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互聯網域名從技術上講,域名只是一個Internet中用于解決IP地址對應問題的一種方法。Internet域名是Internet網絡上的一個服務器或一個網絡系統的名字,在全世界,域名都是唯一的。域名的形式是以若干個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由“.”分隔成幾部分組成。無論是國際或國內域名,全世界接入Internet網的人都能夠準確無誤的訪問到。常見的域名類型有.CN、.COM、.中國、NET、.ORG、.INFO、.BIZ、Newg TLD等。
常見的域名類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域名數量及注冊量
1、全球
全球域名注冊市場規模受疫情影響增長水平顯著降低,截至2020年12月,全球域名注冊量約為3.74億個,其中,ccTLD域名注冊量為1.56億個,gTLD域名注冊量為2.18億個。
2020年全球域名注冊量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域名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市場運行潛力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ccTLD域名注冊量占全球域名總注冊量的41.71%,占比較小;gTLD域名注冊量占全球域名總注冊量的58.29%,占比較大。
2020年全球域名注冊量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智研咨詢整理
從域名從業機構地理分布來看,新gTLD的引入使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和域名注冊服務機構的地理分布更加多樣,遍及北美、歐洲、亞太、南美和非洲的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但美國仍然占據絕對優勢。截至2021年3月,gTLD域名注冊管理機構數量42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機構數量合計占獲得ICANN批準的gTLD域名注冊管理機構總數(561個)的58.1%;其中來自美國的域名注冊管理機構數量占比為33.9%,中國、印度分別排名第六和第八位。gTLD域名注冊服務機構數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美國、中國、印度、加拿大和德國,機構數量合計占獲得ICANN認證的gTLD域名注冊服務機構總數(2436個)的89.2%,其中來自美國的域名注冊服務機構數量占比高達79.6%,中國、印度和中國香港分別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八位。
截至2021年3月全球gTLD域名從業機構數量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智研咨詢整理
從頂級域市場格局來看,截至2020年12月,全球域名注冊量排名前十位的頂級域包括“.COM”“.NET”“.ORG”三大傳統gTLD,以及“.TK(托克勞)”“.CN(中國)”“.DE(德國)”“.UK(英國)”“.NL(荷蘭)”“.RU(俄羅斯)”和“.BR(巴西)”七大ccTLD,新gTLD“.ICU"在榜單中占據三個季度后退出。域名注冊量排名前五和前十位的頂級域分別占全球域名注冊市場的61.6%(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和71.7%,其中“.COM”域名注冊量同比增長4.4%至1.55億個,以41.5%份額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不計入免費頂級域“.TK"時,排名前五的頂級域所占份額為62%,同比變化不大。域名注冊量排名前五和前十位的ccTLD分別占全球ccTLD域名注冊市場的50.3%和63.7%,同比分別下降2.6個和1.9個百分點;不計入免費頂級域“.TK"時,排名前五的ccTLD所占份額為45.3%,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域名注冊量排名前五和前十位的gTLD分別占全球gTLD域名注冊市場的86.7%和91.3%,同比分別增長1.1個和0.2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上升主要源于“.COM”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提升(至71.2%)。域名注冊量排名前五和前十位的新gTLD分別占全球新gTLD域名注冊市場的43.6%和60.9%,同比分別下降2.9個和2.1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12月全球域名注冊量TOP20gTLD和新gTLD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智研咨詢整理
2、中國
受我國互聯網發展與ICANN全球政策的共同影響,我國域名行業經歷高速發展,擁有龐大的體量,在全球域名版圖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我國域名注冊市場發展迅速,截止2019年6月中國域名數量達4800萬個,較2018年底增加了1007.20萬個,同比增長26.56%,2020年中國域名數量有所減少,截止2020年12月中國域名數量為4198萬個,較2019年6月減少了602萬個,同比減少12.54%。
2014-2020年中國域名數量統計
資料來源:CNNIC、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2020年12月中國.CN域名數量為1897萬個,較2019年6月減少了288萬個;.COM域名數量為1263萬個,較2019年6月減少了193萬個;.中國域名數量為170萬個,較2019年6月減少了1萬個;Newg TLD域名數量為745萬個,較2019年6月減少了61萬個。
