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在小米12S系列產品發(fā)布會上,雷軍表示:“大部分場景小米都贏了。還有一些場景的確我們輸了,但是我覺得跟iPhone相比絕對是‘半斤八兩’。”
堅持“對標蘋果”表明,小米進軍高端市場的目標仍然堅定。不止小米,國產手機品牌都在嘗試“補位”華為,沖擊高端市場。但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600美元以上價位段,蘋果以71%份額占據(jù)第一,國產廠商仍待突圍。
在軟硬件功能升級未能拉開差異化體驗的情況下,上探高端確實阻力較大,本質上是各家的技術比拼從顯性轉向隱性的過程。目前行業(yè)都在向技術的深水區(qū)進發(fā),但研發(fā)投入的高額成本卻需要更高的產品營收來支撐。
堅持對標蘋果,徠卡這張牌加成幾何?時隔半年,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又將小米的新款手機和iPhone作起了對比。
7月4日晚,小米發(fā)布了12S系列產品,并稱其為“高端化變革再次邁出關鍵一步”。根據(jù)發(fā)布會信息,小米12S系列與徠卡聯(lián)合設計,搭載驍龍8+(臺積電4nm工藝制程)和索尼IMX 707傳感器,后置采用三攝設計,主攝5000萬像素。
價格方面,小米12S系列售價在3999元至5999元之間。不少網(wǎng)友表示,即便帶了徠卡,6000元還是略貴,再參考此前“跳水”力度,“等等”黨們還是希望在降價或“雙十一”等活動時入手。
此次小米新機的一個核心賣點即為與徠卡合作升級的影像功能。徠卡是來自德國的相機品牌,此前華為與之合作時銷量不俗。但在手機廠商紛紛綁定知名相機品牌的背景下,升級影像還是高端市場的敲門磚嗎?
Canalys Analyst分析師劉藝璇7月5日晚間通過微信告訴記者,影像升級的紅利還在,但和華為當年與徠卡合作帶來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語。現(xiàn)在,優(yōu)秀的影像表現(xiàn)更像是高端化的地基。
其實,單從售價就不難看出小米走高端市場路線的雄心。在華為遇阻后,想要進軍高端市場“分羹”的國產手機廠商不只小米一家。OPPO在去年和今年分別發(fā)布高端產品Find X3系列和Find X5系列,而折疊屏產品Find N售價超過7000元;vivo今年也推出折疊屏手機vivo X Fold,售價接近萬元。
7月4日,吉利旗下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星紀時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星紀時代定位高端手機市場。
為何都瞄準高端賽道?先看市場環(huán)境。2021年全球高端手機市場銷售額增速為24%,遠超整體智能手機7%的增速。疫情以來高端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并未受到明顯的影響,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超高端市場(800美金以上)都是全球最大。“大盤”出貨量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積累高端符合市場邏輯以及品牌自身成長路徑。
這一點得到了廠商的認同。7月5日下午,有接近手機廠商的知情人士通過微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消費低迷,缺乏刺激用戶換機的因素,而手機市場“除了高端,也沒什么可說的了”。
國產廠商突圍高端市場遇挫,華為的成功難以復制?廠商們如此賣力,我國高端手機市場國產品牌占有率近況卻不容樂觀。
7月5日下午,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600美元以上價位段,蘋果份額第一,為71%;華為是安卓陣營第一,占比11%;接下來依次是榮耀占比5%、小米占比4%;OPPO占比3%。排得上名的幾個國內廠商,合計份額尚不到30%。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600美元以上價位段試產份額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但在2020年上半年,也就是華為受阻前,中國600美元以上價位段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華為占比達到44.1%,與蘋果占比之和為88.1%。也就是說,彼時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有了和蘋果抗衡的能力。
然而,隨著華為高端市場份額下降,這一高光時刻也成為歷史。對比兩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盡管2020年以來國產手機制造商加碼高端機型,但吃下華為份額的還是蘋果。從當前數(shù)據(jù)來看,國產品牌突圍高端市場仍沒有明顯進展。
盡管“高端=高價”的認知仍普遍存在,但單以高價顯示高端,收效將越來越小,高價至少需要有足夠的產品力支撐,技術、品牌缺一不可。
對手機產品來說,供應鏈沒有不可逾越的壁壘,因此“堆料”不是難事,而自研芯片卻可以為廠商建立競爭壁壘。
在這方面,大多數(shù)國產廠商還沒能握住建立壁壘的鑰匙,更多還是依賴高通、聯(lián)發(fā)科、臺積電等供應商。而國產廠商旗艦機搶“首發(fā)芯片”綁定新機,更是一度成為行業(yè)風向。
如果說某些技術還可以學習、借鑒甚至購買,那做品牌只能靠積累。華為此前的成功有較強的偶然性。整體復盤下來,華為是用一系列自主可控的“高技術”和與生態(tài)合作關聯(lián)的技術符號,形成了品牌聲量。
至于當前國內手機廠商在高端突圍的情況,在軟硬件功能升級未能拉開差異化體驗的情況下,上探高端確實阻力較大。是給消費者帶來巨大感知的技術創(chuàng)新迭代速度放緩;是各家的技術比拼從顯性轉向隱性的過程,比拼的是長期研發(fā)投入。目前行業(yè)都在向技術的深水區(qū)進發(fā),但研發(fā)投入帶來的高額成本則需要更高的產品營收來支撐。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yè)咨詢機構,十數(shù)年持續(xù)深耕產業(yè)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yè)研究報告、商業(yè)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yè)咨詢服務。專業(yè)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yè)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市場行情動態(tài)及發(fā)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市場行情動態(tài)及發(fā)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智能手機主流品牌市場競爭力分析,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消費情況調研分析,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投資與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