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面向世界的窗口,其軌道交通的發展十分迅猛。但與此同時,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也,集結優質的資源和豐富的就業機會吸引大量人才涌入,城市人口增長引發了大量的交通需求。
2016-2019年北京市生產總值統計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9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3.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65萬人,常住外來人口745.6萬人。
2016-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統計
資料來源:北京市統計局
北京地鐵(Beijing Subway)是服務于中國北京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也是國際地鐵聯盟(CoMET)的17個成員之一,其第一條線路于1971年1月15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北京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北京地鐵市場運營模式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為771.8公里。
2017-2019年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北京的高城市化水平帶來了大量的外來人口的涌入,人口高度密集集中,這些因素促進北京軌道交通的發展。軌道交通出行成本低、安全性較高等軌道與公交車等普通交通工具不可比擬的優勢,使得人們在出行時對軌道交通的選擇明顯増強等綜合因素促使市民對軌道交通的選擇趨勢變強。2019年北京市軌道交通客運量達39.62億人次。
2017-2019年北京市軌道交通客運量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隨著北京市的不斷快速發展,傳統的地面交通已經無法滿足北京市市民的出行需求,地鐵作為北京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不僅為北京市市民提供了舒適、便捷、高效、安全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還給北京市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2019年北京市其地鐵里程637.6公里,地鐵客運量39.4億人次。
2015-2019年北京地鐵運營里程
資料來源: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15-2019年北京地鐵客運量
資料來源: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北京軌道交通具有建設規模大、技術要求高、項目投資大及建設周期長的特點。涉及現代土木工程、機電設備工程的許多高新技術領域,單線建設周期要4~5年,線網建設一般要30~50年。巨額的前期投入往往給北京市政府及交通管理部門帶來過大的財政負擔。截至2019年12月,北京在建地鐵線路15條,在建地鐵線路長度337公里。
2015-2019年北京在建地鐵線路長度
資料來源: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北京地鐵發展幾十年以來,對地鐵文化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視,打造地鐵文化刻不容緩。 地鐵文化的建設與地鐵的發展休戚相關,北京地鐵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打造地鐵文化、推動地鐵發展。
第一,在換乘站或大站建設商鋪出租、設立自動售貨機,這樣不僅能成為北京地鐵文化的一個新亮點,還能帶來不菲的經濟收益。
第二,投放創意廣告,使地鐵內更加具有特色。地鐵廣告帶來的商機不言而喻,眾多商家投放的廣告也是琳瑯滿目,燈箱廣告、電視廣告層出不窮。因此,北京地鐵應擴大廣告的投放量,創新隧道廣告和車廂廣告,還可以加入公益廣告,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