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相對于2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在測量速度、精度,抗干擾能力及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夠有效彌補2D技術在高度、厚度、體積、平面度等三維測量條件上的不足。盡管2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目前仍占據主流市場,但近年來,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5-2023年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為53.96%,2024年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52億元。盡管我國3D工業相機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其在工業領域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下游技術的不斷成熟,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將對現有生產模式、供應模式、商業模式加以補充和革新,實現規模化應用。同時,在供給端和應用端的雙重驅動下,預計未來幾年我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需求將保持高增長態勢,為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上市企業:歐菲光(002456)、海康威視(002415)、凌云光(688400)、東華測試(300354)、中航機載(600372)、韋爾股份(603501)、敏芯股份(688286)、漢威科技(300007)、歌爾股份(002241)、士蘭微(600460)等。
相關企業:東莞市盟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安華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邁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華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小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市場規模、傳感器、工業相機、產量
一、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概述
普通攝像頭都是2D平面成像的,丟失了物理世界中的第三維信息(尺寸和距離等幾何數據),計算機只能實現影像記錄和平面圖像特征識別,分析算法難度極大,目前能夠實現的智能分析功能十分有限。3D成像能夠識別視野內空間每個點位的三維坐標信息,從而使得計算機得到空間的3D數據并能夠復原完整的三維世界并實現各種智能的三維定位。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是一種使用光學原理和圖像處理算法,進行三維測量和形狀重建的裝置,通常由鏡頭(lens)、傳感器(sensor)、后端圖像處理芯片(Backend IC)、軟板(FPC)等四個部分組成。根據不同的硬件組合方案和內置算法設計,目前3D成像技術可分為:結構光(Structure Light)、ToF時差測距法(Time of Flight)、雙目立體視覺(Binocular Stereo Vision)。
二、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發展歷程
2009年以前,3D成像技術最早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2009年微軟推出的Kinect率先采用3D體感交互模式,通過紅外線發射器和CMOS攝影機實現深度感應,開啟了三維空間交互的先河。盡管Kinect主要面向游戲和娛樂市場,但其3D深度感應技術為工業測量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技術基礎。2010年后,3D成像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快速發展。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開始布局3D視覺技術,例如蘋果的3D Touch和谷歌的Project Tango項目。英特爾推出的RealSense 3D攝像技術成為工業應用的重要突破,該技術通過精確的姿態控制和3D對象渲染,被應用于無人機避障和工業測量等領域。隨著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的興起,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在精密測量、質量檢測等場景中開始嶄露頭角。2016-2020年期間,3D成像技術在精度、速度和穩定性方面取得顯著進步,結構光、ToF(飛行時間)和雙目視覺等技術路線逐漸成熟。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在汽車制造、電子裝配、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用于高精度尺寸測量、缺陷檢測和逆向工程等。2021年以來,人工智能與3D視覺技術的融合,使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具備更強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進一步提升了測量精度和效率。在智能制造、機器人導航、物流分揀等領域,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的需求快速增長,成為工業4.0的核心技術之一。
三、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產業鏈
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產業鏈上游包括鏡頭、電子元器件、傳感器及其他原材料,其中,高精度光學鏡頭是3D工業相機的核心組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和測量精度;電子元器件包括處理器、存儲器、電路板等,為3D工業相機提供計算和控制能力;傳感器如CMOS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用于捕捉圖像和深度信息,是3D視覺技術的基礎;其他原材料包括結構件、連接器、外殼等,影響產品的耐用性和穩定性。產業鏈中游為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的生產制造;產業鏈下游為應用領域,主要為3D工業相機。
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關于做好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推動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國家戰略。中國傳感器產業在政策支持及工業自動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廣泛推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已達到3644.7億元,同比增長14.9%,遠高于全球平均增長率。預計2024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147億元。隨著傳感器在物聯網、醫療、環保和工業等領域的持續滲透,市場對高性能傳感器的需求不斷提升。傳感器作為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的核心原材料之一,其市場的快速發展將有利于保障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的原材料供應,并推動相關技術水平的提升。
3D工業相機,也稱為光結構相機,是一種用于工業檢測、建模、計量等領域的3D視覺傳感器。它通過豐富的功能和特性,為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目前,3D工業相機市場正處于穩步增長的階段。得益于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廣泛應用,我國對3D技術的需求正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在工業自動化領域,3D工業相機的應用正在逐漸普及。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3D工業相機市場規模29.29億元,同比增長59.14%。從整體來看,雖然市場增速出現下滑,但3D視覺確定性趨勢已形成。2024年3D工業相機市場仍將延續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達46.62億元。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是3D工業相機的關鍵部件,下游客戶主要為使用3D工業相機的設備制造行業和終端用戶。目前,我國3D工業相機市場還較小,應用有限,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展,如汽車、醫療、化學、電子、半導體、印刷、食品飲料、物流、煙草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
四、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發展現狀
