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是指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三維設計平臺對工程項目進行精確設計和施工模擬,圍繞施工過程管理,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圈,并將此數據在虛擬現實環境下與物聯網采集到的工程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分析,提供過程趨勢預測及專家預案,實現工程施工可視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從而逐步實現綠色建造和生態建造。
智慧工地產品除涉及施工現場信息化管理以外,還涉及勞務管理、安全施工監控設備、綠色施工監控設備、物料管理等,因此設備供應商較多,如海康威視、深圳市飛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鑫泰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飛達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等。能夠提供智慧工地整體解決方案,并提供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組件+平臺產品的企業,主要為廣聯達、品茗股份等。
1、行業上游市場分析
“智慧工地”實質上是一種嶄新的項目管理理念,它將傳感技術、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BIM等先進技術與現場施工管理進行深度融合,將高科技技術植入到項目建造的各種元素之中,從而形成互通互聯、信息共享、智能化管理的項目管理體系。
智慧工地相關技術分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中國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不斷創新,為智慧工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根據數據:2020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為2091億元,BIM市場規模約為82.35億元,物聯網市場規模突破1.7萬億元。
2018-2020年中國物聯網、云計算及BIM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中國通信院、中國互聯網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行業中游市場分析
(1)發展歷程
智慧工地在中國起步較晚,當前已廣泛運用于建筑施工現場,回顧其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智慧工地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市場規模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全景調研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數據顯示:在“互聯網+”的東風下,智慧工地早在2019年就已經打開百億級市場新空間,并且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進展,國內的建筑業數字化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千億元級別。2020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38.6億元,較2019年的120.9億元同比增長14.6%。
2016-2020年中國智慧工地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對全國建筑企業智慧工地的應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有43.88%的企業目前智慧工地建設主要用于人員管理,44.30%用于進度管理,43.25%用于成本管理,41.35%用于施工策劃,39.66%用于文檔協同,39.03%用于質量管理,38.82%用于安全管理,37.97%用于機械設備管理,37.97%用于物料管理。
全國建筑企業智慧工地應用情況圖
資料來源:住建部、智研咨詢整理
(3)企業格局
品茗股份公司是聚焦于施工階段的“數字建造”應用化技術及產品提供商。公司立足于建筑行業、面向“數字建造”的對象和過程,提供自施工準備階段至竣工驗收階段的應用化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滿足各方在成本、安全、質量、進度、信息管控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從營收來看,品茗股份智慧工地業務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2020年品茗股份智慧工地營業收入為1.64億元,市場占有率為1.2%。
2017-2020年品茗股份智慧工地業務營業收入及占有率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3、行業下游市場分析
建筑業企業的業績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國家宏觀政策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發展方式呈現出依靠人力資源、生產資源不斷投入的規模擴張模式,毛利率低、盈利能力較弱。雖然企業規模不斷擴張,但缺乏綜合的整合能力。大部分企業仍然呈現出勞動密集型、科技含量低、發展粗放的特點。與工業制造業相比,建筑業的產值利潤率低,人均產值低,企業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產值高、盈利能力低、運營效率低的“一高兩低”一直是建筑企業的普遍問題。
通過智慧工地的應用,使施工現場告別傳統的粗放式管理,使項目管理邁向精細化。同時,智慧工地作為數字技術和建筑行業的有機結合,將以數字生產力重新定義施工現場,引領建筑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建筑業總產值由2011年的11.65萬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26.39萬億元。
2011-2020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智慧工地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智慧工地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