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點:
上周中藥Ⅱ上漲4.67%,醫藥板塊繼續回暖,中藥板塊漲幅最大
上周(2023.11.20-2023.11.24)醫藥生物報收8799.41 點,上漲1.61%;中藥Ⅱ報收7490.17 點,上漲4.67%;化學制藥報收10959.7 點,上漲2.02%;生物制品報收8386.54 點,上漲1.37%;醫藥商業報收6128.48 點,上漲2.38%;醫療器械報收7250.94 點,上漲1.65%;醫療服務報收7293.51 點,下跌1.74%。醫藥板塊整體繼續回暖,中藥板塊漲幅最大,2023 年以來累計漲幅為4.47%,累計漲幅位列醫藥二級子行業第二。
從公司表現來看,表現居前的公司有:大唐藥業、粵萬年青、生物谷、特一藥業、桂林三金;表現靠后的公司有:馬應龍、羚銳制藥、壽仙谷、康惠制藥、健民集團。
上周中藥PE(ttm)27.28X,PB(lf)2.69X
上周中藥板塊PE 為27.28X,較前一周上升1.2X,近一年PE 最大值為33.61X,最小值為21.55X; PB 為2.69X,較前一周上升0.12X,近一年PB 最大值為3.11X,最小值為2.43X;PE 處于近十年以來28.7%的分位數,PB 處于近十年以來13%的分位數;中藥板塊相對滬深300 估值溢價率為146.42%。
受供需及匯率波動影響,中藥材價格總指數小幅下跌上周中藥材價格總指數為253.62 點,較前一周下跌1.7%。從中藥材十二大類來看,呈現出2 漲10 跌的態勢,植物皮類藥材價格指數跌幅居首。目前中藥材市場庫存積壓情況有所增加,疊加產地貨源較為充足,故市場整體行業疲軟。此外,需求端因農產品需求持續保持較低狀態,對中藥材市場產生一定影響。預計后期中藥材價格指數有繼續小幅走低的空間。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進進一步加強中醫醫院兒科建設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及《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 年)》、《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推進進一步加強中醫醫院兒科建設,共包括十三部分內容。其中,在“合理配置資源,加強中醫醫院兒科設置”方面,中醫醫院應根據當地人口規模及兒童中醫藥服務需求,設置兒科門診、病房床位,配備兒科醫師。二級公立中醫醫院應普遍開設兒科門診,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應開設兒科病房,有條件的三級中醫醫院可設置兒科急診,國家中醫兒科優勢專科應設置兒童重癥監護室。到2025 年,實現全國三級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設置全覆蓋,二級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80%以上設置兒科,少數民族醫醫院結合實際設置兒科。在“落實功能定位,統籌推進中醫兒科分層發展”方面,提出省級以上中醫醫院兒科注重提升兒科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救治能力,組建專科研究團隊,積極開展臨床科研工作,提升優勢病種臨床療效。此外,在“圍繞優勢病種,提升臨床療效和服務效率”方面,提出以小兒肺炎、哮喘、紫癜、遺尿、皮膚病、自閉癥、抽動癥、多動癥、性早熟及生長發育遲緩等中醫診療特色突出、療效確切的兒科疾病為主攻方向;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及心理性疾病,積極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進行干預。
2023 年以來多項政策推進兒科用藥的規范與新藥研發。2023 年我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中成藥兒科用藥市場隨著疫后需求恢復而快速回暖,2023H1 兒科用中成藥市場規模超過52 億元,同比增速為10.36%。中成藥兒科用藥TOP20中有13 款為獨家品種;2023 年以來新獲批臨床的兒科中藥新藥有5 款(4 款為1.1 類新藥),處于臨床及以上階段的在研新藥有40 余款(不完全統計,不含已上市產品新增適應癥或人群)。從亞類來看,兒科感冒用藥市場份額約48%,兒科止咳祛痰用藥市場份額約30%,兒科厭食癥用藥市場份額約16%,TOP3 亞類市場份額合計占比達94%。
由于兒童用藥群體較為特殊,用藥較為謹慎,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和落地,在政策催化、用藥需求拉動之下,進一步加強中醫醫院兒科建設有助于院端診療供給的增加,也有助于優勢病種研發的加速。建議關注兒科用藥的需求增長和市場空間。
投資策略:政策+業績+估值構建的投資邏輯不變,繼續關注行業增量變化我們繼續看好中藥行業,維持行業“增持”評級。看好中藥行業大邏輯不變的基礎上,建議關注行業增量變化:首先,行業有望由政策驅動轉向政策+業績雙驅動,逐步實現“政策—創新—產品—業績”的新循環;其次,存量和增量有望共促中藥行業持續向好,增量將為行業未來發展提供更大驅動力。
增量主要來自五個擴容:一是中藥創新藥及經典名方加速上市帶來品種擴容;二是醫保目錄和基藥目錄調整帶來量的擴容;三是中醫醫院及科室建設標準和數量的提升帶來醫院端供給擴容;四是中醫醫療服務及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帶來需求端擴容;五是國企改革有望帶來中藥國資背景企業業績提升。
投資標的方面,重點關注:(1)研發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2)進入醫保、基藥目錄品種較多的企業;(3)獨家品種較多的企業;(4)擁有國資背景且具有核心大品種的優勢企業。
風險提示
(1)包括行業集采等在內的政策趨嚴,導致中藥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2)上市公司在研產品進展低于市場預期;
(3)醫保和基藥目錄中中藥占比提升低于市場預期;
(4)國企改革推進進度不及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湘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許雯


2025-2031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共十六章,包含中國中醫藥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中國中醫藥產業投資潛力分析及風險預警,中國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