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Meta和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鏡在2023年9月面世,這款產品的成功銷量點燃了科技界對AI眼鏡的熱情。目前Al智能眼鏡發展處于探索期,多家公司布局探索Al智能眼鏡方案,包括傳統手機廠商、互聯網大廠、以及初創公司等。預計在2025年,將會有更多的大廠進場競爭,推動Al智能眼鏡的發展趨向成熟。
關鍵詞:AI智能眼鏡特點、AI智能眼鏡分類、AI智能眼鏡產業鏈、AI智能眼鏡產品 、AI智能眼鏡銷量預測
一、AI智能眼鏡概述
AI智能眼鏡,全稱人工智能眼鏡,是一種集成了智能化功能的眼鏡產品。AI智能眼鏡作為基于傳統眼鏡上發展的迭代品,具有傳統眼鏡(近視眼鏡、老花鏡、墨鏡等)所具備的視力輔助效果,同時嵌入了耳機、攝像頭、WiFi藍牙模塊等相關硬件,同時具備音頻、拍攝、無線通訊等功能,再基于嵌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應用,依靠眼鏡長時間佩戴的屬性,能夠極大地發揮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優勢。AI智能眼鏡作為傳統眼鏡上發展出的智能穿戴產品,一般具備AI語音助手、實時翻譯、導航、資訊獲取、社交互動等功能。
目前Al智能眼鏡有三類:分別為無攝像頭智能眼鏡,帶攝像頭智能眼鏡和帶顯示屏智能眼鏡。
無攝像頭智能眼鏡,在基礎眼鏡的功能上集成音頻模塊、無線通訊模塊、AI加速器等器件用于實現音頻功能、無線通訊功能以及人工智能應用,主要交互手段依靠語音交互和觸摸交互。無攝像頭智能眼鏡所提供的功能相對較少、集成度最低、重量最低、同時研發成本以及硬件成本也最低。
帶攝像頭智能眼鏡,在無攝像頭智能眼鏡的基礎上,集成攝像頭器件,用于提供圖像拍攝能力,同時可依據內置的人工智能算法,配合攝像頭實現圖像識別等功能,在集成度、重量、研發成本以及硬件成本相對較高。
帶顯示屏智能眼鏡,在帶攝像頭智能眼鏡的基礎上,集成顯示模塊,用于提供實時內容的輸出,配合攝像頭模塊可實現手勢交互等3DoF識別功能。帶顯示屏智能眼鏡由于在鏡片中嵌入了用于顯示功能的顯示屏模組,所以不支持近視鏡片或墨鏡片的定制,但支持外掛或磁吸式的近視鏡片或墨鏡片。帶顯示屏智能眼鏡集成度最高,重量最高,研發成本以及硬件成本也最高,相應的功能也最多。
目前無攝像頭智能眼鏡和帶攝像頭智能眼鏡發展成熟,工藝成熟,市場上已經存在成熟的產品,而帶顯示屏智能眼鏡也有產品出現,但需要突破一些技術工藝。
二、AI智能眼鏡產業鏈分析
AI智能眼鏡上游產業鏈主要為硬件結構供應商及軟件供應商。硬件結構主要包括光學模組、顯示模組、音頻模組、傳感器模組、交互模組、電源、結構件等。光學模組主要為傳統眼鏡鏡片廠商以及光波導鏡片廠商;顯示模組包括LCOS、MicroOLED、MicroLED等屏幕廠商;音頻模組包括麥克風廠商以及揚聲器廠商等;傳感器模組包括IMU傳感器廠商、攝像頭廠商等;交互模組主要為語音交互解決方案廠商;電源主要為電池廠商;結構件包括轉軸結構件以及鏡架廠商等。軟件主要包括軟件/系統廠商、AI大模型等。在軟件/系統方面,安卓、?RTOS(實時操作系統)等都支持AI應用的開發和運行;AI智能眼鏡的核心是各種AI算法和模型,包括品牌商自研大模型和第三方大模型,如華為盤古AI大模型、Chat GPT-4.0、Meta AI等。
AI智能眼鏡中游為品牌商和代工廠商。中游品牌商包括Ray-Ban、華為、雷鳥、OPPO、百度等品牌。歌爾股份、立訊精密、佳禾智能、億道信息和天鍵股份等代工廠負責具體的生產和組裝。
下游產業鏈在于Al智能眼鏡的銷售以及售后,包括傳統視光渠道商和消費電子渠道等。Al智能眼鏡產業鏈上游技術則基本沒有難點和障礙。中國除了品牌較弱之外,產業鏈各個環節均非常成熟和完善。
三、AI智能眼鏡產品情況
AI眼鏡為降維版AR眼鏡,兼顧價格和基本性能,更適用于消費者場景,率先在C端實現放量。AI眼鏡與AR眼鏡最主要的區別在于現實增強技術方面,AI眼鏡缺少AR眼鏡的視覺交互功能,但具備語音、攝影等基礎功能,同時增加AI交互功能;此外,由于數據和算力的下降,AI眼鏡重量更輕,佩戴更為舒適,價格更親民;整體看,對于日常化應用需求的大眾消費者,AI眼鏡更具備性價比,更易在C端滲透。
2023年9月,Meta和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鏡在2023年9月面世,標志著AI智能眼鏡的正式出現,智能眼鏡市場開始朝著“AI+AR”方向發展。這款眼鏡重量不足50g,與普通眼鏡看起來一般無二,起售價299美元。它在2024年4月推出了AI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指令與內置的AI助手進行互動,實現AI暢聊、通知播報和面對面實時翻譯等功能。這款產品的成功銷量點燃了科技界對AI眼鏡的熱情。
華為在智能眼鏡領域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華為在智能眼鏡2搭載了最新的鴻蒙4系統和盤古大模型,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百度也在AI眼鏡領域發力,其在世界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小度AI眼鏡。這款眼鏡內置攝像頭,用于拍攝照片和視頻,并支持基于百度文心一言(Ernie)構建的語音交互功能。除了Meta、華為和百度外,還有多家科技企業也在積極布局AI智能眼鏡領域。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AI智能眼鏡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產業需求研判報告》
四、AI智能眼鏡發展趨勢
目前Al智能眼鏡發展仍處于探索期,多家公司布局探索Al智能眼鏡方案,包括傳統手機廠商、互聯網大廠、以及初創公司等。國外的微軟、蘋果、谷歌、三星,國內的小米、vivo、騰訊、字節、魅族等,幾乎所有頭部科技企業都傳出了正在籌備或評估AI智能眼鏡項目的消息。預計在2025年,將會有更多的大廠進場競爭,推動Al智能眼鏡的發展趨向成熟,無顯示Al正式開始走向大規模增長。到2030年后,Al+AR技術發展到成熟階段,Al+AR智能眼鏡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AI智能眼鏡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產業需求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年中國AI智能眼鏡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產業需求研判報告
《2025年中國AI智能眼鏡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產業需求研判報告》共十章,包括AI智能眼鏡行業相關概述、AI智能眼鏡行業運行環境(PEST)分析、全球AI智能眼鏡行業運營態勢、中國AI智能眼鏡行業經營情況分析、中國AI智能眼鏡行業競爭格局分析、中國AI智能眼鏡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分析、AI智能眼鏡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AI智能眼鏡行業投資機會、AI智能眼鏡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