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近年來,我國抗抑郁藥銷售額整體保持上升趨勢,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抑郁癥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度提升,越來越多的抑郁癥患者開始主動尋求醫療幫助,促使抗抑郁藥的需求增長。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抗抑郁藥物在等級醫院的銷售額逐年增長,由43.81億元增長至58.05億元;隨后受集采影響,一些抗抑郁藥物價格下降,使得其在等級醫院的銷售額出現下滑,2022年降至47.14億元;2023年,其銷售額恢復增長,上升至49.63億元,同比增長5.3%。
關鍵詞:抗抑郁藥、抑郁癥、青少年、銷售額、競爭格局
一、抗抑郁藥行業相關概述
抗抑郁藥是指一組主要用來治療以情緒抑郁為突出癥狀的精神疾病的精神藥物。與興奮藥不同之處為只能使抑郁病人的抑郁癥狀消除,而不能使正常人的情緒提高。抗抑郁藥于20世紀50年代問世,在此前抑郁性疾病并無合適的藥物治療手段,常仰仗電休克治療。20世紀50年代以后,抗抑郁藥已成為抑郁病人的首選治療手段,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休克治療,使需作休克治療的病人數目大大減少。
目前,根據化學結構和作用機制不同,抗抑郁藥主要分為9類:其中傳統抗抑郁藥物主要包括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郁的藥物;新型的抗抑郁藥物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阻滯和再攝取抑制劑、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褪黑素能抗抑郁藥。但由于傳統抗抑郁藥毒副作用,嚴重的影響臨床上應用,所以目前臨床上更多的是使用新型的抗抑郁藥。
抑郁癥在全球范圍內都被視作是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常見精神疾病,也是21世紀自殺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職場競爭、學業壓力、經濟負擔等多重壓力疊加,讓現代人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使得人們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其中抑郁和焦慮尤為突出。加之人們缺乏心理健康意識,錯過了最佳干預時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病情。根據《2023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我國患抑郁癥人數為9500萬人,其中患者數量主要集中在18歲以下和18-24歲,占比分別達到30.28%、35.32%。整體來看,我國抑郁癥發病群體呈年輕化趨勢,部分成年人可能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發病。因此,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加強抑郁癥的防治,抗抑郁藥物市場也隨之不斷發展。
近年來,隨著抑郁癥患者人群持續增多,抑郁癥的防治也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此,我國發布了多項政策,利好抑郁癥就診率提高,進而助力抗抑郁癥藥物行業發展。如2019年7月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抑郁障礙、焦慮障礙可以通過藥物、心理干預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治療。2022年1月發布《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中,提出加強對精神分裂癥、阿爾茨海默癥、抑郁癥、孤獨癥等主要致殘性精神疾病的篩查識別和治療。2024年1月發布的《關于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對各類臨床科室醫務人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抑郁、焦慮、多動癥、孤獨癥等心理行為問題和常見精神障礙的篩查識別和處置能力。
二、抗抑郁藥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抗抑郁藥行業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商和藥物研發機構。原材料供應商提供藥物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如化學原料、生物原料。這些原料的質量和穩定性對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至關重要。藥物研發機構主要負責藥物的研發和臨床試驗。中游是指抗抑郁藥的生產制造。下游是指抗抑郁藥的銷售流通環節,通過醫院、藥店和電商平臺等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售給終端患者。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抗抑郁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三、抗抑郁藥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抗抑郁藥銷售額整體保持上升趨勢,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抑郁癥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度提升,越來越多的抑郁癥患者開始主動尋求醫療幫助,促使抗抑郁藥的需求增長。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抗抑郁藥物在等級醫院的銷售額逐年增長,由43.81億元增長至58.05億元;隨后受集采影響,一些抗抑郁藥物價格下降,使得其在等級醫院的銷售額出現下滑,2022年降至47.14億元;2023年,其銷售額恢復增長,上升至49.63億元,同比增長5.3%。
