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屬
鋰:步入需求淡季,價格短期仍將趨勢下跌,但考慮目前鋰價已接近碳酸鋰邊際成本曲線,我們預計后續碳酸鋰價格跌速放緩。
鈷:三元電池銷量上漲,手機銷售回暖,鈷市需求預期上漲,鈷原料進口量大增,但國內三元材料生產收縮,產業鏈去庫,金屬鈷供給充足。綜合來說,鈷價跌至歷史低位,鈷價下跌見底,鈷市供需雙增,預期后市鈷價小幅震蕩上漲。
鎳:供過于求現狀未變,我們預計價格仍將低位震蕩。
電池及材料
電池: 隨著24Q1的淡季即將到來,電池產業需求、排產等也進入淡季。11月,中國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產量為87.7GWh,環比增長13.4%,同比增長40.7%。1-11月,中國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累計產量為698.7GWh,累計同比增長41.6%。美國近期宣布含有“受關注外國實體”(FEOC)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的電動汽車將無法享受美國的稅收抵免,法規對國內電池材料部分企業的美國地區業務擴展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材料等:產業鏈仍處于供大于需狀態,近期包括天賜材料、中偉股份等企業前期項目均有所延期。從材料的價格上看,電解液、隔膜、正極價格近期繼續下跌。
新能源汽車
12月車企年底沖刺銷量,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銷量增速高于零售端銷量增速。2023年基本收官,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超過30%基本已成定局。近期極氪007、問界M9、小米SU7、蔚來ET5等多款車型密集上市或亮相,預計2024年20~30元純電市場和中高端細分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光伏/風電
光伏:11月國內光伏裝機好轉,組件出口數量亦有所好轉,行業需求以及庫存去化可能略好于市場預期。目前產業鏈價格依然處于下行期,待庫存完成去化,價格觸底,帶來新一輪需求起量,迎來業績與估值修復。
風電:海風拐點明確,我們預計2024年大概率完成10GW以上海風裝機,同比70%左右增長,海風潛在招標項目多,以及深遠海項目推進,預計對板塊帶來催化,打開海上風電發展空間,看好海風中長期發展。
儲能/電網
儲能:展望24年,碳酸鋰價格企穩和降息兩大變化有望帶動海外需求增長。從全球三大主要市場看,中國市場24年有望光儲繼續同步發展,延續高增長態勢;美歐市場在經歷了大量項目推遲并網后,隨著24年碳酸鋰價格企穩、美聯儲降息、電網承載能力修復等邊際變化逐步兌現,我們認為可以對24年海外需求的修復更樂觀。
電網:直流特高壓是電網投資最大結構性增量,出海及智能化值得長期關注。網內投資重點在直流特高壓及配套主網架,23年核準開工4條直流線路符合預期,我們預計24年核準5條,柔直成市場關注焦點;海外市場及配網智能化有望帶動需求總量增長,電力市場化推進背景下建議積極關注社會資本參與配網投資的變化。
電力(新能源/傳統能源)
電改:電力現貨市場持續推進,有望帶動新興市場主體發展。以山西、廣東現貨市場轉正為標志,各省現貨市場建設明顯提速,建議關注儲能、增量配網、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情況及商業模式建立情況。
綠電:23年風光超速發展,部分省份消納問題顯現。10月進入供暖季后,由于火電熱電聯產機組實行“以熱定電”的運行方式,調峰能力受限,陜西、甘肅等新能源占比較高的省份出現了風光利用率同環比均大幅下降的情況,建議關注電力系統調節資源相關政策變化。
風險提示
1、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全球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可能對各國能源轉型速度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新能源上下游產業需求;2、地緣因素及逆全球化風險:貿易保護主義及地緣政治變動可能對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帶來沖擊;3、政策變化風險:新能源產業政策可能根據新能源細分產業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有所調整;4、新能源消納風險:隨著風電光伏裝機占比不斷提升,如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資源不足,可能導致風光裝機增速有所波動;5、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可能對新能源產業鏈各環節盈利水平帶來波動。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五礦證券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鵬/蔡紫豪/張斯愷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七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行業投資機會分析,2025-2031年其他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投資機會分析,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行業投資風險預警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