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發展現狀
1、產業鏈
垃圾焚燒即通過適當的熱分解、燃燒、熔融等反應,使垃圾經過高溫下的氧化進行減容,成為殘渣或者熔融固體物質的過程。垃圾焚燒設施必須配有煙氣處理設施,防止重金屬、有機類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環境介質中?;厥绽贌a生的熱量,可達到廢物資源化的目的。
垃圾焚燒是一種較古老的傳統的處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燒法處理后,減量化效果顯著,節省用地,還可消滅各種病原體,將有毒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故垃圾焚燒法已成為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F代的垃圾焚燒爐皆配有良好的煙塵凈化裝置,減輕對大氣的污染。
我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上游行業主要包括垃圾清運、垃圾發電項目設計建造、垃圾焚燒設備制造等;下游行業主要包括電網公司,
垃圾焚燒發電產業鏈結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相關政策
垃圾發電行業是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國家對垃圾發電實行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為引導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健康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國務院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推動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有序健康發展的政策文件。
垃圾焚燒行業相關政策法規
日期 | 頒布部門 | 行業政策法規 | 概述 |
2005年 |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 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制定。 |
2002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 為促進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法律。 |
2012年 |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 |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的決定》修正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2012年2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
2012年 | 國家發展改革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 | 為引導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健康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進一步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 |
2016年 | 國務院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加快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收運系統,提高垃圾焚燒處理率,做好垃圾滲濾液處理處置;建設完善煤矸石、余熱余壓、垃圾和沼氣等發電上網政策。 |
2016年 | 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保部 | 《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建城[2016]227號) | 將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作為維護公共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重點。到2020年底,全國設市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總處理能力50%以上,全部達到清潔焚燒標準。 |
2016年 | 國家發改委、住建部 | 《“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 堅持資源化優先,因地制宜選擇安全可靠、先進環保、省地節能、經濟適用的處理技術。經濟發達地區和土地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的城市,優先采用焚燒處理技術,減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到2020年底,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60%以上。 |
2017年修訂 | 國務院 |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 是為防止建設項目產生新的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于1998年11月29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2017年 | 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國家能源局、環保部、國土資源部 | 《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規[2017]2166號) | 從規范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劃選址工作入手,對科學編制專項規劃、超前謀劃項目選址、做好選址信息公開、強化規劃的約束性和嚴肅性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任務和要求。 |
2018年 |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試行)》 | 為規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引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我部組織制定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試行)》。 |
2018年 | 國家能源局 | 《垃圾發電廠運行指標評價規范》(DL/T1842-2018)及《垃圾發電廠危險源辨識及評價規范》(DL/T1843-2018) | 為促進垃圾發電項目的規范運營及安全生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并組織編制了體現垃圾發電特性的首批兩項電力行業標準《垃圾發電廠運行指標評價規范(DL/T1842-2018)》、《垃圾發電廠危險源辨識及評價規范》(DL/T1843-2018) |
2018年 | 國務院辦公廳 |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 | 為指導中國地方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制定印發的工作方案。 |
2019年 | 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 | 《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 |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在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46個重點城市(以下簡稱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基礎上,決定自2019年起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2020年1月 |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 | 《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 國家不再發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目錄。所有可再生能源項目通過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臺填報電價附加申請信息。電網企業根據財政部等部門確定的原則,依照項目類型、并網時間、技術水平等條件,確定并定期向全社會公開符合補助條件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清單,并將清單審核情況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同時,該文還明確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結算規則 |
