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并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并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于紀錄片的創作。
紀錄片類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社會的變革發展,中國紀錄片產業總體向好的發展態勢。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扶持,互聯網介入,紀錄片出現新紀錄片形式,拓寬了紀錄片發展空間。
中國紀錄片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紀錄片現狀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盈利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紀錄片發展勢頭旺盛,貢獻了整個紀錄片行業的核心增量。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值為66.6億元,同比增長3.3%。
2014-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值及增速
資料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以網絡視頻平臺為中堅力量的新媒體紀錄片產業,在不斷突破紀錄片類型邊界,探索多元內容的同時,不斷完善紀錄片產業鏈,拓展各品類紀錄片的潛在商業價值。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50.36億元,同比增長9.5%。
2014-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及增速
資料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互聯網是紀錄片行業的新興動能要素,將在紀錄片產業化建設、建構“公眾時代”的
紀錄片用戶關系方面發揮關鍵性作用。
2019年中國新媒體生產紀錄片投入規模為13億元,同比增長17.8%;電視臺紀錄片投入規模為23.13億元,同比增長5%;民營公司紀錄片投入規模為8.69億元,同比增長8.1%。
2015-2019年中國記錄片不同生產方生產投入規模
資料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2019年電視臺紀錄片投資生產投入占紀錄片投入規模的45.93%;各級政府機構紀錄片投資生產投入占紀錄片投入規模的11%;民營公司紀錄片投資生產投入占紀錄片投入規模的17.26%;新媒體紀錄片投資生產投入占紀錄片投入規模的25.81%。
2015-2019年中國記錄片生產投入占比
資料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紀錄片這種用相對靜態的方式傳達思想的傳播形式,在影視作品中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神貴族。紀錄片因真實客觀地展現社會的發展變遷,而具有旁觀歷史的價值。
2019年中國紀錄片電影票房為1.49億元,同比下降72.1%,為2016年以來的低點。2019年中國產紀錄片數量為47部,比2018年減少10部。
2014-2019年中國紀錄電影票房及數量走勢
資料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2019年國產記錄電影票房為5319萬元,同比下降89.9%;國產紀錄片電影數量為19部,比2018年增加4部,同比增長26.7%。
2014-2019年國產紀錄電影票房及數量走勢
資料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2019年進口紀錄片電影票房為9584萬元, 比2018年增加8762.5億元;進口紀錄片數量為5部,比2018年增加3部。
2014-2019年進口紀錄電影票房及數量走勢
資料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三、中國紀錄片產業問題與對策分析
相比于國外紀錄片成熟的紀錄片運作,國內紀錄片在流程控制、成本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相對薄弱,在商品化、市場化、資本化、品牌化方面仍需大力發展。
紀錄片產業問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驅動力量,同時也是整個紀錄片行業的基礎配置,更是一種引領變革的思想意識形態。中國紀錄片的“網生時代”到來,從本體創新到產業變革,乃至在互聯網驅動下的公眾化過程中多元功能釋放,紀錄片行業正在經歷著互聯網驅動下的根本性重構。
互聯網是一個擁抱年輕群體的平臺,基于互聯網生產、生長的紀錄片進一步推動了受眾年輕化和公眾化,促進了“公眾時代”的紀錄片用戶關系再建構。紀錄片也成為這些年輕人認知世界的一個重要渠道,這對于構建新時代的網絡文化生態,提高整個社會的人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紀錄片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紀錄片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紀錄片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共八章,包含中國紀錄片產業不同投資主體分析,中國不同投資主體紀錄片重點案例分析,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