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近年來,我國對于應急產業予以高度重視,各省市紛紛出臺了各種應急產業支持政策規劃,為應急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據統計,2016-2022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保持平穩增長,估計2023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為2.54萬億元。應急通信作為應急產業中重要的一項分支產業,其市場規模也將隨應急產業規模的增長而不斷擴大,以適配應急產業中的通信方面的需求。目前,我國空天地海一體化應急通信網絡已實現初步建立,國家級應急通信平臺建設穩步推進,2023年累計出動應急通信保障人員76萬人次,發布預警信息52億余次。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應急通信行業發展。當前應急通信領域約占應急產業中的35%,由此初步測算得出2023年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890億元。未來,隨著我國自然災害頻發,以及對公共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應急通信的需求持續增長。
關鍵詞:應急通信、自然災害、產業鏈、市場規模
一、應急通信行業相關概述
應急通信,一般指在出現自然的或人為的突發性緊急情況時,同時包括重要節假日、重要會議等通信需求驟增時,綜合利用各種通信資源,保障救援、緊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種具有暫時性的、為應對自然或人為緊急情況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機制。其主要目的是在原有公眾通信設施可能出現癱瘓或擁塞的情況下,盡快向政府相關部門通報情況,以便于評估損失、組織救助,并為參與救助的人員提供通信支持。目前,按技術層面劃分?,應急通信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主要方式。
近年來,我國面臨著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多種突發事件的挑戰,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河南暴雨洪澇災害等,這些事件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了嚴重威脅,也對應急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應急管理部發布的2023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0.95億人次不同程度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454.5億元,同比上升12.6%。為了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保障信息暢通和指揮調度,需要建設完善的應急通信體系,提高應急通信能力和水平。
應急通信是整個國家應急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為推動應急通信行業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2022年6月發布《“十四五”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規劃》,其中提出在重點鐵路沿線高風險區域,突出隧道和地質災害救援,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重點配備監測預警、應急通信、搜救偵查、破拆支護、運輸吊裝等高原救援裝備,就近實施專業救援。2023年9月發布《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其中提出面向斷路、斷網、斷電等場景救援需要,發展搶險救援裝備、生命搜救裝備、應急通信裝備、應急供電裝備等,提高復雜地形生命探測、綜合營救、應急通信與電力保障、救援人員單兵攜行能力。2024年2月發布《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其中提出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做好受災地區應急通信保障工作。自然資源部及時提供受災地區地理信息數據,組織受災地區現場影像獲取等應急測繪,開展災情監測和空間分析,提供應急測繪保障服務。
二、應急通信行業產業鏈
應急通信行業屬于通信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該行業的上游主要為電子元器件、塑膠與五金結構件、通信零部件制造,為應急通信行業提供零部件支持。中游企業利用上游產業提供的零部件,結合先進的通信技術,研發出滿足各種需求的應急通信裝備。下游主要是各類應用場景包括自然災害、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件、公共衛生事件等,所涉及的使用部門主要是政府及應急部門。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三、應急通信行業發展現狀
應急產業在我國是新興產業,是指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預警、處置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應急產業基本涵蓋消防產業、安防產業、安全產業、防災減災產業、信息安全產業、公共安全產業、緊急救援產業、應急通信等等,涉及裝備、材料、醫藥、輕工、化工、電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險等十多個領域。疫情過后,“十四五”規劃對于應急產業予以高度重視,各省市紛紛出臺了各種應急產業支持政策規劃,為應急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據統計,2016-2022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保持平穩增長,估計2023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為2.54萬億元。
應急通信作為應急產業中重要的一項分支產業,其市場規模也將隨應急產業規模的增長而不斷擴大,以適配應急產業中的通信方面的需求。當前應急通信領域約占應急產業中的35%,由此初步測算得出2023年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890億元。目前,我國空天地海一體化應急通信網絡已實現初步建立,國家級應急通信平臺建設穩步推進,2023年累計出動應急通信保障人員76萬人次,發布預警信息52億余次。可見,我國應急通信行業取得一定的進展。未來,隨著我國自然災害頻發,以及對公共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應急通信的需求持續增長。
四、應急通信行業競爭格局
從競爭格局來看,應急通信行業呈現出分散競爭的態勢。由于應急通信涉及的通信設備及技術種類多樣,每一家企業主要從事的應急通信設備產品及技術各不相同,導致企業間的差異化發展明顯。因此,市場份額并未被某一家或某幾家企業完全占據,而是呈現出多家企業并存、共同發展的格局。目前,我國應急通信產業主要設備提供商包括華為、中興、中交通信、海能達、海格恒通、東方通信、康維通信、四創電子、華力創通等。這些企業在市場中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態勢,其中華為和中興處于領先地位。
中興通訊成立于1985年,是全球領先的綜合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世界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服務,該公司擁有ICT行業完整的、端到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目前,中興通訊主要聚焦運營商網絡、政企、消費者三大業務發展。其中,在政企業務方面,中興通訊聚焦客戶需求,基于“企業網絡、服務器及存儲、數據庫、產業數字化、汽車電子”等產品,為政府以及企業提供各類信息化解決方案,賦能千行百業降本、提質、增效。在應急方面,公司基于自身在連接和算力方面的優勢,通過全場景端到端的產品和全域泛在的數智能力,為智慧應急打造數字基座,持續完善應急數字基礎設施體系。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00.45億元,同比增長0.73%;歸母凈利潤79.06億元,同比增長0.83%。
五、應急通信行業發展趨勢
1、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突發事件的類型、規模和影響將更加復雜多樣,對應急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隨著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完善、應急通信技術的創新、應急通信需求的擴大,我國應急通信行業將迎來更多的市場機遇。未來我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2、技術創新將持續深化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應急通信行業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新技術將為應急通信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效果,實現智慧化、網絡化、協同化的應急管理;另一方面,新技術也將帶來新的風險和難題,如數據安全、網絡攻擊、系統兼容等。因此,應急通信行業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標準制定,以適應技術變革的需求。
3、跨界合作將持續加強
應急通信行業涉及多個領域和行業,如公安、消防、醫療、交通、能源等,需要實現不同部門、不同層級、不同系統的信息共享和協同指揮。因此,應急通信行業需要加強跨界合作,打破信息孤島,構建統一的應急通信平臺,提高應急響應效率和效果。同時,應急通信行業也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國際影響力。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應急通信行業需求市場發展潛力分析,中國應急通信行業領先企業案例分析,應急通信行業投資潛力與策略規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