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作為天然氣產業鏈的重要一環,LNG接收站是全球優質資源進入我國市場的重要通道,也是國內需求側企業對接全球資源組合的主要窗口,不僅積極幫助我國企業在全球范圍進行資源配置和優化,而且有效提升油氣行業資源利用效率,對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從2006年國內首座LNG接收站——中國海油廣東大鵬LNG接收站建成投產至今,我國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中國已建成投產的LNG接收站數量達到33座,比2023年增加5座。
相關上市企業:廣匯能源(600256);申能股份(600642);新奧股份(600803);九豐能源(605090);洪通燃氣(605169);水發燃氣(603318);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中海油(00883HK);和遠氣體(002971);安彩高科(600207);陜西黑貓(601015);四川美豐(000731);升達林業(002259);深圳燃氣(601139)等。
相關企業:九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寧夏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華峰集團有限公司、潮州華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州燃氣集團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LNG接收站、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城市燃氣
一、LNG接收站行業相關概述
LNG即液化天然氣,是天然氣(CH4)在經凈化及超低溫狀態下(-162℃、一個大氣壓)冷卻液化的產物。液化后的天然氣其體積大大減少,約為0℃、1個大氣壓時天然氣體積的1/600,也就是說1立方米LNG氣化后可得600立方米的天然氣。LNG無色、無味、無毒且無腐蝕性,主要成分是甲烷,很少有其它雜質,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因此被用作城市管網供氣的高峰負荷和事故調峰、大中城市管道供氣的主要氣源、LNG小區氣化的氣源、汽車加氣的燃料、飛機燃料等。
LNG接收站是指接收由海船運來的液化天然氣(LNG),將其儲存并再汽化后輸往用戶的中轉樞紐。一般都建在港口,設有LNG接卸裝置、常壓低溫儲氣罐及其配套的低溫高壓泵、LNG加熱再汽化裝置和計量設施等。LNG接收站一般由LNG卸船、儲存、再氣化/外輸、蒸發氣處理、火炬放空等5部分工藝子系統組成。
其中,LNG卸船與存儲。LNG運輸船靠泊碼頭后,經碼頭上卸料臂將船上LNG輸出管線與岸上卸船管線連接起來,由船上儲罐內的輸送泵將LNG輸送到終端的儲罐內。隨著LNG不斷輸出,船上儲罐內氣相壓力逐漸下降,為維持其值恒定,將岸上儲罐內一部分蒸發氣經回流管線及回流臂送至船上儲罐內。在非卸船期間,由岸上儲罐輸送泵出口分出一部分LNG保冷管線,通過保冷管線返回。
LNG再氣化與外輸。儲罐內LNG經罐內輸送泵加壓后部分LNG進入再冷凝器液化一定量的蒸發氣。從再冷凝器中流出的LNG與來自低壓泵的另一部分LNG混合后由高壓泵加壓進入氣化器中蒸發,氣化后的天然氣通過輸氣管線經計量設施分別計量后輸給下游用戶。為保證罐內輸送泵、罐外高壓外輸泵正常運行,泵出口均設有回流管線。當LNG輸送量變化時,可利用回流管線調節流量。在停止輸出時,可利用回流管線打循環,以保證工藝系統處于低溫狀態。
LNG蒸發氣處理與火炬/放空。蒸發氣處理系統保證LNG儲罐在一定壓力范圍內正常工作。儲罐中設置壓力變送器,并分別設定幾個等級的超壓值及欠壓值,當壓力超過或低于各級設定值時,蒸發氣處理系統按照壓力設定值進行相應動作,以控制儲罐氣相壓力。為防止LNG儲罐在運行中產生真空,在流程中配有真空補氣系統。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中,液化天然氣(LNG)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中國也不例外。為推動液化天然氣發展,我國政府發布相關政策積極推動LNG接收站的發展,如2022年3月,國家能源局發布《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及儲氣設施,華北、西北等百億方級地下儲氣庫擴容達容等項目建設。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其中提出將“原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成品油的儲存和管道輸送設施、網絡和液化天然氣加注設施建設、技術裝備開發與應用”列入鼓勵類。2024年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2024年能源監管工作要點》,其中提出指導做好LNG接收站等設施高質量公平開放,服務天然氣保供穩價。
