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船舶代理服務,是指接受貨物收貨人、發貨人、船舶所有人、船舶承租人或船舶經營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或者自己的名義,在不直接提供貨物運輸勞務情況下,為委托人辦理貨物運輸以及船舶進出港口、聯系安排引航、靠泊和裝卸等相關業務手續的業務活動。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內水路運輸市場持續發展,外貿市場穩中有進,疊加水路與鐵路公路聯運比例提升,使得全國水路貨運需求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我國船舶代理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行業規模穩定增長。據統計,2023年我國船舶代理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443.19億元增長至528.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59%;其中,船舶代理貨運市場規模為328.89億元,船舶代理集裝箱市場規模為199.8億元。
關鍵詞:產業鏈;政策;市場規模;發展歷程;重點企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船舶代理服務,是指接受貨物收貨人、發貨人、船舶所有人、船舶承租人或船舶經營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或者自己的名義,在不直接提供貨物運輸勞務情況下,為委托人辦理貨物運輸以及船舶進出港口、聯系安排引航、靠泊和裝卸等相關業務手續的業務活動。由于船舶的營運方式不同,而且在不同營運方式下的營運業務中所涉及的當事人又各不相同,各個當事人所委托代辦的業務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據委托人和代理業務范圍不同,船舶代理人可分為班輪運輸代理人和不定期船運輸代理人兩大類。
船舶代理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大數據、云計算、5G等信息軟件技術服務商,以及物流公司、貿易公司、貨物裝卸服務商、船舶維修保養服務商和港口等。產業鏈中游為船舶代理服務商,主要為下游的船東、貨主、船運公司等船舶代理服務需求方提供船舶進出港業務、貨物裝卸及運輸、船舶維修保養、船員管理及服務、信息咨詢等方面服務。隨著下游河海運輸服務需求增長,將持續推動船舶代理市場規模擴大。
二、產業現狀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船公司(船舶經營人)承運國際國內貨物到世界各港,為了保證船舶所到之地得到當地很好的關照并順利運營操作,委托船舶代理人業務應運而生。船舶代理是根據船舶經營人的委托辦理船舶有關營運業務和進出港口手續,聯系安排貨物裝卸,為船舶和船員服務,代辦各種手續,代辦有關財務業務和船舶租賃、買賣以及協辦海事處理、海上救助及其他相關代理業務。船舶代理與航運業發展緊密相關,是國際航運活動不可或缺的環節。航運船舶代理業的發展之路,從獨家經營、穩步發展到百花齊放,再經歷市場開放的淬煉,到如今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
1953年1月1日,我國最早的船舶代理企業,中國外輪代理總公司(簡稱“外代”)成立,其后的30年里,船舶代理市場由外代獨家經營;改革開放后,行業引入了競爭機制,我國加入 WTO 前,形成以外代、外運、中海三家企業為主,共300多家船舶代理企業共存的狀態;加入 WTO 后,取消船代市場進入的所有門檻,包括對國有所有制、注冊資金和出資人背景的要求,我國船舶代理業發迅速展,市場欣欣向榮。
2002年后,外資企業可以合資形式進入我國船舶代理市場(外方持股比例最大不超過49%);2004年起,CEPA 2004允許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獨資船務公司,為該香港服務提供者擁有或經營的船舶提供船舶代理服務。順應中央政府給香港特區政府經貿領域的更優惠政策,緊接著又出臺 CEPA 2007、CEPA 2008和CEPA 2009協議,放寬了香港對內地船代市場的相關監管政策;2013年,為減少船代行業行政審批,進一步培育船代企業市場主體,取消中資船代許可制度,實施備案管理;2014年之后的幾年里,上海自貿區2014版負面清單到2018年2018版負面清單的發布,開啟船舶代理業的全面開放之路。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中取消了國際船舶代理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進一步放寬了對從事國際船舶代理業務的外商,其持股比例不超過51%的要求,意味著我國船舶代理市場的全面徹底開放,為國內船舶代理行業進一步加速發展提供了基礎。
近些年來,在全球產業信息化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的大趨勢下,交通運輸部等中央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均重點提出,要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全面推進船舶代理等傳統航運服務業轉型升級,同時創新船舶代理行業服務模式。例如,2024年4月,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的《廣州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3-2035年)》提出,全面推進船舶管理、船舶代理等傳統航運服務業轉型升級,推進拖輪業務、外輪理貨持續增長,提升基礎航運服務發展能級。政策效能加速釋放,為我國船舶代理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不斷推動我國船舶代理企業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內水路運輸市場持續發展,外貿市場穩中有進,疊加水路與鐵路公路聯運比例提升,使得全國水路貨運需求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我國船舶代理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行業規模穩定增長。據統計,2023年我國船舶代理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443.19億元增長至528.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59%;其中,船舶代理貨運市場規模為328.89億元,船舶代理集裝箱市場規模為199.8億元。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船舶代理行業投資戰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三、重點企業
中國外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外代”)成立于1953年1月1日,是我國最早成立的船舶代理企業,旗下擁有注冊商標“PENAVICO”,公司主營業務可分為船舶代理、貨運代理、綜合物流及特色服務四大板塊。中國外代總部設在北京,下設80多家口岸外代,在日本、韓國、中國香港設有代表處,具有完善的服務網絡,針對操作難度高、規章復雜、專業知識強的代理業務,可以其特有的專業能力,為廣大集裝箱班輪公司提供綜合性的集裝箱操作和船舶代理服務,同時可為家電物流、電子物流、航空物流、化工物流、會展物流、電力物流、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客戶提供全程物流解決方案,或為市場提供船東業務服務等特色服務,目前已成為我國國際船務代理和國際運輸代理行業的領導者,其專業經驗和市場地位被業界所公認。
寧波遠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于2008年12月成為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2020年12月正式啟動分拆上市計劃,2021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順利于2022年12月8日成功登陸滬市主板,成為國內港航企業首家“A拆A”上市公司,股票簡稱“寧波遠洋”。寧波遠洋主營業務包括國際、沿海和長江航線的航運業務、船舶代理業務及干散貨貨運代理。其中,船舶代理業務主要涉及辦理內外貿船舶報關、進出港手續,聯系安排引航靠泊和裝卸;代辦接受訂艙業務,代簽提單和運輸合同;承攬貨載,辦理集裝箱和貨物的托運及中轉;代收運費,代辦結算等項目。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寧波遠洋營業總收入達37.69億元,同比增長13.63%。
四、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貿易的增長和國際船運業的發展,船舶代理市場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我國作為世界貿易大國,海運需求持續增長,為船舶代理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未來幾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和全球貿易的進一步復蘇,我國船舶代理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在船舶代理行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隨著客戶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船舶代理公司服務將日益細分化和專業化,為船舶代理行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的同時,將使得產業競爭日益白熱化。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船舶代理行業投資戰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船舶代理行業投資戰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船舶代理行業投資戰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0-2024年船舶代理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船舶代理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船舶代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