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通用航空機場是指專門為民航的“通用航空”飛行任務起降的機場,也是低空基礎設施“設施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央發布多項政策明確指出鼓勵發展通用航空,加快構建通用航空基礎設施網絡,培育通用航空市場,各省市政府也針對通用機場建設給出明確規劃。在此背景下,我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投資不斷增多,國內通用機場數量日益增加。據中國AOPA通用機場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在冊通用機場已達475個,同比增長5.8%。其中取得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的機場111個,通過通用機場信息管理系統完成備案的機場(B類通用機場和僅供直升機起降的A類通用機場)364個。
相關上市企業:中國國航(601111);威海廣泰(002111);上海機場(600009);白云機場(600004);交建股份(603815)等
相關企業: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蕪湖宣城機場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東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云南機場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西北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航空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蚌埠機場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西部通用機場有限公司;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產業鏈;政策;通用航空機場數量;低空經濟;重點企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通用航空機場是指專門為民航的“通用航空”飛行任務起降的機場,也是低空基礎設施“設施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機場建設是一個涉及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等多個階段的復雜過程。它不僅包括物理基礎設施的建設,如跑道、航站樓、塔臺、機庫等,還涉及空管系統、安全保障、環境影響評估以及與城市交通的銜接等多個方面。通用機場建設主要包括飛行場地、目視助航設備、空中交通管制設施、安全保衛設施、消防及應急救援設施、供油設施、服務保障設施、公用設施、機場設施、設備等。
通用機場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工程機械供應環節,主要包括鋼材、混凝土、水泥、木材、防水材料等原材料,以及挖掘機、推土機、鏟運機、裝載機、壓實機等。產業鏈中游為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環節,代表企業有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北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蕪湖宣城機場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等。產業鏈下游為通用機場運營環節,主要包括機場運營商、機場使用者等。
二、產業現狀
近年來,國家通過立法和專項政策持續優化通用機場發展的制度環境。例如,2024年2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鼓勵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2025年2月,《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首次將低空經濟發展需求納入空域劃分原則,明確劃分空域需兼顧民用航空、國防安全與低空經濟需求,為空域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法律保障。
這些政策明確了國家鼓勵發展通用航空,加快構建通用航空基礎設施網絡,培育通用航空市場。拓展通用航空業務范圍,允許通用航空企業從事部分定期運輸業務;整合簡化通用航空企業準入審批程序,將現行的經營許可證和運行合格證兩項行政許可合并為統一的運營許可證;明確對通用航空業務實施分類管理,進一步增強市場活力。
此外,“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建成500個通用機場的目標,近幾年來,各省市針對通用機場的建設規劃呈現出相對比較明確的態勢,并且還依據自身的地理區位、產業發展需求以及交通體系完善目標,清晰地勾勒出通用機場的建設藍圖,國內基建網絡加速成型。例如,廣東省計劃到2025年新增通用機場20個,形成覆蓋珠三角核心區、粵東粵西沿海經濟帶的“1小時空中交通圈”。
近年來,在中央政策以及各地規劃政策支持下,我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投資不斷增多,國內通用機場數量日益增加。據中國AOPA通用機場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在冊通用機場已達475個,同比增長5.8%。其中取得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的機場111個,通過通用機場信息管理系統完成備案的機場(B類通用機場和僅供直升機起降的A類通用機場)364個。
從區域分布情況來看,目前全國通用機場地區分布差異較大。其中,中南地區通用機場數量最多,達113個,占比為24%;中南地區通用機場數量新增18個。從各省市通用機場數量來看,黑龍江省的通用機場數量最多,達90個;其次為廣東省和江蘇省,數量分別為54個、31個。黑龍江、廣東、江蘇、內蒙古和浙江的通用機場數量之和約占全國通用機場總數的一半。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三、企業格局
我國通用機場行業發展起步較早,且受到國家指導和支持,因此國內通用機場項目承建企業性質95%以上為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產業代表企業有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北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航空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部通用機場有限公司、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有限公司等。
安徽省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23日,前身為安徽省公路工程公司,曾隸屬安徽省交通廳,2019年10月2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股票簡稱“交建股份”。交建股份司以公路、市政基礎設施施工業務為核心,打造“投資、設計、施工、養護”一體化的產業格局,主要從事公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相關的工程施工、勘察設計、試驗檢測等業務,是安徽省通用機場建設領域重要參與者之一。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交建股份營業收入為28.48億元,同比下降13.06%。
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于1991年,2007年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威海廣泰”。威海廣泰堅持打造智能化高端保障裝備制造平臺,聚焦空港裝備和應急救援裝備兩大領域。其中,在空港裝備領域,公司業務覆蓋機場的客艙服務、機務服務、貨運裝卸、場道維護、航油加注、機場消防六大作業單元,涵蓋飛機所需的全部機場地面裝備,可為通用航空機場行業客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威海廣泰營業收入為20.74億元,同比增長28.94%。
四、發展趨勢
1、國家政策持續利好,通用機場應用需求日益增長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通用機場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用航空行業的需求將持續擴大。特別是在農業、應急救援、文旅等領域,通用航空器的應用將更加廣泛,為行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此外,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也將推動通用機場行業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
2、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行業加快綠色智能化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國通用機場數量持續增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速。根據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國在冊通用機場已達475個,預計未來幾年這一數字將繼續攀升。同時,智慧機場建設全面推進,帶動行業向智能化發展。5G-A、人工智能、衛星通信等新技術在通用機場的應用日益廣泛,提高了機場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未來,通用機場將更加注重綠色化轉型,推動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3、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將持續為產業發展注入動力
隨著我國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通用機場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將為通用機場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通用機場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更加緊密地合作,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從航空器研發制造到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再到飛行服務保障等各個環節,都將形成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為通用機場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產業鏈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產業鏈代表性企業發展布局案例研究,中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市場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