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續余額
中國對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定義最早出現在2005年9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該辦法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定義為:“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而2018年9月銀保監會頒布的“理財新規”對理財業務的定義是:“商業銀行接受投資者委托,按照與投資者事先約定的投資策略、風險承擔和收益分配方式,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針對金融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種樣式的理財業務,在提高客戶數量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了老客戶的黏性,對于理財業務的界定,監管層進行了適時修訂,反映出隨著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對相應業務的細化管理與規范化管理,而穿透式監管更體現了監管層對投資者的保護。
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壯大,在服務實體經濟、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推動銀行業務轉型發展、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2016年中國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呈不斷上升走勢,隨后保持平穩;2019年中國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23.4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增長6.17%。
2014-2019年中國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萬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中,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國有大型銀行居主導地位,2019年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9.72萬億元,國有大型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8.53萬億元。
2019年中國各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41.50%,國有大型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36.46%,城市商業銀行及農村中小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比重分別為17.20%、4.36%。
2019年中國各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二、募集資金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非保本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118.1萬億元,2019年中國非保本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111.58萬億元,較2018年減少6.52萬億元。
2018-2019年中國非保本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非保本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111.58萬億元。其中,開放式產品全年累計募集資金97.65萬億元,占非保本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的87.51%;封閉式產品全年累計募集資金13.93萬億元,占非保本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的12.49%。
2015-2019年中國開放式理財產品及封閉式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資管新規”“理財新規”規定,根據募集形式的不同,將理財產品分為公募理財產品和私募理財產品,2019年中國公募理財累計募集資金為109.73萬億元,存續余額為22.33萬億元;2019年私募理財累計募集資金為1.86萬億元,存續余額為1.07萬億元。
2019年公募理財及私募理財產品存續余額及累計募集資金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銀行理財以公募產品為主,2019年公募理財總募集金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總募集金額的98.34%,公募理財存續余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95.43%;
2019年公募理財及私募理財產品占非保本理財產品比重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發展方向
在當前時代下,商業銀行所推行的理財產品受到了廣大人群的親睞,但是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這就需要培養高素質專業的理財人員、加強監管力度、利用金額科技創新理財產品,從而促進理財產品可以在當前時代下得到良好的發展。
銀行理財行業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行業發行主體個案分析,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行業調查與設計分析,中國重點區域銀行理財產品行業投資潛力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