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是在建筑材料的生產,房屋的建筑、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在滿足同等需要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建筑節能主要可分為建筑本身節能、建筑設備節能和行為節能三類。
1、建筑節能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建筑節能產業的上游建筑裝備制造、節能產品、節能技術研發企業為主,所面對的是經銷商、工程實施單位和服務提供商;建筑節能中游為建筑承包商、施工、設計、咨詢、第三方服務機構等;下游是公共建筑、商業建筑和住宅建筑等領域。
建筑節能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建筑能耗情況
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場,而新建筑中大部分仍為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占比不斷上升。當下,我國經濟社會正向低碳經濟、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數據顯示,建筑能耗由2012年的7.40億噸標準煤增長至2019年的10.6億噸標準煤,其能耗占比由2012年的18.40%增加到2019年的21.81%。
2012-2019年中國能源消耗與建筑能源消耗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智研咨詢整理
3、建筑節能相關政策
隨著建筑能耗的不斷增加,建筑節能對我國能源總消耗量的減少具有重要影響,建筑保溫已成為減少能耗的重要領域之一。近年來,全國和各地方政府十分重視建筑節能,相關部門、機構紛紛制定了相應的建筑節能政策和標準,加大建筑保溫、節能技術領域的研發力度。
建筑節能行業相關政策
日期 | 發布單位 | 政策 | 重點內容 |
2016年2 月 | 中共中央國務院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 | 推廣建筑節能技術。提高建筑節能標準,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 |
2017年3月 | 住建部 |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 | 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比重超過50%,綠色建材應用比重超過4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5億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1億平方米,全國城鎮既有居住建筑中節能建筑所占比例超過60%。城鎮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建筑常規能源消耗比重超過6%。經濟發達地區及重點發展區域農村建筑節能取得突破,采用節能措施比例超過10%。 |
2018年12月 | 住建部 | 《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批準《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26-2018,自2019年8月1日起實施。原《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2010)同時廢止。 |
2019年1月 | 住建部 |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征求意見稿) | 征求意見稿分為總則、基本規定、新建建筑節能設計、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診斷設計與評估、可再生能源應用系統設計、施工調試及驗收、運行管理共7個章節和4個附錄。提出了新建居住建筑的供暖和空調平均能耗水平應在2016年現行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降低30%,新建公共建筑的供暖、通風、空調和照明平均能耗水平應在2016年現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降低20%的節能目標,并給出了不同氣候區建筑設計平均能耗指標水平。對既有建筑,提出了實施節能改造的判定條件。 |
2019年5月 | 住建部 |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批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0411-2019,自2019年12月1日起實施。原《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同時廢止。 |
2020年2月 | 成都市住建局 | 《成都市建筑節能管理規定》 | 鼓勵開展建筑節能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大力推廣應用節能技術、產品、設備,重點發展綠色低碳的建筑節能技術與產品。 區(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既有建筑的建設年代、結構形式、用能系統等組織調查統計和分析,制定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明確節能改造的目標、范圍和要求,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老舊建筑改造等城市更新工程應當結合實際,采取適當節能措施同步實施建筑節能改造,建設單位應當明確節能改造措施、保障費用。同時,鼓勵社會資金投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推廣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
2020年7月 |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標準明確,居住建筑節能率由75%提升至80%以上,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經計算證明,建筑物的主體朝向,如果由南北向改為東西向,耗熱量指標約增大5%,因此南北向是建筑物最有利的朝向。為此,標準提出,北京市居住建筑在設計時,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外墻和外窗的傳熱耗熱量占外圍護結構耗熱量的比例很大,外墻面越多耗熱量越大。如果一個房間有3面外墻,其散熱面過多、能耗過大,對建筑節能極為不利。針對這一現狀,標準提出,居住建筑在設計時,不宜設計有3面外墻的房間。 電梯能耗是在設置電梯的居住建筑能耗的主要組成部分。標準提出,居住建筑應選用節能電梯。 |
4、建筑節能行業產值
近年來,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建筑節能行業規模快速增長。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市場需求潛力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建筑節能行業產值規模為413億元,到2019年我國建筑節能行業產值規模增長至1922億元。
2011-2019年我國建筑節能行業產值規模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5、節能服務業投資情況
隨著我國節能服務業的迅速發展,節能服務業合同能源管理(EMC)項目投資也增長。2011-2018年,EMC投資規模維持增長趨勢,但投資增速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合同能源管理投資為1171億元,2019年降為1141億元。
2011-2019年節能服務業合同能源管理(EMC)項目投資
資料來源:EMCA、智研咨詢整理
6、建筑節能材料產值
在2010年之前,經過的多年的技術積累與產品示范應用推廣,我國建筑節能材料行業的發展已經出具規模,產品體系較為完善,但由于價格相對較高,且相對于傳統建筑多出了多到施工工序,增加了成本。因此行業增長總體緩慢,主要應用于公共建筑與高端的商用建筑。
2010年7月13日,住建部以問責制形式將公共建筑節能納入“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再次體現了建筑節能的重要性。“十二五”與“十三五”時間,住建部、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等多個部門出臺了眾多支持和鼓勵政策推動建筑物節能水平的提升,加速了建筑節能材料應用和普及,行業發展進入高速成長期。建筑節能材料也成為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改善居住條件與水平重要支撐,行業規模高速擴大,截止到2019年我國建筑節能材料產值規模達到了1237.4億元。
2014-2019年我國建筑節能材料產值規模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0-2024年建筑節能產品發展分析,建筑節能行業重點企業財務狀況分析,建筑節能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