伴隨著全球智能制造進程的進一步提速,工業自動化技術需求明顯增加,相關工藝技術在近些年也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尤其在生產線檢測及識別領域,工業自動化的應用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制造業生產效率。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作為制造業智能化檢驗檢測領域的核心部件,提升其檢測深度、測距寬度以及識別效率等手段是提升工業相機產品競爭力的核心也是為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的創新發展提供驅動力。目前,全球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發達國家,但近些年隨著中國、印度等國家信息產業的快速崛起以及下游市場需求規模的增長,全球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技術研發以及市場應用將快速向亞太及東南亞地區轉移,從而刺激該市場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據統計,2024年全球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市場規模約為3.93億美元。未來,隨著工業4.0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進,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將在更多高端制造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是一種專為工業應用設計的高精度設備,能夠捕捉并測量物體的三維形狀和尺寸。與傳統2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相比,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的核心優勢在于其能夠獲取物體的深度信息,從而實現三維重建和精確測量。其技術原理主要包括結構光、時間飛行(ToF)和立體視覺等,通過發射特定光源并接收反射光信號,生成物體的三維數據。這種技術不僅能夠提供更全面的物體信息,還能顯著提升測量的精度和可靠性。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在工業自動化、機器人導航、質量控制、精密測量以及虛擬現實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它能夠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測量誤差,并為工業應用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數據支持,成為智能制造和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產量整體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產量約為23731套。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將在更多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為工業測量和智能制造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持。
相對于2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在測量速度、精度,抗干擾能力及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夠有效彌補2D技術在高度、厚度、體積、平面度等三維測量條件上的不足。盡管2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目前仍占據主流市場,但近年來,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5-2023年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為53.96%,2024年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52億元。盡管我國3D工業相機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其在工業領域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下游技術的不斷成熟,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將對現有生產模式、供應模式、商業模式加以補充和革新,實現規模化應用。同時,在供給端和應用端的雙重驅動下,預計未來幾年我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需求將保持高增長態勢,為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注入新的活力。
五、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企業格局和重點企業分析
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的技術難度不小,目前能夠實現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研發和生產的企業較少。目前,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代表性企業包括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盟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安華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邁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華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小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隨著未來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下游需求領域不斷擴大,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企業數量也將持續增加。
1、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光學光電領域二十余年,擁有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三大業務體系,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光學光電產品技術服務,主營業務為光學攝像頭模組、光學鏡頭、指紋識別模組、3D ToF、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身電子和智能門鎖等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持續創新升級產品,通過產業鏈的平臺化整合,在光學影像領域發展迅速,積累了優質的客戶資源,躋身于行業前列。在光學攝像頭模組方面,公司是國產中高端智能手機攝像頭產品的領先供應商。公司技術研發團隊不斷突破,超級EIS防抖算法達到行業頂尖的水平,MGL多群組鏡頭主動對位技術、CMP/GMP小型化模組封裝技術等持續迭代,公司攝像頭模組產品在技術性、穩定性和制造效率上持續領先業界;浮動微距模組、潛望式長焦微距模組、芯片防抖、可變光圈和伸縮式模組等已實現持續量產;10倍連續變焦技術完成技術攻關,正積極研究鏡頭&VCM(音圈馬達)&模組工藝一體化、制程一體化、設計一體化等先進的模組及制程技術。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歐菲光光學、光電子元器件制造營業收入為95.36億元,同比增長51.01%。
2、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專注技術創新的科技公司。公司秉承“專業、厚實、誠信”的經營理念,踐行“成就客戶、價值為本、誠信務實、追求卓越”的核心價值觀,海康威視致力于將物聯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服務于千行百業,引領智能物聯新未來:以全面的感知技術,幫助人、物更好地鏈接,構筑智能世界的基礎;以豐富的智能產品,洞察和滿足多樣化需求,讓智能觸手可及;以創新的智能物聯應用,建設便捷、高效、安心的智能世界,助力人人享有美好未來。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海康威視智能物聯產品及服務營業收入為412.09億元,同比增長9.68%。
六、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發展趨勢
1、技術創新與高性能化
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正朝著高性能化方向快速發展。隨著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需求的提升,3D視覺技術在精度、速度和穩定性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未來,行業將重點突破高精度三維重建、實時數據處理和智能化算法等關鍵技術。例如,結構光、ToF(飛行時間)和雙目視覺等技術將進一步融合AI算法,實現更高效的物體識別和測量。同時,國產核心元器件(如激光器、傳感器)的自主研發將加速,推動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2、應用場景拓展與行業深度融合
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將在更多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除了傳統的汽車制造、電子裝配和半導體行業,新能源、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領域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例如,在新能源領域,3D視覺技術可用于電池極片檢測和焊接質量監控;在醫療器械領域,可用于高精度零部件測量和組裝。隨著工業4.0的推進,3D視覺技術將與機器人、AGV(自動導引車)等設備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制造和柔性生產的實現。
3、國產化替代與產業鏈協同
隨著國家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支持力度加大,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的國產化替代進程將加速。國內企業通過技術突破和產能擴張,逐步打破國外廠商在高端市場的壟斷。例如,奧普特、凌云光等企業在3D視覺領域已具備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同時,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效應將更加顯著,從核心元器件到系統集成,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政策支持和資本投入將進一步推動行業規模化發展,提升中國在全球3D視覺市場的競爭力。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2025-2031年3D工業相機測量模組行業投資前景分析,有關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