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是受到專利法保護的一種專利。中國專利法規定,可以獲得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有三種,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6.1萬件。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34.4萬件,占95.4%。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位的國內(不含港澳臺)企業依次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510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883件)、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2614件)。
2019年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授權量TOP10企業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專利產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方向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和授權量(不含港澳臺)大幅提升,專利在市場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不含港澳臺)523214件,中國申請人占比83.09%。
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不含港澳臺)分布
資料來源:incoPat、IPRdaily、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授權的發明專利在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均有分布。其中廣東省排名第一(69774件),北京市排名第二(62432件),浙江省排名第三(49248件)。
2020年國別為中國的申請人在中國省市分布情況(單位:件)
(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5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授權的發明專利)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從入榜前100名中國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來看(未合并申請人),300件以上的有59家,1000件以上的14家,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6402件專利位居第一,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4122件專利排名第二,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以3549件專利排名第三,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明專利授權量進入全國前十。
2020年中國企業發明授權專利排行榜(TOP100)
排名 | 中國企業名稱 | 2020年公告的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件 |
1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6402 |
2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4122 |
3 | 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3549 |
4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884 |
5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842 |
6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NaN |
7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2647 |
8 |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2090 |
9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1687 |
10 |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669 |
11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1329 |
12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1320 |
13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1173 |
14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1024 |
15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977 |
16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945 |
17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913 |
18 | 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 782 |
19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671 |
20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666 |
21 |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645 |
22 |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607 |
23 | 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563 |
24 |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529 |
25 | 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 | 516 |
2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512 |
27 | 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 | 502 |
28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487 |
29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82 |
30 | 武漢斗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458 |
31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445 |
32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438 |
33 | 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438 |
34 | 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418 |
35 |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416 |
36 |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 401 |
37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394 |
38 | 南京溧水高新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391 |
39 |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 380 |
40 | 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379 |
41 | 紫光展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373 |
42 | 北京奇藝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 368 |
43 | 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366 |
44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 365 |
45 |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57 |
46 |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355 |
47 | 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54 |
48 |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 343 |
49 | 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340 |
5o | 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337 |
5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330 |
52 |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330 |
53 | 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329 |
54 |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318 |
55 | 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11 |
5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310 |
57 | 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 309 |
58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309 |
59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307 |
60 |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 293 |
61 | 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289 |
62 | 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 288 |
63 | 北京國雙科技有限公司 | 287 |
64 | 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 280 |
65 |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 280 |
66 |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77 |
67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277 |
68 |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76 |
69 | 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 | 273 |
70 |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272 |
71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272 |
72 | 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270 |
73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266 |
74 | 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264 |
75 |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 260 |
76 | 歌爾科技有限公司 | 255 |
77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251 |
78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249 |
79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248 |
80 |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38 |
81 | 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 | 234 |
82 | 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230 |
83 | 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 | 227 |
84 | 深圳怡化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225 |
85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24 |
86 |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 223 |
87 |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 | 220 |
88 |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212 |
89 | 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 208 |
90 | 寶沃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 204 |
91 | 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193 |
92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90 |
93 | 上海天馬有機發光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190 |
94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85 |
95 | 無錫小天鵝電器有限公司 | 184 |
96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183 |
97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81 |
98 | 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79 |
99 | 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79 |
100 |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176 |
(授權公告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5日)
資料來源:IPRdaily、 incoPat、智研咨詢整理
據統計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5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從其中有效專利的專利價值度來看,專利價值度評分10分的專利占比為7.58%;9分的專利占比為31.81%;8分的專利占比為40.66%;7分的專利占比為19.91%;6分的專利占比為0.04%。
中國發明專利價值分布
資料來源:incoPat、IPRdaily、智研咨詢整理
(注:有效專利指專利申請被授權后,仍處于有效狀態的專利。專利價值度評分是以incoPat系統中的專利“合享價值度”為依據。合享價值度主要依托于合享自主研發的專利價值模型進行計算,該專利價值模型融合了專利分析行業內最常見和重要的技術指標(如技術穩定性、技術先進性、保護范圍層面等20多個技術指標),通過設定指標權重、計算順序等參數,將專利分為1-10分,分數越高則專利價值越高,價值度為9-10分的專利為高價值專利。)
從IPC分類(大類)來看,技術構成主要集中在G06(計算;推算;計數)占13.71%;H04(電通信技術)占11.46%;G01(測量;測試)占10.32%;H01(基本電氣元件)占7.34%中;A61(醫學或獸醫學;衛生學)占5.37%;H02占3.84%;C07占3.59%;B01占3.31%;C12占3.01%;C08占2.92%。
2020年中國企業授權發明專利技術構成TOP10(單位:件)
(注:統計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授權的發明專利)
資料來源:incoPat、IPRdaily、智研咨詢整理


2021-2027年中國專利產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方向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專利產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方向分析報告》共九章,包含國外專利市場運行態勢分析,中國電子產品專利市場深度研究,中國專利網站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