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量
魚膠即魚鰾(魚類用于調整下沉和上浮的器官,也叫魚泡,內有氣體)的干制品,富膠質,故名魚膠,也稱魚肚、花膠。魚膠與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參”之譽。
魚膠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高達84.2%,脂肪僅為0.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是人體補充、合成蛋白質的原料,且易于吸收和利用。
魚膠品種一般就是魚的品種,魚的稀缺價值決定膠的價值,2012-2017年中國魚類產量不斷增長,近3年來,產量則保持平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魚類海水產品產量為1060.5萬噸,魚類淡水產品產量為2686.4萬噸。
2012-2019年中國魚類產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魚膠由于其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已開始深入中國市場,并逐步頂替燕窩、魚翅、鮑魚等作為最貴重的食材走上餐桌,中國魚膠產量也隨之上升;2019年中國魚膠產量約為7423萬噸,較2018年的7387萬噸同比增長0.49%。預計2020年中國魚膠產量將達到7495萬噸。
2014-2019年中國魚膠產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進出口貿易
中國魚膠出口數量逐年下降,2019年首次中國魚膠進口數量超過出口數量;2019年中國魚膠出口數量為345噸,進口數量為1395噸。
2014-2019年中國魚膠進出口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注:魚膠進出口數據所使用的的海關編碼為35030090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魚膠產業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魚膠出口金額為701.3萬美元,進口金額為230萬美元;2019年中國魚膠出口金額為264萬美元,進口金額為117萬美元。
2014-2019年中國魚膠進出口金額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魚膠主要出口至美國、印度尼西亞及泰國等地;2019年中國魚膠共出口至美國76.5噸,出口金額為60萬美元;中國出口至印度尼西亞42噸魚膠,出口金額為9.3萬美元;中國出口至泰國40.2噸魚膠,出口金額為12.2萬美元。
2019年中國魚膠主要出口地區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魚膠1368.2噸,占總進口量的98%,進口金額為75.3萬美元;中國從日本進口魚膠15.3噸,進口金額為29.1萬美元。
2019年中國魚膠主要進口地區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上海共進口魚膠1384.0噸,進口金額為104.8萬美元;廣東共進口魚膠5.4噸,進口金額為1.7萬美元;江蘇共進口魚膠0.1噸,進口金額為0.3萬美元。
2019年中國各地區魚膠進口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安徽魚膠出口量居全國首位,出口量為105.1噸,出口金額為52.5萬美元;江蘇魚膠出口量為57.3噸,出口金額為99.4萬美元;上海魚膠出口量為42.0噸;出口金額為9.3萬美元。
2019年中國各地區魚膠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魚膠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魚膠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魚膠投資建議,中國魚膠未來發展預測及投資前景分析,對中國魚膠投資的建議及觀點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