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地熱發電是利用地下熱水和蒸汽為動力源的一種新型發電技術。其基本原理與火力發電類似,也是根據能量轉換原理,首先把地熱能轉換為機械能,再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地熱發電實際上就是把地下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后再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能量轉變過程或稱為地熱發電。
中國地熱能源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地熱資源多為低溫地熱,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華北、松遼和蘇北。有利于發電的高溫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滇、藏、川西和臺灣。
地熱發電主要方法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地熱發電現狀分析
在各種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中,地熱能顯得較為低調,人們更多地關注來自太空的太陽能量,卻忽略了地球本身賦予人類的豐富資源,地熱能將有可能成為未來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中國地熱發電量為25.75兆瓦。
2014-2019年中國地熱發電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當今能源面臨雙重挑戰,即既要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同時也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空氣質量和水污染等其他問題也有待解決。突破這一困境有效的途徑是能源轉型,即高效地利用能源進而減少能源總量的消費,同時也要向低碳、零碳甚至負碳能源過渡。能源轉型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核能,也包括在發電領域用天然氣替代煤炭。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地熱發電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2019年全球地熱發電裝機量排名來看,中國地熱發電裝機量為45兆瓦,排全球第十名。
2019年中國地熱發電裝機量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地熱能發電是將地熱能轉變為機械能,后轉變為電能的過程。目前建成投產的地熱能發電項目多采用閃蒸發電技術、有機朗肯循環技術。2019年全球地熱發電占比中,中國地熱發電占比0.3%。
2019年中國占全球地熱發電發展占比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三、中國地熱發電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析
由于規模化不夠,地熱發電往往投資較大。而且,受勘探及鉆井工程要求所限,地熱發電站往往需要較長的建設期,項目投資回收期往往需要數年。因此,除提高鉆探技術外,地熱發電系統地上機組的優化,即提高地熱發電系統的熱力學完善度和優化發電系統循環結構和運行參數,對推動地熱發電系統的規模化應用具有關鍵作用,降低地熱發電系統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也是研究的熱點
2020年中國地熱發電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3-2029年中國地熱發電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3-2029年中國地熱發電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三章,包含地熱發電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地熱發電行業投資環境分析,地熱發電行業投資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