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鄭州市大力實施制造業“六新”,積極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產業能級持續躍升,形成了“全、大、快”的產業優勢。鄭州市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智能網聯客車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氣體傳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生產基地。鄭州市的產業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食品、鋁及鋁精深加工6個主導產業集群。2024年,鄭州市規上工業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其中,汽車及裝備制造業、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8.2%、13.3%、9.2%。
上市企業:宇通客車(600066)、眾智科技(301361)、宇通重工(600817)、光力科技(300480)、漢威科技(300007)、四方達(300179)
相關企業: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鄭州聯創電子有限公司、紫光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富泰華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河南奇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鄭州興飛科技有限公司、鄭州迅邁通訊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市世基實業有限公司、河南凱利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首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樂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鄭州神陽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河南省創酷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河南省金昌威電子有限公司、鄭州精益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鄭州翼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鄭州飛龍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鄭州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鄭州東昇車汽零部有件限公司、鄭州金瑜隆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鄭州豫興汽配有限公司、鄭州興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延鋒(鄭州)汽車座椅有限公司、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柯力傳感科技有限公司、鄭州煒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安電子探測技術有限公司
一、鄭州市宏觀經濟分析
鄭州是河南省會,是國家明確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區域核心增長極。轄6區5市1縣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均為國家級)和鄭東新區4個功能區。全市總面積7567.22平方公里。鄭州經濟增長出色,在河南全省經濟發展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2024年鄭州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532.1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483.1億元,同比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為8857.8億元,同比增長4.3%。
鄭州市創新產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規模不斷壯大。2024年,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新產業培育加速推進。規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同比增長13.7%、10.4%、10.1%。
鄭州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不斷加大研發經費投入,開展原始創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2023年,鄭州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369.8億元,全省占比超過30%,強度達到2.7%,連續3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基礎研究占比6.5%,應用研究占比12.4%,實驗發展占比81.1%。
二、鄭州市產業結構分析
2024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公布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的通知。鄭州實現零的突破——鄭南商許超硬材料集群成功入選。此外,鄭州市還擁有鞏義市高精鋁制造產業集群、中牟縣新能源專用車制造產業集群兩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鄭州市信息服務業產業集群、鄭州市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集群兩個國家級戰略新興產業集群。
鄭州市的產業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食品、鋁及鋁精深加工6個主導產業集群。2024年,鄭州市規上工業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其中,汽車及裝備制造業、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8.2%、13.3%、9.2%。
從空間布局來看,裝備制造、鋁精深加工、新材料等高耗能重工業多集中分布于鄭州市偏西部區縣;食品制造、服裝家居等輕工業集中分布于鄭州市中部區縣;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在鄭州市東部區縣布局較多;電子信息產業主要依托鄭州市內航空港區、高新區、經開區、鄭東新區這四個功能區,形成數據中心集群,并計劃將其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據中心產業基地。
三、鄭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分析
電子信息產業是鄭州市的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支撐產業,也是重點打造的“一號產業”。 2022年6月鄭州市出臺的《關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力爭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100家,形成8000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目前,鄭州市已發展形成以智能手機、計算終端為核心,智能傳感器、網絡(信息)安全、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為優勢,5G及北斗、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為戰略的產業體系。2024年,鄭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同比增長9.2%,規模突破8000億元,進一步凸顯出鄭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強勁勢頭。2024年鄭州航空港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產值5180.8億元,增長5.6%。
多年來,鄭州高度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在一系列措施推動下,已初步形成“三基地”(以鄭州航空港區為主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以鄭州高新區為主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以金水區為主的網絡安全產業基地)、“多園區”的產業集群發展新格局,在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5G、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具有優勢。
經過多年的延鏈、強鏈、補鏈,鄭州市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條,培育了一大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聚了富士康、超聚變、漢威科技等600多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高地。
四、鄭州市汽車產業分析
1969年12月,鄭州市第一家汽車生產企業“鄭州汽車制造廠”竣工投產,并生產出全省第一輛汽車——鄭州牌130汽車,由此拉開了鄭州汽車產業發展的序幕。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先后在鄭州新建、擴建了鄭州車輛廠、鄭州輕型汽車制造廠、鄭州客車廠、鄭州輪胎機械廠、鄭州工程機械廠等一批以重工業為主的大中型骨干企業,形成了鄭州汽車工業的基本框架。1993年3月,鄭州的汽車制造業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鄭州輕型汽車制造廠利用部分國有資產,與日本、泰國有關各方共同組建了中外合資企業——鄭州日產,這也是日產公司在國內的第一家合資公司。進入新世紀以來,鄭州的汽車工業開始加速,特別是2004~2013年,鄭州市整車產量保持年均25%的增長速度,呈現出蓬勃發展、蓄勢騰飛的姿態。近年來,鄭州市汽車產業仍保持穩步發展態勢。
汽車產業作為鄭州市確定的戰略支撐產業之一,在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汽車產業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中堅力量。2022年6月鄭州市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能超過100萬輛,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近年來,鄭州瞄準“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目標,奮力向前。2022年,鄭州新能源汽車產量6.98萬輛。2023年鄭州市憑借31.6萬輛的成績,首次躋身新能源汽車產量TOP10城市。2024年,全市下線新能源汽車62.6萬輛,同比增長98%,由此帶動全市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萬輛大關。
近年來,鄭州市轎車、SUV、新能源汽車生產實現從無到有,轎車自2010年開始生產,SUV自2012年開始生產,新能源汽車自2015年開始生產。目前,鄭州市已形成客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三大整車生產格局,涵蓋了客車、皮卡、SUV、MPV、轎車、輕卡、中重卡車等系列化的產品體系,主要布局在經開區、航空港區、中牟縣、管城回族區、滎陽市和登封市。
當前鄭州市擁有比亞迪乘用車、宇通客車、東風日產鄭州工廠、鄭州日產、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海馬汽車、少林客車等7家整車企業;擁有宇通重工、鄭州紅宇、鄭州宏達、佛光發電等專用車企業十余家;擁有精益達、比克電池、泰新座椅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150余家。
五、鄭州市新質生產力發展總結
目前,鄭州正處于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面邁上高質量發展軌道的沖刺決勝期,處于培育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傳統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的攻堅突破期。近年來,鄭州市大力實施制造業“六新”,積極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產業能級持續躍升,形成了“全、大、快”的產業優勢。鄭州市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智能網聯客車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氣體傳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生產基地。未來鄭州市將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繼續推動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等產業等產業搶灘高精尖技術,提升高能級群鏈,促進規模化倍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