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業定義及分類
廣義上的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生物質為原料或(和)經由生物制造得到的材料。包括以生物質為原料或(和)經由生物合成、生物加工、生物煉制過程制備得到的生物醇、有機酸、烷烴、烯烴等基礎生物基化學品和糖工程產品。也包括生物基聚合物、生物基塑料生物基化學纖維、生物基橡膠、生物基涂料生物基材料助劑,生物基復合材料及各類生物基材料制得的制品。
生物基材料種類眾多,不僅包括新型的極具前景的生物基化學合成原料、合成樹脂、新型纖維素纖維等產品,也包括人造纖維、燃料乙醇、淀粉糖、味精、木塑復合材料等技術成熟的傳統產品。
生物基材料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 生物基材料行業產業鏈
生物基材料上游原材料包括谷物、豆科、秸稈及竹木粉等,下游包括塑料、服裝及食品包裝等。
生物基材料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 生物基材料行業發展政策
行業實行的監管體制為: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與行業協會自律規范相結合,主要依托市場化的發展模式。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 | 部門 | 時間 | 內容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修訂)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10年 | 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 國務院 | 2011年 | 加強對監控化學品的管理,規范監控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活動,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保護環境。 |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修訂)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12年 | 促進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年修訂) | 國務院 | 2013年 | 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危險化學品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14年 | 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15年 | 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17年 | 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18年 |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2019年 | 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8個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 | 科技部 | 2021年 | 低成本生物基工程塑料的制備與產業化、面向高端應用的阻燃高分子材料關鍵技術開發、可反復化學循環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分別入選“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重點專項。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 生物基材料行業產量及規模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生物基材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生物基材料,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稈、竹木粉等可再生生物質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學品,主要包括生物基化工原料、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纖維。生物基材料由于其綠色生產、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等特點,已成為快速成長的新興產業。2020年我國生物基材料產量為153.6萬噸。
2014-2020年我國生物基材料產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4年我國生物基材料市場規模為96.86億元,2020年我國生物基材料市場規模增長至171.54億元,2014年以來我國生物基材料行業規模復合增速為10.01%。
2014-2020年我國生物基材料時候參觀規模統計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五、 生物基材料行業發展與主要經銷商
生物基材料行業發展的必要性:
1、碳中和不能只靠減少能源消耗,材料也是重要方向。
中國提出努力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的實現,除了減少能源領域的煤炭消耗,還需要減少材料領域的化石原料的消耗。化石原料除了直接作為能源消耗,還有很大一部分被用于生產化工材料,這也會增加大氣碳排放,要實現完全零碳排放,必須依托于生物基材料,因此生物基材料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2、可降解只能解決污染,無法解決碳排放。
目前市場熱議的可降解材料,其本質上是把聚合后的有機高分子材料降解為二氧化碳排放至空氣中,這樣雖然可以解決塑料帶來的白色污染,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碳排放。因此真正零碳排放的生物基材料,其污染更小、同時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也沒有增加碳排放。這才是市場需要重點研究的方向。
中國生物基材料行業主要企業/代理商區域分布
企業名稱 | 所屬區域 |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華東地區(浙江省) |
深圳光華偉業股份有限公司 | 華南地區(廣東省) |
江蘇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華東地區(江蘇省) |
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華東地區(上海市) |
武漢華麗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華中地區(湖北省)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六、行業投資方向及建議
目前,石油價格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物基材料的市場,原材料與生產成本二者是生物基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生物基材料產業的發展重點是加強技術研發,進一步降低成本,建立完善的產業體系,以增強生物基材料同石油基材料產品的競爭力。
一方面,要推動以關鍵生物基單體廉價制備技術突破為前提的生物基材料創新鏈的構建,另一方面,是要實現以應用示范帶動成套可轉移技術鏈和具有較強推廣效用及可復制產業鏈的構建。項目技術鏈的打通可以為戰略新興產業重大工程的實施提供技術基礎。產業鏈的構建依賴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生物基產業發展的重視與對生物基產品示范應用的支持。近年來,我國在生物基材料技術與產品開發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在應用技術上具有較好基礎,但是在生物基材料產業總體的規模和水平上仍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關鍵原料受制于外、核心知識產權技術缺乏、產品成本高、市場競爭力不強以及產業化基礎薄弱等方面。
此外,生物基材料作為一個較新的產業領域,產品標準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產品優先采購、補貼等激勵政策也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規模化發展、產業鏈協調發展,突破生物基材料發展的瓶頸,大幅提高其經濟競爭力與規模化應用水平,是發展我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現階段的主要任務。
應大力加快有關核心技術攻關,提高行業產業化能力與產品核心競爭力,推進重大工程的建設,開展生物基材料產業應用示范與認證,構建完善的產業鏈,建立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為我國經濟向可再生路線轉型奠定基礎。


2025-2031年中國生物基材料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生物基材料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生物基材料行業投資風險與建議分析,生物基材料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生物基材料行業規劃制定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