2020年1月 |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 |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 本辦法印發后需補貼的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由財政部合理確定當年新增補貼總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不超過該年度新增補貼總額內,合理確定各類需補貼的項目新增裝機規模。本辦法印發前需補貼的存量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需符合國家能源主管部門要求,按照規模管理的需納入年度建設規模管理范圍,并按流程經電網企業審核后納入補助項目清單 |
2020年2月 | 國家發改委 | 《關于貫徹落實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加快編制 | 各地必須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規[2017]2166號)要求,加快組織編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 |
2020年3月 | 財政部辦公廳 | 《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 | 抓緊審核存量項目信息,分批納入補貼清單。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則,分階段完成補貼清單的公布 |
2020年4月 |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修訂) | 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原則。強化監管部門監督管理責任,明確目標責任制、信用記錄、聯防聯控、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等制度。完善工業固廢、建筑垃圾、農林固廢及危險廢棄物等各類固廢的污染防治制度。明確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
2020年6月 | 財政部、生態環境部 | 《關于核減環境違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通知》 |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應依法依規完成“裝、樹、聯”后,方可納入補貼清單范圍。納入補貼范圍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出現環境違法情形被處罰的,電網企業應根據違法情節嚴重程度核減其補貼金額直至取消當期補貼。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的,自公安、生態環境部門做出行政處罰決定或人民法院判決生效之日起,電網企業應將其移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 |
2020年7月 | 國家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 | 《關于印發<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的通知》 | 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大力提升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合理規劃建設生活垃圾填埋場,因地制宜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到2023年,具備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大幅提升;縣城生活垃圾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建制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逐步健全 |
2020年9月 |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 | 《關于印發<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 2020年1月20日(含)以后全部機組并網的當年新增生物質發電項目,組織符合條件者申報,按項目全部機組并網時間先后次序排序,并網時間早者優先,直至入選項目所需補貼總額達到2020年中央新增補貼資金額 |
2020年9月 |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 | 《關于<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 | 明確按合理利用小時數核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中央財政補貼資金額度,其中垃圾焚燒發電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82500小時,超過全生命周期補貼電量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核發綠證準許參與綠證交易 |
3、生活垃圾清運量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長,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也在不斷增加。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2019年中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呈穩定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生活垃圾清運量24206萬噸,同比增長6.16%。
2011-2019年中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生活垃圾成分復雜且產生量巨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處理,將長期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嚴重污染空氣、土壤和水源,并引起蚊蠅的孳生、病菌的傳播等,從而對生態環境以及人民群眾健康帶來極大不利影響。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推進,如何有效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已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重大問題。
垃圾焚燒發電是目前世界多個國家普遍使用的技術,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即衛生填埋、堆肥和焚燒。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4、經營風險及行業壁壘
垃圾焚燒發電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方式,對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解決“垃圾上山下鄉”等突出環境問題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社會公眾對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存在誤解,認為其可能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并影響身體健康,導致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存在較為明顯的“鄰避效應”。
