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享受濱海旅游資源為目的而進行的旅游活動。濱海旅游資源是指在濱海地帶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激發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具備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開發利用價值,并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是開展濱海旅游的基礎。
濱海旅游產品類型
類型 | 濱海觀光型 | 休閑度假型 | 濱海商務型 | 濱海體驗型 | 濱海虛擬型 |
客群定位 | 觀光游客 | 度假群體 | 商務旅客 | 深度游客 | 興趣群本 |
功能屬性 | 大眾觀光、基礎產品 | 活動自由、娛樂性高、休閑放松 | 高端會議、專業會展 | 不同主題、體驗感強、有互動感 | 虛擬傳播、人為建造 |
產品特征 | 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種類繁多 | 位置較為固定、停留時間長,滿足放松休閑需求 | 價格較高 環境獨特 | 互動感、體驗感 | 借助多媒體手段呈現,可遠程感受濱海風光 |
細分產品 | 海上觀光、海底觀光、海岸觀光等 | 濱海療養度假產品、濱海體育休閑產品 | 濱海節慶會展、濱海商務延伸會展 | 濱海文化類、濱海住宿體驗產品和潛水產品等 | 聲音、圖像和視頻等不同類型產品 |
典型案例 | 海天佛國普陀山、蓬萊仙境、岱山島等 | 海邊瑜伽、SPA、游輪和海島爾夫等 | 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治談會、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中國開漁節 | 澳大利亞大堡礁潛水、普吉島文化娛樂體驗 | 中國臺風博物館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一、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主要海洋產業穩步恢復,除濱海旅游業和海洋鹽業外,其他海洋產業均實現正增長,展現了海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2020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全年增加值29641億元,較上年減少6083億元,同比下降17.03%。
2015-2020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及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濱海旅游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全年增加值29641億元,其中,濱海旅游業實現增加值13924億元,占主要海洋產業的46.98%;海洋漁業實現增加值4712億元,占主要海洋產業的15.9%。
2020年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構成
資料來源: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濱海旅游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濱海旅游人數銳減,郵輪旅游全面停滯。截至2020年底,我國濱海旅游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3924億元,比上年減少4162億元,同比下降23.01%。
2015-2020年我國濱海旅游業實現增加值及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自2015年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發展游艇及濱海旅游休閑產業,我國郵輪旅游業的發展在2017年達到峰值。2019年,中國郵輪接待總量為804艘次,較上年減少165艘次,同比下降17.03%。
2014-2019年中國郵輪接待總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CCYIA、智研咨詢整理
郵輪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新生力量,我國郵輪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不僅港口接待郵輪總量大幅增加,而且乘坐郵輪出入境游客人數大幅上漲。2019年,中國郵輪出入境旅客人數為415.4萬人,比上年減少75.3萬人,同比下降15.35%。
2014-2019年中國郵輪出入境旅客人數及增速
資料來源:CCYIA、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濱海旅游業長期向好,未來沿海及海島地區接待游客人數有望保持年均20%~30%增速,眼光放得長遠,濱海旅游才能實現長遠發展,才能和當地經濟、文化融為一體,協調發展。
濱海旅游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濱海旅游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濱海旅游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濱海旅游行業市場痛點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布局,中國濱海旅游行業代表性企業案例研究,中國濱海旅游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