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備是指組織的災難備援。在信息化的IT系統中,災備是指在災難未發生前,利用IT技術對信息系統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保護,包括本地及異地的數據備份、應用和場所的接管等,確保系統遭受災難時數據的安全,以及業務的快速恢復,為企業的正常運行提供服務。
每個行業面對的應用場景不一樣,但萬變不離其宗,根據已經發生的災備事件總結分析,通常情況下災難發生的原因會有以下幾種方式:
信息災備發生方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操作人員失誤以及軟件自身問題是導致系統故障的主要原因,硬件失效、掉電、自然災害等造成故障的概率較小。
根據恢復的目標與需要的成本投入,災備大體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如圖所示:從數據級災備、應用級災備到業務級災備,業務恢復等級逐步提高,而需要的投資費用也相應增長。
災備的三個等級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國內災備行業最開始起源于金融行業,目前最受重視的應用領域也是金融行業。從2005年國內第一份針對災難恢復的文件《重要信息系統災難恢復指南》到2008年第一項標準《銀行業信息系統災難恢復管理規范》,再到2011年《商業銀行業務連續性監管指引》的發布,國家對災備的重視程度提升到一個新高度。IBM 引入的“兩地三中心”成為此時的代名詞。這種災備體系建設模式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是災備等級低,只是數據級別的備份,更多的強調數據安全,投入巨額資金建設的災備中心只能用于冷備,維護成本高,用到的機會小,投入產出比很低。因此,數據中心多活成為目前行業追求的目標。支付寶在第一個多活數據中心的方案嘗試失敗后,很快以互聯網思維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同城多活加異地數據災備。目前,基于應用的同城多活已實施成功,阿里巴巴開始嘗試異地多活方面的突破。隨著云計算實施的深入以及數據中心集中式架構向分布式架構的轉換,超融合架構下的多活數據中心將成為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災備行業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災備中心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市場供需預測報告》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餐飲、旅游等行業遭受嚴重打擊,但信息技術相關業務并未受到太大影響,甚至線上業務展示了強大的靈活性和韌性,這極大地促進了文件同步、數據流動和業務連續性在安全合規方面的發展。2020年國際安全形勢也是推動市場發展的原因之一,相關機構加大對數據和業務安全的保護,以備機系統構被攻擊時,可以有最新的數據進行業務的恢復。中國災備市場強勁的需求一直存在,各行業對災備產品需求快速增長,2010年我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為49.8億元,2020年我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290.7億元,2010年以來我國災備市場規模復合增速為19.29%。
2010-2020年中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由于各種災難頻發以及信息系統本身的脆弱性,災難備份與恢復相關技術日益重要。我國災備行業正處于發展階段,未來隨著標準的逐漸建立、產品的不斷完善以及優秀人才的積累,我國災備行業預計將在以下領域取得進一步發展:
未來災備行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災備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災備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災備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共六章,包含中國重點行業災備需求分析,云災備發展特征,中國災備市場發展趨勢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