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是選礦作業中產生的有用組分含量低且目前無法經濟用于工業生產的組分, 也是工業固體廢棄物中的主要組成成分。尾礦的主要礦物成分是各種脈石礦物, 如石英、長石、輝石和角閃石等, 其主要化學成分為鐵、硅和鋁等元素的氧化物和硅酸鹽。世界各國每年采出的金屬礦、非金屬礦、煤和黏土等產量巨大, 由此產生的尾礦數量也是相當巨大。
尾礦的來源廣泛,用途多樣,產業鏈結構較為復雜,行業上游主要為采礦業,其次是利用礦產品生產加工的一些行業。其中最為主要的兩大來源是有色金屬礦采選業與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同時尾礦的綜合利用過程往往需要采用大量的工程機械以及專用設備,用于運輸和加工,部分高價值礦產品的尾礦還可以用于生產各類型金屬,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消耗大量的基礎化學試劑。
目前我國的尾礦綜合利用主要以回填、生產建筑材料以及為主,行業下游主要為非金屬礦物制造業、采礦業、以及有色金屬行業。總的來看,尾礦綜合利用行業具有明顯的循環經濟體系。
尾礦綜合利用行業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尾礦綜合利用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6167.66萬噸,同比增長5.6%,其中,銅產量1002.3萬噸,電解鋁產量3708萬噸。
2018-2020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對比圖
資料來源: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據測算:2015年我國國內尾礦堆積量為173億噸,到2020年我國尾礦堆積量增長至222.6億噸。
2009-2020年我國尾礦堆積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5年以來受國內鐵礦尾礦產生量下滑的影響,國內尾礦產量呈下降態勢,2018年我國尾礦產生量為12.11億噸,2020年我國尾礦產量為12.75億噸。
2009-2020年我國尾礦產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5年我國國內尾礦綜合利用量為3.51億噸,2020年我國尾礦綜合利用量增長至4.05億噸。
2009-2019年我國尾礦綜合利用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我國尾礦綜合利用量增長至4.05億噸,尾礦產量為12.75億噸,尾礦綜合利用率為31.8%。
2009-2020年我國尾礦綜合利用率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尾礦的綜合利用符合國家大力支持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的政策,加大尾礦在建筑材料中的應用、在采空區處理中降低充填材料成本、適當處理制成微量元素肥料、將改良土壤、尾礦的重選及重選后消除尾礦庫堆存風險,均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因此,加大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意義重大。


2021-2027年中國尾礦綜合利用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2021-2027年中國尾礦綜合利用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共八章,包含尾礦綜合利用產品市場及重點區域市場研究,中國尾礦綜合利用行業企業分析,中國尾礦綜合利用行業趨勢前景及投資機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