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垃圾處理基本概況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產生和排出數量也在快速增長。人們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時,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帶來的煩惱,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如何處理和利用越來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經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和建筑垃圾處理單位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建筑垃圾處理方法一般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建筑越來越多,這將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環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建筑垃圾引發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生產線主要處理環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建筑垃圾中的許多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如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漿、抹灰砂漿、打混凝土墊層等,還可以用于制作砌塊、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制品,這也是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徑。而且,各省市也相繼出臺推廣建筑垃圾再生磚、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補貼等相關政策,助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長遠看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是最佳的建筑垃圾處理途徑,建筑垃圾再生處理行業還有更大的商機等待挖掘。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規模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筑業保持快速發展,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實力不斷增強。2019年中國建筑業增加值70648.1億元,同比增長7.87%;2020年中國建筑業增加值72995.7億元,同比增長3.32%。
2011-2020年中國建筑業增加值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國民經濟穩定恢復,主要目標完成好于預期。2020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建筑業總產值26.4萬億元,同比增長6.28%。
2015-2020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供需規模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國,近年來,隨著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加上大量市政建設項目開工,產生了大量建筑渣土。按照2018年中國環聯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測算邏輯,每10000平米建筑施工面積平均產生550噸建筑垃圾,建筑施工面積對城市建筑垃圾產量的貢獻率為48%(近年來由于棚改帶來的拆遷導致其貢獻率下降至35%左右)。
2006-2020年中國建筑垃圾產生量(億平方米、億噸)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建筑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建筑垃圾資源化推進嚴重滯后,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已刻不容緩。為有效破解建筑渣土圍城的矛盾,國家將大力支持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中國環衛部門按照“源頭控制有力、運輸監管嚴密、處置規范有序、執法查處嚴厲”的總體思路,采取“源頭堵,途中管,終端疏,全程督”等措施,強化建筑渣土管理,收到了較好成效。
中國建筑垃圾處理相關政策及文件
時間 | 發布單位 | 政策名稱 | 基本規定 |
2018年 | 財政部稅務總局生態環境部 | 《關于環境保護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現就環境保護稅征收有關問題通知。納稅人委托監測機構對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量進行監測時,其當月同一個排放口排放的同一種污染物有多個監測數據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監測數據的平均值計算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應稅水污染物按照監測數據以流量為權的加權平均值計算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在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監測時限內當月無監測數據的,可以跨月沿用最近一次的監測數據計算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納入排污許可管理行業的納稅人,其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的監測計算方法按照排污許可管理要求執行。 |
2018年 | 住房城鄉建設部 | 《關于開展建筑垃圾試點工作的通知》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開展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工作的通知》(建城函[2018]65號),決定在北京市等35個城市(區)開展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工作。 |
2018年 | 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 | 《關于做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和整治工作的通知》 |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精神,做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和整治工作,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實施。 |
2020年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 |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為統領,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為關鍵,以深化企業主體作用為根本,以更好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為支撐,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企業自治良性互動,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源頭治理,形成工作合力,為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
2020年 |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中國海警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 《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 | 為穩定砂石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總體平穩、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將《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 |
2020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 |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 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于2020年4月29日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公眾健康,維護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
2020年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 | 為做好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促進綠色建造和建筑業轉型升級,5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指導督促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建立健全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機制,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管控,推動工程建設生產組織模式轉變,有效減少工程建設過程建筑垃圾產生和排放,不斷推進工程建設可持續發展和城鄉人居環境改善。 |
我國的建筑垃圾隨著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而與日俱增,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能夠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2020年5-7月,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處置項目數量逐月增長,8-12月呈波動狀態,至12月,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處置項目數量為26個。
2020年5-12月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處置中標項目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從投資金額來看,2020年5月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處置投資金額12.2億元,至12月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處置投資金額6.34億元,較5月減少5.86億元。
2020年5-12月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處置投資金額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我國資源的逐漸短缺,傳統建筑材料成本慢慢抬升;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經濟,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社會各界對環保要求的提高,消除建筑垃圾的不良影響,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與此同時,“低碳經濟,綠色世界”的主題也成為了時代的潮流。用戶對建筑垃圾處理產品的認識不斷提高,將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015-2020年中國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預計至2023年中國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行業市場規模705.7億元。
2015-2023年中國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行業市場規模走勢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建筑垃圾處理的問題、對策與建議分析
1、國內建筑垃圾處理現狀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建筑行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建筑垃圾產量日益增多。大量的建筑垃圾隨意堆放得不到及時處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也污染了生態環境。因此近幾年來建筑垃圾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建筑垃圾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雖然目前國內正在推進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研究,但是一些與之配套的政策規定、法律法規、管理模式、技術手段都需進一步改進完善。
國內建筑垃圾處理的問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建筑垃圾處理對策與建議
我國建筑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建筑垃圾資源化推進嚴重滯后,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已刻不容緩。我們國家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從建筑垃圾產生的源頭進行控制,不斷完善法律,明確加強相關方的責任,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同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還要求對建筑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倡導建筑垃圾的再次利用,提高建筑材料的循環使用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建筑垃圾處理對策與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1-2027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供需規模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供需規模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建筑垃圾處理產業的綜合成本分析,中國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典型企業經營情況分析,中國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工程需求和前景展望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