2014-2020年中國各類域名數量統計(萬個)
資料來源:CNNIC、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CN域名數量占全國域名總數量的45.19%,占比最大;.COM域名數量占全國域名總數量的30.09%;.中國域名數量占全國域名總數量的4.06%;NET域名數量占全國域名總數量的2.24%;.ORG域名數量占全國域名總數量的0.35%;.INFO域名數量占全國域名總數量的0.07%;.BIZ域名數量占全國域名總數量的0.05%;Newg TLD域名數量占全國域名總數量的17.74%。
2020年中國域名數量結構
資料來源:CNNIC、智研咨詢整理
從頂級域市場和應用格局來看,我國域名注冊量排名前十位的頂級域仍然是國家頂級域“.CN”“中國”、“傳統gTLD”、“.COM”、“.NET”以及“.ICU"“.TOP”等六個新gTLD,排名略有調整,合計域名注冊量占我國域名注冊市場的94.4%份額(同比略有增長),其中排名前兩位的“.CN”和“.COM”合計占比為75.4%。
中國城名注冊量TOP20頂級城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智研咨詢整理
“.COM”和“.CN”也是我國用戶訪問最多的兩個頂級域,所訪問域名數量分別占全國活躍域名52總量(4376.5萬個)的63.6%和18.7%,占全球“.COM”和“.CN”域名注冊量的17.9%和34%。
中國活躍域名數量TOP20頂級域份額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智研咨詢整理
從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市場格局來看,截至2020年12月,與頂級域市場格局相對應,我國已獲許可的域名注冊管理機構中,運營“.CN”、“.中國”、“.公司”和“.網絡”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以及運營“.COM”“.NET"“.CC”“.TV”的威瑞信公司分列前兩位,合計市場份額為82.6%,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域名注冊量排名前五和前十位的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合計市場規模分別占我國域名注冊市場的92.5%和97.7%,同比分別增長1.6個和0.2個百分點。其中,江蘇邦寧進入全球gTLD域名注冊管理機構(主體)TOP20榜單并排名第九,占全球gTLD域名注冊市場1%份額;江蘇邦寧和中網分別在全球新gTLD域名注冊管理機構(主體)TOP20榜單排名第六和第十九位,合計占全球新gTLD域名注冊市場7.5%份額。
中國已獲許可的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智研咨詢整理
從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市場格局來看,gTLD域名注冊量排名前五和前十位的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市場規模分別占我國gTLD域名注冊市場的83.4%和93.1%,同比分別下降1.3個和0.3個百分點;新gTLD域名注冊量排名前五和前十位的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市場規模分別占我國新gTLD域名注冊市場的92.2%和97.3%,同比分別增長3.6個和3.3個百分點。其中,阿里云、西維數碼和新網數碼分別在全球gTLD域名注冊服務機構TOP20榜單排名第二、第十七和第二十位,合計占全球gTLD域名注冊市場7.1%份額;阿里云、西維數碼和帝思普分別在全球新gTLD域名注冊服務機構TOP20榜單排名第一、第七和第十八位,合計占全球新gTLD域名注冊市場20.2%份額。總得來說,我國域名從業機構市場集中度維持較高水平,TOP10榜單主體構成較上年變化不大,位次有一定調整。
中國gTLD和新gTLDTOP20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智研咨詢整理
三、未來發展發現
1、提升監管效能,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按照國務院關于推進簡政放權、轉變職能、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等有關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持續優化許可審批程序,依法依規開展域名服務許可審批和監管工作。包括擴大對互聯網域名服務各相關許可申請的告知承諾范圍,簡化申請材料、優化系統操作,取消外商投資經營電信業務專項審批;優化調整許可文件形式,實現單一域名從業機構僅持有一份許可文件,為企業提供更多便利;規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及時予以查處并公開結果,推動信用機制建設;改進域名注冊信息備案和報送機制,實現對相關信息的常態化主動核實、檢查和監督能力,提升備案系統數據準確性等。主管部門還將通過強化ICP/I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信息安全管理系統等技術手段建設,加強對國內域名行業服務水平、系統性能和安全水平監測處置能力,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效能,推進監管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形成常態化閉環管理機制。域名行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推動域名產業協同發展和域名創新應用實踐。