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是從植物黃花蒿莖葉中提取的有過氧基團的倍半萜內酯藥物。其對鼠瘧原蟲紅內期超微結構的影響,主要是瘧原蟲膜系結構的改變,該藥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線粒體,內質網,此外對核內染色質也有一定的影響。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擾表膜線粒體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從而阻斷了營養攝取的最早階段,使瘧原蟲較快出現氨基酸饑餓,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斷排出蟲體外,使瘧原蟲損失大量胞漿而死亡。體外培養的惡性瘧原蟲對氚標記的異亮氨酸的攝入情況也顯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蟲蛋白合成。
青蒿素基本信息
信息 | 內容 |
外文名稱 | Artemisinin |
性狀 | 無色針狀晶體,味苦 |
是否處方藥 | 處方藥 |
分子式 | C15H22O5 |
是否納入醫保 | 納入 |
別名 | 黃花蒿素、黃花素、黃蒿素 |
藥品名稱 | 青蒿素 |
運動員慎用 | 慎用 |
主要適用癥 | 瘧疾、紅斑狼瘡 |
分子量 | 282.33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青嵩素的獲取方法主要有生物合成、化學合成、植物組織培養和天然產物提取等,其中從天然產物即黃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一種高效簡便的青蒿素制備方法,也是最為主要的方法。而且我國擁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從黃花蒿中提取青嵩素的方法主要是以萃取原理為基礎,傳統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索氏提取法、微波輔助提取法、回流提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等。而這些工藝存在提取率不高、步驟繁雜、溶劑損耗高、產品中溶劑殘留多等問題,不能實現綠色清潔生產。
青嵩素生產工藝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青蒿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咨詢報告》顯示,我國是青蒿素的原研國和生產國,2012年我國青蒿素產量為215噸,2011年以來青蒿素價格大幅下滑極大壓縮了提取企業的利潤空間,行業生產積極性受挫,行業產量呈現出下滑態勢,2016年以來我國青蒿素產量逐年上升,2019年產量增長至213噸。
2012-2019年中國青蒿素產量需求量統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總的來看,目前我國青蒿素仍主要以出口為主,受全球需求影響,行業產量存在一定的波動性,需求量則總體穩定增長。需求量的穩定增長一方面是由于國內青蒿素適用癥有所拓寬,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國內青蒿素制劑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強,尤其是私人市場,公立市場的份額也有一定的提升。
2012-2019年間我國青蒿素行業有效產能維持在240-250噸之間,2018年我國青蒿素行業產能利用率為83.6%,2019年我國青蒿素行業產能利用率為85.2%。
2012-2019年中國青蒿素行業產能利用率統計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2-2016年度間,全球瘧疾病例數、發病率呈下降趨勢,而青蒿素原料市場需求趨于穩定,青蒿素原料價格逐年下降。而2016年之后,隨著非洲博茨瓦納等地瘧疾疫情進一步擴大,抗瘧疾藥物需求量上升,青蒿素價格也隨之被推升。
2012-2019年中國青蒿素市場均價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生產國,但產品主要用于出口,國內制劑生產需求相對較少,同時生產的青蒿素制劑也主要用于出口。青蒿素產品應用相對集中,主要用于生產瘧疾類藥物。
由于全球的需求量在2012-2015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國內價格持續走低,行業市場規模下降明顯,2015開始逐步回升。2019年我國青蒿素市場需求達到了67噸,市場規模提升至8844萬元。
2012-2019年中國青蒿素行業銷售收入及市場規模統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在青蒿素原料藥方面,由于我國的青蒿在資源上具有獨有優勢,因此青蒿素的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國內。據不完全統計,在產業發展高峰期,國內有接近100家生產企業進入青蒿素生產行業,2011年以來隨著產業價格的回落,大量中小企業退出市場。目前產能規模較大的企業有廣西仙草堂制藥、昆藥集團、湖南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
我國青蒿素原料藥獲證企業
產品名 | 生產商 | 批準文號 |
青蒿素 | 湘西華方制藥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055787 |
青蒿素 | 楚雄云植藥業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53020175 |
青蒿素 | 昆藥集團重慶武陵山制藥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19994073 |
青蒿素 | 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10910008 |
青蒿素 | 成都市潤德藥業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074187 |
青蒿素 | 成都華高藥業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064185 |
青蒿素 | 廣州白云山漢方現代藥業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057468 |
青蒿素 | 四川同人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083148 |
青蒿素 | 四川協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113355 |
雙氫青蒿素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067744 |
雙氫青蒿素 | 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123182 |
雙氫青蒿素 | 昆藥集團重慶武陵山制藥有限公司 | 國藥準字H20056088 |
資料來源: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智研咨詢整理
青蒿素原料藥行業的行業集中度是在不斷上升的,這一特征在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的特色原料藥市場比較常見。由于特色原料藥是為特定藥品生產的原料藥,且其消耗量相對大宗原料藥而言較小,造成容納企業數量有限,一般在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后,會形成寡頭競爭的行業格局。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藥物是近年來全球瘧疾控制工作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保護這些藥物治療瘧疾的有效性是一項全球衛生重點。近幾年青蒿素(部分)耐藥性顯著增強,但總的來說,一線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藥物在所有瘧疾流行環境下仍然有效,預計未來需求仍將穩定。
同時對青蒿素的研究使得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其他適用癥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漸增加,抗腫瘤效果得到驗證,未來有望成為新型的天然抗腫瘤藥物。


2025-2031年中國青蒿素行業投資潛力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青蒿素行業投資潛力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共十四章,包含青蒿素國內重點生產廠家分析,青蒿素產品競爭力優勢分析,觀點與結論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