垃圾焚燒的經營風險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垃圾焚燒處理相較于衛生填埋、堆肥等無害化處理方式具有處理效率高、減容效果好、資源可回收利用、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等優勢,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將成為垃圾處理行業的主流方式。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通常以政府特許經營模式實施,對企業與政府的合作關系及企業自身能力要求較高,具有較高的行業壁壘。
垃圾焚燒的行業壁壘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5、垃圾焚燒投資中標情況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市場運行潛力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2月全國垃圾焚燒中標項目64項,總投資金額為145.76億元。環比來看,項月數量增長25.5%,投資金額增長67.9%。2020年1-12月,全國垃圾焚燒中標項目共計377項,總投資金額共計801億元。
2020年1-12月中國垃圾焚燒中標項目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1-12月中國垃圾焚燒投資金額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6、代表企業
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固廢處理業務、能源業務、供水業務以及排水業務。具備固廢處理縱橫一體化產業鏈,具備對標“無廢城市”建設、提供固廢處理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能力。對標“無廢城市”理念,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為核心,橫向一體化協同處理餐廚垃圾、污泥、工業危險廢物、農業廢棄物等污染源,探索形成資源循環、系統發展的產業新模式。
2016-2020年瀚藍環境營業總收入及利潤總額均呈逐年增長趨勢,至2020年瀚藍環境營業總收入74.81億元,同比增長21.44%;利潤總額12.99億元,同比增長16.40%。
2016-2020年瀚藍環境營業總收入及利潤總額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從瀚藍環境垃圾焚燒量來看,2016-2020年瀚藍環境垃圾焚燒量進入成熟發展期,垃圾焚燒量呈增長趨勢,增長率也逐年增長,2020年瀚藍環境垃圾焚燒量605.36萬噸,同比增長22.99%。
2016-2020年瀚藍環境垃圾焚燒量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近五年來,瀚藍環境垃圾焚燒發電量呈逐年增長態勢,2020年瀚藍環境垃圾焚燒發電量229676.75萬千瓦時,較2019年增長52257.51萬千瓦時。
2016-2020年瀚藍環境垃圾焚燒發電量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二、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行業發展展望與建議
1、垃圾焚燒過程智能化控制
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使得每日產生固體垃圾的總量也呈現出上升趨勢。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是城市生活垃圾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但其排放的飛灰屬危險廢物,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對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存在潛在危害。飛灰的固化穩定化是當前主要的處置方式,同時也是資源化利用的主要途。
垃圾經過破碎、堆放發酵等預處理后,可直接送入焚燒爐膛進行燃燒,若垃圾熱值足夠,則無須摻雜輔助燃料。垃圾中的可燃組分在溫作用下與空氣中的氧劇烈地物理化學反應,在釋放熱量的同時轉化為高溫煙氣和底渣、飛灰等固體殘渣,其中固體殘渣占總質量的15%~25%。
高溫煙氣可進入鍋爐用于發電或供熱,回收利用熱能,隨后經除塵器除塵排渣(占總質量0.7%~1.5%)和其他尾氣凈化后達標排放。相比于填埋和堆肥,垃圾焚燒具有減容減量顯著、占地面積較小、對環境影響小、消毒滅菌徹底和可回收熱能等優點,但垃圾的收運和儲存、燃燒控制和污染排放控制過程更加復雜,若某個環節管理和實施不當,將造成嚴重污染。因此,有必要對焚燒處置全過程進行智能化控制,以實現更加穩定的燃燒與更清潔的煙氣排放。
焚燒過程智能化控制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展望與建議
對我國目前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過程存在成分復雜、運行穩定性差、自動化水平較低等現狀,對垃圾收運和存儲,焚燒處置過程監測和優化,排放污染控制過程的智能化監測、控制和管理等。
目前我國正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從源頭上對垃圾進行適當分類與回收,有利于減少垃圾產生量,提高入爐垃圾的均質性和垃圾焚燒的穩定性,從而減少不穩定焚燒產生的污染物,改善我國垃圾焚燒的排放問題。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和云計算技術通過網絡物理系統,提供了垃圾管理自動化的可能性,這將改變垃圾管理的執行方式。
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行業發展展望與建議
序號 | 展望與建議 |
1 | 以更大的樣本量進一步訓練垃圾智能收運和儲存系統的算法模型,提高收集運輸的效率和庫內垃圾熱值預測準確性及時間分辨率,在垃圾智能分類領域由智能設備向服務型機器人發展,實現垃圾收運的智能化。 |
2 | 進一步研究開發火焰圖像的自動識別處理和聲波測溫等技術,特別是焚燒爐內的爐膛三維溫度場監測技術,實現溫度測量“點-線-面-體”的技術進步,并使其與垃圾池內垃圾熱值預測模型、焚燒狀態在線診斷預測系統聯動處理,實現垃圾焚燒廠檢測設備的智能化。 |
3 | 焚燒過程自動控制系統多數只通過計算機編程仿真進行理論驗證,并未進行實機測試,需要進一步試驗。 |
4 | 對于已在電廠中應用的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特別是基于指示物模型和軟測量的二英在線快速監測系統,應進一步提升在線設備的穩定性、準確性和實用性,可與長時采樣的離線檢測法互補,由離線檢測提供校正。 |
5 | 對于基于神經網絡等智能算法的智能焚燒控制裝備,其構建需要大量電廠運行工況數據,為提升其控制效果,一方面可對采集的工況數據進行初步篩選,選出真實合理的部分作為算法訓練數據;另一方面可引入其他優化算法如粒子群算法、遺傳算法等,進一步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 |
6 | 焚燒溫度、酸性氣體溫度和二英濃度等的預測模型可為預警系統構建提供依據,從而做出超前調控,優化焚燒效果和杜絕污染物超標?;诂F場歷史運行數據的預測模型的研發與訓練,是未來實現智慧焚燒的難點與熱點。 |
7 | 過去及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各子系統進行智能控制,未來研究需要進行系統化統合,以新興傳感、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算法技術為支撐,通過大數據分析及云計算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構建智能反饋和優化模型,開發智慧焚燒技術與裝備,建立源頭收集、運輸分類、焚燒發電和殘留凈化一體化全過程自動運行的無人化智慧焚燒發電系統,實現垃圾發電過程對配置設備及其參數的智能在線動態優化,完成全流程整合、平臺化管理和技術解決方案多元化。 |
8 | 由于智能化涉及多設備多系統以及交叉學科,建議各垃圾焚燒企業互相交流共同進步,實現信息和資源的流通,為相關標準和規范的建立提供支持。 |


2025-2031年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章,包含垃圾發電重點企業財務狀況,中國垃圾發電產業投資分析,2025-2031年中國垃圾發電產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