運營機關、收費站、服務區光伏新能源裝機將超過100MW,為交通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湖南高速智慧”和“湖南高速樣本”。
【重點事件】日本將利用新一代核反應堆制氫
4月4日,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日本正尋求利用核能生產清潔氫氣。根據最新消息,日本政府已經制定計劃,預計最早在2028年開始實地測試下一代核反應堆生產氫氣的技術。日本原子能機構 (JAEA) 用28馬赫測試了茨城縣的高溫工程試驗反應堆 (HTTR)。該試驗是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進行的。安全測試為實際使用掃清了主要障礙。即使在大約850攝氏度下達到100%功率輸出,HTTR 也能夠自然冷卻并關閉,而無需插入控制棒。
【重點事件】世界首次灰氨與煤炭混合燃燒的示范試驗完成
4月7日消息,日本電力生產商JERA 和 IHI Corporation(株式會社IHI)已開始在其位于Hekinan 市的一個火力發電廠中進行灰氨與煤炭混合燃燒的示范試驗,據稱這是 "世界首次"。
燃煤鍋爐混氨燃燒,是將氨和煤按比例混合,作為鍋爐燃料,既實現穩定燃燒,又達到低碳排放。這一技術指的就是將氨氣加入煤炭或天然氣中和它們一起燃燒,氨氣燃燒后不會生成二氧化碳,只會生成水和氮氣,氨氣的熱值也較高,不會影響火電站的正常發電功率,因此只需要普通燃料中添加一定的氨氣,就能大幅降低火力發電站發電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該電站4號機組20%的熱值已被氨替代,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6月。所用灰氨主要由天然氣蒸汽重整制備氫氣及空氣分離的氮氣再通過傳統哈伯法(Haber-Bosch)進行合成。
JERA已與雅苒公司和CF工業公司簽署協議,探討自2027年起供應藍色和綠色氨。JERA的目標是建立火力發電中使用氨的技術,"以期在2025年3月前成為社會主流",JERA表示IHI將利用該項目為火力發電廠50%或更多氨燃燒技術的開發提供信息,并開發100%氨燃燒器。
【重點企業】GE Vernova宣布正式完成拆分
4月2日,GE Vernova宣布已完成從GE公司的拆分,今后GE Vernova將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運營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GEV”,于4月2日開市生效。
GE Vernova正式成為一家專注于加速能源轉型的獨立公司,并致力于創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GE Vernova的發電、風電和電氣化業務為電力行業提供必不可少的產品與服務,在滿足經濟發展驅動下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同時,也為健康、安全、防護和改善生活品質等領域提供至關重要的電力保障。GE Vernova的宗旨是加速實現全球電氣化和脫碳化。
GE Vernova為諸多全球領先的公用事業、開發商、政府和大型工業電力用戶提供能源設備,助力客戶以可靠且高效的方式發電并完成電力的傳輸、協調、轉換和存儲。世界30%的電力由GE Vernova的設備提供,其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超過7000臺套的燃氣輪機裝機,約55000臺風力發電機,以及行業領先的電氣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