二、LNG接收站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LNG接收站行業上游主要包括LNG、LNG卸船臂、LNG儲罐、低壓輸送泵、再冷凝器、BOG壓縮機等,其中,LNG主要來源于進口,通常通過海運方式從液化天然氣出口國運至接收站,是接收站發展的基礎。中游是指LNG接收站行業,主要負責液化天然氣的接收、儲存、氣化和外輸等。下游是指LNG接收站的服務領域。LNG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液態燃料,在城市燃氣、工業燃氣等方面應用廣泛。此外,通過實施LNG冷能利用,LNG可以在發電、醫藥、食品、焊接、消防、生產液氮、液氧和液氬等領域應用。如在發電領域,LNG從液態到氣態轉化時釋放的巨大冷能,通過特定的轉換方式將其轉化為電能;在醫藥和食品領域,LNG冷能可以冷凍食品、低溫干燥和粉碎;在焊接和消防領域,可以利用LNG冷能生產液化二氧化碳,用于焊接和消防;在生產液氮、液氧和液氬領域,LNG可以為空氣液化提供冷量,然后通過相應的工藝將液化空氣分離生產液氧、液氮和液氬。
近年來在全球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LNG作為兼具清潔、穩定、安全特征的化石能源,供需兩旺,迅猛增長,獲得我國政府的青睞。但在能源需求緊俏的背景下,中國對LNG進口依賴度較高。數據顯示,2019-2021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保持穩定增長趨勢,但2022年受到地緣政治、油價水平、新冠疫情反復、經濟形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國內天然氣消費量下降,導致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的下降;不過,2023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又逐漸恢復,達到7132萬噸,同比上漲12.60%。2024年1-11月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為6961萬噸,同比上漲10.7%。
近年來,隨著城市改造規劃推進、老城區供氣管網改造,城市燃氣普及率進一步提高。2017年中國城市燃氣普及率為96.30%,到2023年中國城市燃氣普及率增長至98.30%。隨著城市燃氣普及率的提高,將推動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的增長。而LNG接收站作為進口液化天然氣與城市燃氣之間的橋梁,其市場也將得到快速推動。從短期來看,冬季燃氣需求較高,對進口LNG需求不斷增加,LNG接收站行業收入也隨之增長。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LNG接收站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三、LNG接收站行業發展現狀
作為天然氣產業鏈的重要一環,LNG接收站是全球優質資源進入我國市場的重要通道,也是國內需求側企業對接全球資源組合的主要窗口,不僅積極幫助我國企業在全球范圍進行資源配置和優化,而且有效提升油氣行業資源利用效率,對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從2006年國內首座LNG接收站——中國海油廣東大鵬LNG接收站建成投產至今,我國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中國已建成投產的LNG接收站數量達到33座,比2023年增加5座。
從在建項目來看。2024年,我國在建中的LNG接收站共有20座。隨著這些項目的建設完成,國內LNG接收站的總接收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從而推動LNG進口能力快速增長。
隨著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液化天然氣(LNG)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LNG接收站接卸LNG船總容積達到22193.97萬立方米,同比上漲9.36%,共接卸LNG船舶達到1495艘,同比上漲13.26% ;2024年1-11月我國LNG接收站接卸LNG船總容積為21970萬立方米,共接卸LNG船舶1493艘。
四、LNG接收站行業競爭格局
?LNG接收站作為LNG進口貿易的配套設施,擔負著遠洋貨輪卸載、LNG臨時存儲、氣化進網等職能。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升級背景下,國家將天然氣作為高度重視、大力發展的重要戰略性能源,LNG接收站因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但由于行業存在嚴格的行政準入門檻、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等,目前LNG接收站行業內相關企業主要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江西九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為主。