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制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后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因此,也被稱為可環境降解塑料。
現有多種新型塑料: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光\生物雙降解塑料、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熱塑性淀粉樹脂降解塑料。
二、行業現狀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傳統的淀粉基部分降解塑料仍占世界可降解塑料比例的38%。在西歐,可降解塑料的普及較早,由于歷史原因,淀粉基塑料仍然是最大的品種。PLA和PBAT分別占全球市場的25%和24%,它們占據了所有生物降解塑料的大部分市場。PBS占市場份額的8%,但由于其整體商業吸引力較弱,開發PBS的制造商比PLA和PBAT少。
全球降解塑料的市場份額占比
資料來源:European Bioplastics、智研咨詢整理
全球降解塑料市場50%以上被西歐占據,北美占據了19%的市場,亞太地區(除中國)占據了13%的市場份額,中國擁有12%的市場份額,其他地區只占1%。
全球降解塑料市場的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European Bioplastics、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西歐的消費結構,塑料袋和商品包裝是兩個主要的下游市場,占下游應用的近90%。但是,中國的情況則與之不同,因為一方面,中國農膜市場占一定比例,中國的快遞包裝業遠比西歐發達,這與西歐有很大不同。
西歐降解塑料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Nova-institut GmbH、智研咨詢整理
PBAT未來規劃產能十分巨大,據統計到2021年上半年中國有706萬噸的在建和規劃新增產能,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前合理的市場需求預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項目面臨的不確定性很大。
2021上半年中國PBAT主要在建和規劃產能(萬噸)
資料來源:Elsevier、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我國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量大約為2200萬噸,中國的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耗量約占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量的2%-3%,顯然替代空間是巨大的。
中國塑料制品表觀消費量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原材料供應分析
中國是PTA的主要生產國,PTA產能占世界70%以上。目前,國內PTA產能為6100萬噸,運行負荷約為80%,未來幾年新增PTA產能將超過3000萬噸。根據計劃的700萬噸PBAT產能,大約需要280萬噸PTA。目前的剩余產能已能夠滿足需求。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我國AA生產能力超過270萬噸,近三年運行負荷一直低于60%,剩余產能約100萬噸。僅剩余產能就可供應300萬噸PBAT生產,短期內不會出現原材料短缺。
中國AA供應格局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的BDO生產能力約為230萬噸,多年來的運行負荷僅為50%。今年,由于可降解塑料和散裝產品的價格上漲,運行負荷上升到60%。剩余的150萬噸PBAT產能在短期內不存在供應風險。然而,如果PBAT大規模投產,BDO是三種存在供應風險的原材料中唯一的一種,因此,目前宣布的許多PBAT項目計劃建設BDO裝置,未來BDO供應風險的可能性很低。
中國BDO供應格局
資料來源:百川資訊、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共八章,包含中國可降解塑料產業鏈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國可降解塑料代表性企業案例研究,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市場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