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7 月12 日,英偉達向生物技術公司Recursion 投資5000 萬美元。
7 月12 日,Recursion 股價上漲78.17%,英偉達上漲3.53%。
英偉達發力AI+醫藥,合作伙伴股價大漲
AI 在藥物研發、臨床等多個環節展現出巨大潛力,讓生物醫藥產業有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英偉達在AI+醫療領域布局多年,2021 年,英偉達宣布與 Schrodinger 合作,進一步擴大其在AI 醫療領域的影響力。2023 年7 月12 日,英偉達向生物技術公司Recursion 投資5000 萬美元。
Schrodinger,Inc.是一家生物醫藥行業的計算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2021 年,Schrodinger 與英偉達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實現快速、準確的評估,加速新的治療方法的開發。
Schrodinger 股價年初至今上漲191.87%。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 技術正在重塑生物醫藥行業6 月15 日,比爾·蓋茨在演講中表示,堅信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技術進步將在衛生保健和教育等領域帶來快速突破,使更多人能夠獲得拯救生命的工具和更好的發展機會。
在藥物研發階段,利用AI 技術進行藥物分子設計、分子對接、篩選等,可以大大縮短藥物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7 月12 日,《Nature》發表谷歌醫療大模型的論文。根據論文內容,當回答醫學問題時,微調后的醫療大模型Med-PaLM表現良好,一組臨床醫生對其回答的評分為92.6%,與現實中臨床醫生的水平(92.9%)相當。
我國生物醫藥行業AI 應用案例
AI+制藥:3 月25 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加速》:華為云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可以實現針對小分子藥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
AI+診療:潤達醫療已推出“慧檢”智能診療產品。公司與華為盤古大模型合作,一起研發L1 層的潤達醫療大模型,實現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
投資主線與受益標的
我們認為,具備行業Know-How 和客戶基礎,在AI 領域早有布局,且積極擁抱大模型技術變革的公司具有先發優勢。
AI+診療:潤達醫療、創業慧康、嘉和美康、安必平、健麾信息、數字人等。
AI+制藥:泓博醫藥、義翹神州、皓元醫藥等。
風險提示
監管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技術發展不及預期,AI 倫理風險。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澤晶/劉波


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產業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產業前景研判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行業主要產品市場分析,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