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中國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氣生產商,亦為全球最大的獨立油氣勘探及生產企業之一。在液化天然氣方面,公司始終把液化天然氣全產業鏈建設作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積極融入國家重大能源戰略布局,提高“雙碳”背景下液化天然氣能源的綜合利用,“綠能港”深化構建多元化能源體系新格局,延伸液化天然氣產業鏈長度,規劃了冷能利用、燃氣發電、國際船舶加注等項目。據了解,2024年6月,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項目6座27萬立方米LNG儲罐在江蘇鹽城全部建設完工,標志著我國規模最大的LNG儲備基地全面建成。隨著該項目的建設完成,將進一步擴大公司LNG接收能力,為公司業績增長做出重要貢獻。2024財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60.24億元,同比上漲6.26%;歸母凈利潤為1166.59億元,同比上漲19.47%。
江西九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經過30余年的發展,目前已涵蓋清潔能源、能源服務、特種氣體三大業務板塊,形成“一主兩翼”的業務發展格局。其中清潔能源業務是公司大力發展的核心主業,通過構建“海氣+陸氣”雙資源池,為廣大客戶提供用氣保障能力強、具有成本競爭力的LNG、LPG產品及服務。從企業經營業績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0.5億元,同比下滑12.75%;歸母凈利潤15.35億元,同比增長35.69%。雖然凈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但營收大幅下滑,這主要是因為全球能源價格波動加劇,特別是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大幅下跌,直接影響了九豐能源的銷售收入。其次,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工業用氣需求不及預期,對公司業務造成一定沖擊。此外,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傳統燃油車市場萎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LPG業務。
五、LNG接收站行業發展趨勢
1、多建儲罐助力儲氣功能發揮
LNG接收站發展中首要滿足的是國家對儲氣能力的要求。目前LNG接收站的接收能力是由碼頭接收能力、儲罐周轉能力、外輸設施能力三者中最小值決定的。在碼頭接收能力、外輸設施能力一定的條件下,增加儲罐帶來的邊際接收能力先增后減,而不是同比例增加,超出三者能力匹配的儲罐容積將作為儲氣能力來開發。因此,未來LNG接收站將朝著多建儲罐、多建大罐的方向發展,為加工功能向儲氣功能拓展奠定基礎,為即將上市的液化天然氣期貨提供交割設施。
2、整合協同實現單一加工向多元服務轉變
LNG接收站建設主體將不完全獨立,而是聯合上中下游實現共建共享,或與上游公司合作,例如與三大石油公司合作;或與下游企業合作,例如與城市燃氣企業合作;或與中間的管網公司合作,例如與國家管網集團合作。在這種業態下,未來接收站可以依托合作單位向用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與上游企業協同,提供國際采購、資源串換附加服務,與下游企業合作提供一體化銷售渠道,與中間管網公司合作提供“一站到戶”服務,甚至成為期貨交割庫,為期貨市場的境內外參與者提供交割服務。
3、面向國際增加保稅設施,拓寬使用主體
在接收站資源豐富后,國內不能消納的接收能力需要尋找新的市場空間,面向國際市場建設保稅罐或將已有的完稅罐申請轉為保稅罐將成為接收站的新選擇。罐中處于保稅狀態的LNG,既可以根據國內需要轉進口,也可以根據境外市場機會轉出口,形成進出靈活,服務國內、國際的能源基礎設施。同時,基于擁有保稅設施,境外企業直接使用接收站成為可能。根據目前的監管要求,LNG接收站的使用者必須是在國內注冊的企業,外資企業只有在國內注冊后以境內公司的名義使用接收站。隨著國家開放日益深入,保稅罐會增多,外資企業直接使用LNG接收站的便利性增強,特別是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保稅設施,外資企業或可實現自由使用。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LNG接收站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LNG接收站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LNG接收站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共八章,包含中國主要區域LNG接收站的建設及運營狀況分析,中國LNG接收站行業企業案例分析,LNG接收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