域名領域政府主導、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模式正在加速形成,國際國內域名政策協調與中國互聯網社群交流合作水平不斷提升,共同促進我國域名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2、加強業界協作,拓展產業創新發展空間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要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一方面,域名作為互聯網的關鍵資源,成為支撐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網絡強國建設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隨著域名投資應用更趨理性,域名用于企業實現線_上線下聯動、開展業務經營和品牌推廣的作用日益凸顯,域名也將越來越多地作為企業固定資產,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新gTLD后續開放將為域名市場帶來更多活力,為企業業務和品牌發展提供更多路徑選擇,品牌類頂級域將贏得更多青睞。主要的域名從業機構利用自身資源能力優勢,通過域名注冊、建站、云服務、品牌保護、安全防護等一攬子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龐大的中小企業市場尚未充分打開,推動掃清中文域名發展障礙的工作機制正在運轉,域名產業傳統商業模式開始得到突破和不斷擴張,新業務新模式新應用將不斷涌現并驅動新的增長,域名應用水平不斷提升。持續的需求將使我國市場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未來還將有眾多境內外域名從業機構及頂級域進入我國市場。我國域名解析性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加強國際合作,在境內有序引進并優化根和頂級域名服務設施部署,推進網絡互聯互通,以及采用根解析本地化等技術方案,均有助于改普域名解析性能。我國企業已具備較強的域名注冊管理平臺建設運營、應急托管、數據托管、應急備份、域名權威和遞歸解析等服務能力,相關應用開發、服務體系、系統建設、設備制造、安全防護等逐步進入全球領先行列,創新水平不斷提升。未來5到10年,中國還將持續發揮對全球域名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作用,并形成對外輻射,增強、拓展國際化服務能力。
3、強化責任意識,構筑安全可信網絡環境
隨著《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管理條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法律法規和相應配套標準規范陸續制定、通過并啟動實施,我國網絡與信息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等管理要求將更加明確,推動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DNS作為互聯網的關鍵基礎設施,需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監管政策、技術標準等要求,保障安全穩定運行,強化抗攻擊能力,包括相應履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要求;一些重要的域名系統還需要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相關管理制度。域名服務過程中涉及對域名注冊用戶數據的處理(包括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流程),需要相應滿足個人信息保護、跨境數據管理等相關要求。此外,域名注冊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和核驗制度等將繼續得到深入落實,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技術手段建設將不斷完善,應對域名安全事件、打擊不良域名應用等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可為全球貢獻中方最佳實踐方案。加強隱私保護和實現安全認證已成為全球域名技術和服務演進發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我國企業也將繼續參與相關技術領域創新發展進程,推動技術部署和產業應用更好滿足國內各方需求。
DNS安全穩定運行是域名行業發展的基石,相關從業機構、協會組織等將在增強責任意識、開展標準制定、維護行業自律、促進信息共享、推動能力建設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和重要的作用,共同構筑安全可信的使用環境。
4、應用工業場景,發展標識解析“新基建”
互聯網發展進入下半場,消費互聯網向工業互聯網拓展延伸。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對人、機、物的全面連接,不斷改變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實現途徑。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既是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又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通過賦予每個物品、元器件甚至每條信息全球唯一的“身份證”,實現全網資源的靈活區分和信息管理。


2022-2028年中國域名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市場運行潛力報告
《2022-2028年中國域名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市場運行潛力報告》共十四章,包含中國域名產業投資風險分析,域名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