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關是指進出口貨物裝船出運前,向海關申報的手續。按照我國海關法的規定:凡是進出國境的貨物,必須經由設有海關的港口、車站、國際航空站,并由貨物所有人向海關申報,經過海關放行后,貨物才可提取或者裝船出口。
“進出境報關”是對外貿易活動十分重要的一環,在國際供應鏈管理中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報關行業始終以政策性為導向,勞動輸出作為輔助,專業技能作為支撐。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結構性變革,報關行業的邊界己經被打破,逐漸發展為具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和相對獨立成熟職業技能的專門職業,并開始逐步擴大外延向具有更多內涵的關務、合規等新的職業領域拓展。
報關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名稱 | 發布部門 | 主要內容 | 生效日期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 | 國務院 | 該法為了規范貨物進出口管理,維護貨物進出口秩序,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從事將貨物進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或者將貨物出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外的貿易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包括總則、貨物進口管理、貨物出口管理、國營貿易和指定經營、進出口監測和臨時措施、對外貿易促進、法律責任、附則。 | 2002年1月1日 |
《出入境檢驗檢疫代理報檢管理規定》 | 國家質檢總局 | 該規定對代理報檢單位的注冊、業務行為、監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規定。 | 2003年1月1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 國務院 | 該法明確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包括總則、進口商品的檢驗、出口商品的檢驗、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六個部分。 | 2005年12月1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商品歸類管理規定》 | 海關總署 | 該法為了規范進出口貨物的商品歸類,保證商品歸類結果的準確性和統一性。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商品歸類,以及海關依法審核確定商品歸類,適用本規定。 | 2007年5月1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單位注冊管理規定》 | 海關總署 | 該管理規定主要是規范對報關單位的注冊登記管理,確定報關企業應當具備的資格條件、需要的材料。 | 2014年3月13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 | 海關總署 | 建立了企業進出口信用管理制度,制定了企業管理原則和措施,根據企業信用狀況將企業認定為認證企業、一般信用企業和失信企業,按照誠信守法便利、失信違法懲戒原則,分別適用相應的管理措施。 | 2014年12月1日 |
《通關作業無紙化進出口報關單證檔案企業存儲管理標準》 | 海關總署 | 適用于通關作業無紙化模式下,經海關核準開展企業存單的企業,采用順勢留存、電子檔案保存、紙質檔案保存或電子檔案托管的方式,對已結關報關單證進行存儲管理的行為。 | 2015年1月 |
《關于取消報關企業和報關企業分支機構注冊登記有效期的公告》 | 海關總署 | 為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簡化辦事程序,海關總署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報關企業和報關企業分支機構注冊登記有效期。 | 2019年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報關行業市場經營管理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00年我國報關量尚不足2000萬票,而2016年已達到7350萬票,2020年我國報關單量約10150萬票。近幾年我國報關單量數據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4-2020年中國報關單量數據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我國報關量約10150萬票。按照每票報關價格為0.19萬計算,2020年,我國報關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928.5億元。
2014-2020年中國報關行業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中國海關企業進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統計,截至2021年2月,海關報關企業名錄共有20100家。近年來我國海關報關企業數量走勢如下圖所示:
2012-2020年中國海關報關企業數量走勢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企業進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以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發達地區為主,全國報關企業也主要分布在這些地區。根據中國海關企業進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2月我國報關企業分省市數量情況如下表所示:
2021年2月中國報關企業分省市數量情況(單位:家)
省份 | 數量 |
廣東 | 5090 |
山東 | 2094 |
上海 | 2040 |
遼寧 | 1339 |
浙江 | 1304 |
江蘇 | 1138 |
天津 | 1036 |
廣西 | 673 |
北京 | 581 |
福建 | 574 |
云南 | 570 |
內蒙古 | 527 |
新疆 | 507 |
湖北 | 337 |
河北 | 327 |
四川 | 278 |
黑龍江 | 261 |
陜西 | 198 |
河南 | 196 |
海南 | 193 |
吉林 | 158 |
安徽 | 143 |
重慶 | 141 |
湖南 | 110 |
江西 | 85 |
甘肅 | 45 |
西藏 | 43 |
山西 | 37 |
貴州 | 35 |
寧夏 | 30 |
青海 | 9 |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企業進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規模再創新高。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21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出口增長4.0%。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繼續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
2020年,我國一般貿易占比繼續提升。一般貿易進出口占貨物進出口總額的59.9%,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貿易格局更趨多元化,東盟躍升為我國最大貨物貿易伙伴,對東盟的進出口比重達14.7%,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2020年,我國利用外資表現亮眼。率先控制住疫情,及時推進復工復產,加之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外商直接投資加速流入我國,利用外資規模逆勢增長。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1.4%,利用外資含金量繼續提高。《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功簽署,中歐投資協定如期達成,高標準自貿網絡建設成效顯著。截止2021年1月底,我國已與26個經濟體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
2020年,我國共建“一帶一路”成效顯著。全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3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178億美元,增長18.3%。截至2021年1月底,累計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2020年,我國貨物進口額、貨物出口額分別為142231億元、179326億元。
2016-2020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2020年全年,上海關區進出口總額64604.64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進口總額27024.82億元,同比增長3.1%;出口總額37579.82億元,同比增長0.9%。
在上海市進出口總額方面,2020年為34828.47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進口總額21103.11億元,同比增長3.8%;出口總額13725.36億元,同比增長0.0%(同比增加4.45億元)。
2015-2020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走勢
資料來源:上海市統計局
隨著新冠疫情防治程度的進一步提高,未來我國報關單量整體將呈現出上漲的趨勢。預計2021年報關單量10754萬票;2027年報關單量15137萬票.
2011-2027年中國報關單量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報關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報關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報關企業轉型升級模式分析,中國報關行業重點企業經營分析,中國報關行業前景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