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鋁壓延加工業是將電解鋁(主要是鋁錠)通過熔鑄、軋制或擠壓、表面處理等多種工藝及流程生產出各種鋁材的過程。鋁材按照加工工藝的不同又可以分為鋁軋制材和鋁擠壓材。
二、政策
鋁壓延行業相關政策一覽
出臺時間 | 產業政策名稱 | 主要內容 |
2019年10月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 鋁壓延加工中的交通運輸工具主承力結構用新型高強、高韌、耐蝕鋁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等列為“鼓勵類”發展項目。 |
2018年10月 | 《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 | 提出“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節能與新能源 汽車等重點領域用有色金屬材料質量均一性提高中高端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增強。有色金屬產品整體質量水平提高,航空鋁材、銅板帶材等精深加工產品綜合保障能力超過70%。 |
2017年4月 | 《“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 在輕質高強材料方面提出重點發展“新型輕質高強材料的新原理與新技術,先進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金屬間化合物、高熵合金等輕質高強材料新型輕質材料/結構一體化、智能化、柔性化設計與制造技術”。 |
2017年1月 |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 | 將“高性能鋁及鋁合金線、棒、帶、管、板、異型材等產品,電容器鋁箔,親水,特薄鋁及鋁合金箔材,半凝固態鑄造加工的鋁和鋁合金材,高強度鋁合金鍛件”列為鼓勵類發展產品。 |
2016年12月 | 《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 | 加快推進高強鋁合金、高強韌鈦合金、鎂合金等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工業轉型升級;開展高溫合金、航空鋁材等重點新材料應用示范;開展高溫、高強大規格鈦合金材料熔煉、加工技術研究,突破超高強高韌7000系鋁合金預拉伸厚板及大規格型材、2000系鋁合金及鋁鋰合金板材工業化試制瓶頸。 |
2016年10月 | 《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 將“航空航天用耐損傷鋁合金薄板、新型高強高韌鋁合金厚板、擠壓材和鍛件,三代鋁鋰合金板材和擠壓型材,水陸交通運輸用高耐蝕鋁合金板材、高強可焊大型復雜截面鋁合金型材,高性能鋁合金汽車面板,汽車防碰撞系統用泡沫鋁結構件等”作為輕合金材料發展重點。 |
2016年6月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 | 著力發展乘用車鋁合金板、航空用鋁合金板、船用鋁合金板、大尺寸鈦和鈦合金鑄件及其卷帶材、精密電子銅帶、銅鎳合金板帶材、鎳合金卷帶材、高性能銅箔、超高純稀有金屬及靶材、高性能動力電池材料、高端電子級多晶硅、核工業用材、高性能硬質合金產品、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等關鍵基礎材料。 |
2016年3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數字創意等領域的產業發展壯大;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核心技術”。 |
2015年7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 “重點發展非金屬復合材料、高強度輕質合金、高強度鋼等輕量化材料的車身、零部件和整車。突破整車結構優化設計技術和車用級碳纖維原材料生產、在線編織、模壓成型,鎂、鋁合金真空壓鑄和液壓成形等先進工藝技術。開展輕量化材料加工及整車、零部件成型生產和檢測能力建設”。 |
2015年5月 | 《中國制造2025》 | 大力發展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加快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應用,重點突破體系化安全保障、節能環保、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研制先進可靠適用的產品和輕量化、模塊化、譜系化產品;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提升輕量化材料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電解鋁產能產量發展歷程
整體上我國電解鋁茶能產量分為三個階段,2010-2015年為第一階段,2016-2019年為第二階段,2020年之后為第三階段。
中國電解鋁產能產量變化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電解鋁產能與產量
截至2020年12月底,2020年國內鋁冶煉企業建成產能4295萬噸,運行產能3835萬噸,產能運行率為89.3%(根據初步電解鋁產能置換及淘汰調整統計口徑)。總的來看,近幾年我國電解鋁產量總體穩定增長,2017-2020年受經濟增速變化,房地產市場政策,以及環保政策的因素影響,行業產量出現了一定波動,行業2018年我國電解鋁產量大幅增長至3683萬噸,2019年顯著回落,約為3513萬噸,2020年受經濟刺激政策影響,我國電解鋁產量顯著回升,達到了3708萬噸。
2013-2020年中國電解鋁產能與產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五、鋁壓延市場規模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鋁壓延產業發展態勢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數據顯示:從目前來看,中國鋁壓延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從2011年的520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1368億元。
2011-2020年中國鋁壓延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六、鋁材市場價格走勢
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國內鋁材市場價格呈現明顯的“倒U型”變化,價格從2011-2019奶奶波動變化轉變為2018年的峰值后逐漸下降。具體而言價格從2017年的1.92萬元/噸增長至2.6萬元/噸,平均每噸漲了0.68萬元,從2018年開始逐漸降低,降至2020年的2.12萬元/噸,整體呈現“倒U型”。
2011-2020年中國鋁材市場均價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從進出口來看,出口價格一直小于進口價格,且差額呈現擴大化的態勢。在進口均價方面,從2011年開始逐漸上漲,漲至2012年的6.37美元/千克,再逐漸回落,最低至2015年的5.92美元/千克,后面進口均價具有較強的波動性,2018-2019年穩定在6.7美元/千克以上,2020年下降至6.08美元/千克,從進口均價來看具有一定的波動性。
從出口均價來看,中國鋁材行業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整體從2010年的3.46美元/千克下降至2020年的2.74美元/千克。2010-2020十一年間出口均價再不放呢年份曾有短暫的回升,但幅度較小,不超過0.1美元/千克。其進口均價與出口均價差值從2010年的1.82美元/千克增長至2020年的3.34美元/千克,其中差值最大的為2019年達到了3.96美元/千克。
2010-2020年中國鋁材行業進出口均價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鋁壓延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鋁壓延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鋁壓延行業發展預測,鋁壓延行業投資前景與投資策略分析,對中國鋁壓延行業總結及企業重點客戶管理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