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所下滑,預計隨著疫情的好轉,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繼續增長。
2014-202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房租水電、人工、商品廢棄是便利店三大頭部成本支出。從數字化角度出發,大數據可賦能于門店選址,在合適的價格區間尋找出性價比最高的門店地址;人工方面,企業可利用數字化在可控的范圍內科學用工、降低用人成本;貨品的進銷庫存較為傳統,數字化工具可連接前后端,詳細記錄商品信息,便于商家進行高效管理商品庫存。
2019年便利店日常經營支出占比調查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零售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16-2020年中國便利店數量持續增長,2020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達14.4萬家,同比增長9.1%,門店增速有所放緩。門店即渠道,門店數量越多,消費人次越多,品牌黏性越強,由此能夠帶來較優的品牌溢價,為實體零售數字化市場發展提供更強的動力。
2016-2020年中國便利店數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隨著政策的指導及市場競爭化的程度加深,越來越多的便利店企業已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2016-2020年便利店開通相關線上業務的比例呈現逐漸穩步上升趨勢,2019年-2020年增速明顯,疫情進—步催化了線上業務的開展。
2016-2020年便利店企業開通相關線上業務的比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便利店的數字化轉型從收銀結算環節伊始,逐步向會員營銷、供應鏈管理等環節延伸。大部分便利店品牌已經認識到了供應鏈建設的重要性,近年來便利店品牌進行數字化的重點主要在于物流配送的智能化。
2019年中國便利店企業數字化轉型情況統計調查
資料來源:商湯科技招股書、智研咨詢整理
從中國便利店數字化的發展歷程來看,電子支付的普及是便利店數字化轉型的前提與基礎一步。與其它國家相比,中國在移動支付規模和發展程度兩方面遙遙領先。移動支付成為餐飲、便利店、網購、交通、醫療、外賣等日常消費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便利店單店面積小,只靠人工收銀容易在固定消費高峰時間段造成人流堆積;同時,收銀環節時間較為短暫,這當中要建立更多觸點與顧客進行聯動,使得顧客產生與門店更緊密有效的聯系。
2019全球五大移動支付市場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有效的會員管理可以幫助企業了解門店的用戶從哪來,獲取有效的用戶畫像,實現千人千面營銷,跟蹤營銷數據效果和會員消費數據,倒逼企業優化商品、優化運營,在新零售轉型過程中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為實體零售數字化市場發展提供更強的動力。
2017-2020年擁有會員體系的便利店企業比例
資料來源:商湯科技招股書、智研咨詢整理
市場端的穩步發展加之國家政策的引導扶持,中國本土便利店連鎖品牌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市場端,根據CCFA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中國便利店門店數超過13萬家,達到13.2萬家。前5大便利店店鋪數占全國店鋪總數的58%,位居榜首的前三家占比為51%。此外,隨著中國自主品牌意識的崛起,連鎖便利店的數量逐漸增加,每個區域已出現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加之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扶持,中國便利店品牌正在向連鎖化發展。連鎖化往往是數字化的前奏曲,能為實體零售數字化市場發展提供更強的動力。
2019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主要品牌市場份額統計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O2O零售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O2O零售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互聯網環境下零售行業的整合與變革,O2O零售行業發展戰略分析,行業發展建議對策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