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遮陽政策概況
建筑遮陽是為了避免陽光直射室內,防止建筑物的外圍護結構被陽光過分加熱,從而防止局部過熱和眩光的產生,以及保護室內各種物品而采取的一種必要的措施。它的合理設計是改善夏季室內熱舒適狀況和降低建筑物能耗的重要因素。
建筑遮陽設計作用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我國先后頒布及實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以支持與鼓勵建筑遮陽行業的發展。2019年10月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節能建筑、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技術、產品的研發與推廣”。
功能性建筑遮陽行業相關政策概況
發布時間 | 發布單位 | 政策 | 主要內容 |
2019.10 | 發改委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 鼓勵“節能建筑、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技術、產品的研發與推廣”(二十一、建筑之8),鼓勵“節能、節水、節材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開發、應用及設備制造”(四十三、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之22)。 |
2018.10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18年修正)》 | 國家鼓勵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籌節能建筑材料和節能設備,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 |
2017.5 | 住房城鄉建設部 | 《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統一標準》 | 夏熱冬暖、夏熱冬冷、溫和地區的工業建筑宜采取遮陽措施。建筑物外遮陽裝置應兼顧通風及冬季日照。 |
2017.4 | 住房城鄉建設部 | 《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 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 |
2017.2 | 住建部 |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 | 到2020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5億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1億平方米,全國城鎮既有居住建筑中節能建筑所占比例超過60%。城鎮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建筑常規能源消耗比重超過6%。經濟發達地區及重點發展區域農村建筑節能取得突破,采用節能措施比例超過10%。 |
2017.1 | 國家發改委 |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 | 抗菌抑菌纖維材料,抗靜電紡織材料,阻燃纖維材料,抗熔滴纖維材料,相變儲能纖維材料,導電纖維材料,抗輻射紡織材料,抗紫外線功能纖維材料,耐化學品纖維材料,輕量化纖維材料,土工纖維材料,醫衛纖維材料,環保濾布材料,防刺防割布料等。 |
2016.12 | 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 | 《“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 鼓勵開發保溫、隔熱及防火性能良好、施工便利、使用壽命長的外墻保溫材料、低輻射鍍膜瑣璃、斷橋隔熱門窗、遮陽系統等,開發推廣結構與保溫裝飾一體化外墻板,引導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等建材的應用。支持發展環境友好型建筑涂料和膠黏劑,推廣應用高分子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和熱反射膜。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功能性遮陽產品產量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建筑遮陽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遮陽技術是一項古老的被動式節能技術。工業革命之前,遮陽系統多與建筑融為一體,例如傳統建筑中的挑檐、花格窗以及柱廊等這些兼具多重功能的建筑元素不僅滿足了遮陽的要求,還創造了獨特的視覺效果。2019年中國功能性建筑遮陽產品產量為7.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8.6%。
2017-2019年中國功能性建筑遮陽產品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建筑遮陽材料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在住建部、建筑遮陽材料協會以及協會會員單位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制定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隨著建筑遮陽行業標準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遮陽行業的產品質量和發展方向將進一步得到規范,從而推動建筑遮陽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助力我國建筑遮陽行業健康發展。2019年中國功能性建筑遮陽產品銷售額為193億元,同比增長9%。
2016-2019年中國功能性建筑遮陽產品銷售額及增速
資料來源:建筑遮陽材料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建筑遮陽行業發展問題及趨勢分析
國內建筑遮陽企業創新能力薄弱、研發投入不足、高級技術人才匱乏,導致產品附加值低、更新換代緩慢,與國外大型品牌商仍存在較大差距。
功能性建筑遮陽行業發展問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功能性建筑遮陽產品符合國家節能降耗的要求,成為政府大力推廣的建筑節能改造手段,政策推動給遮陽產品帶來了巨大的需求。
建筑遮陽行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建筑遮陽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產業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建筑遮陽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產業前景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建筑遮陽行業產業鏈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國建筑遮陽代表性企業案例研究,中國建筑遮陽行業市場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