在2023年全國等級醫院抗抑郁藥銷售額TOP10排行榜中,艾司西酞普蘭憑借著顯效時間早、臨床治愈率相對較高、不良反應少而輕等優勢,備受醫生和患者青睞,銷售額長期穩居國內抗抑郁藥物市場榜首。2023年在等級醫院的銷售額達到8.72億元,生產企業數量達到11家。其次,阿戈美拉汀、舍曲林銷售額均超過5億元,排名第二、第三。從銷售增速來看,有5個產品漲逾10%,米那普侖表現亮眼,大漲345.3%;阿戈美拉汀、曲唑酮、氟伏沙明、度洛西汀分別上漲12.8%、31.3%、28.7%、10.5%。而艾司西酞普蘭、米氮平、帕羅西汀則分別下滑13.3%、32.4%、11.9%。
四、抗抑郁藥行業競爭格局
長期以來,我國抗抑郁藥物市場份額主要被靈北制藥、輝瑞、雅培制藥等外資企業占據。但隨著原研藥專利陸續到期,我國抗抑郁仿制藥物相繼獲批上市,外資企業市場份額正被豪森藥業、京衛制藥、華海藥業等本土企業搶占。可見,我國抗抑郁藥物國產替代進程加速,行業迎來洗牌,市場競爭格局正被重塑。以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為例, 2023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藥TOP5主要為豪森藥業、靈北制藥、京衛制藥、輝瑞、華海藥業,其中豪森藥業以微弱優勢首次登頂榜首,近年來公司市場份額持續擴大,從2019年的不足3%發展至2023年的8.76%;輝瑞自2013年至2021年均為抗抑郁藥市場“銷冠”廠家,受舍曲林、文拉法辛集采影響,市場份額明顯下滑,2022年排名跌至第三、2023年跌出前三。
華海藥業主要從事多劑型的仿制藥、生物藥、創新藥及特色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集醫藥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大型高新技術醫藥企業。在原料藥方面,公司是國內特色原料藥的龍頭企業,在國際原料藥市場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銷售網絡覆蓋全球106個國家和地區,與全球超千家制藥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主要市場頭部客戶覆蓋率近90%;同時,公司精神障礙類及神經系統類原料藥產品近幾年增長迅速,已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目前,公司精神障礙類及神經系統類原料藥產品主要包括鹽酸帕羅西汀片、鹽酸舍曲林片、利培酮片、多巴絲肼片、奧氮平片、鹽酸多奈哌齊片,其中鹽酸帕羅西汀片、鹽酸舍曲林片是治理抑郁癥相關癥狀的重要產品。從企業經營業績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收入72.48億元,同比增長16.76%;歸母凈利潤10.31億元,同比增長42.92%。
五、抗抑郁藥行業發展趨勢
1、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
未來,抗抑郁藥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和壓力增大,抑郁癥患者數量不斷上升,但我國的抑郁癥診療現狀并不樂觀,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占比不足10%,充分治療率更是僅有0.5%,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因此,我國抗抑郁藥物市場還存在較大的可挖掘空間。另一方面,我國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推動,人們對抑郁癥的認識普遍提高,同時積極推動患者就診,從而推動了抗抑郁藥行業發展。如《“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中,提出加強抑郁癥、焦慮障礙、睡眠障礙、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異常、老年癡呆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干預。
2、行業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隨著原研藥專利的陸續到期,我國本土企業紛紛加大抗抑郁藥物的研發力度,推出了多款仿制藥和創新藥。這些本土藥物在療效、安全性和價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逐漸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同時,本土企業還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為國產替代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此外,集采政策的實施,進一步推動了抗抑郁藥物的國產替代進程。通過集采,本土企業可以以更低的價格中標,從而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用藥成本,還促進了本土企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在仿制藥陸續獲批和集采實施等因素作用,我國抗抑郁藥行業國產替代進程將提速。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抗抑郁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抗抑郁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抗抑郁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共十一章,包含2024年中國醫藥行業運行態勢分析,2025-2031年中國抗抑郁藥行業運行前景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抗抑郁藥產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