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規模
共享經濟是指將獲取到一定程度的報酬作為主要的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進行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用它強大的滲透力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著人們的思維習慣,同時政府部門也在不斷推進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背景下,共享經濟在中國得以迅速發展。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到3.28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0.44萬億元,同比增長11.58%。
2015-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共享經濟開始成為當代經濟社會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其在生活服務、生產能力、交通出行和知識技能等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整合分散資源的基礎上實現了現有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
從共享經濟市場結構來看,生產能力共享領域成為新的增長點,而生活服務和交通出行領域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19年生活服務領域發展規模位列首位,規模達17300億元;其次為生產能力領域,發展規模為9205億元;知識技能領域排名第三,發展規模為3063億元。
2018-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各領域發展規模(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生活服務領域發展規模占共享經濟市場總規模的52.70%,生產能力領域發展規模占共享經濟市場總規模的28.04%,知識技能領域發展規模占共享經濟市場總規模的9.33%。
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結構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二、融資情況
2017-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融資規模逐年下降,2017年共享經濟融資規模為2016-2019年峰值,融資規模為1940億元;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融資規模僅為714億元,較2018年減少776億元。
2016-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融資規模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從共享經濟融資規模結構來看,知識技能、生活服務、交通出行三個領域位居前三,融資規模分別為314億元、221.5億元、78.7億元。
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各領域直接融資規模(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知識技能領域融資規模占共享經濟總融資規模的43.98%,生活服務領域融資規模占共享經濟總融資規模的31.02%,交通出行領域融資規模占共享經濟總融資規模的11.02%。
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各領域市場融資結構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共享經濟成為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新動能的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其通過產生大量的彈性就業需求,吸收大量兼職人員從事共享的相關行業,對于增加從業者收入,穩定社會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5-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員工數量整體呈上升走勢,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員工數量為598萬人,2019年人數達到623萬人,較2018年增加了25萬人。
2015-2019年中國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員工數量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三、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
中國的共享經濟看似發展良好,但是由于共享行業的迅猛發展,加上沒有相關法律制度的約束,因此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存在問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共享經濟隨著時代的發展應運而生,深入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它在給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企業與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民眾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而且政府也需要完善法律法規的空白,對這一新領域進行監管,以促進共享經濟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
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八章,包含共享經濟各細分業態典型案例分析,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中國共享經濟投資風險及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