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地熱供暖行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層面的鼎力支持與技術創新的不竭動力。國家積極響應雙碳目標、節能減排的號召,并針對老舊小區管道改造等關鍵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引導與規范措施,有力推動了綠色建筑理念的普及與老舊供熱系統的革新升級。與此同時,地熱供暖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特別是深井地熱開采技術與智能化管理系統的創新應用,為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與保障。2023年,中國地熱供暖行業市場規模為1060億元,同比增長17.78%。
關鍵詞:地熱供暖市場規模、地熱供暖行業現狀、地熱供暖資源儲量
一、行業概述
地熱供暖是指利用地球內部的熱能進行供暖的一種方式。地熱能是一種清潔低碳、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安全穩定的優質可再生能源。地熱供暖系統通過提取地熱資源中的熱量,向用戶供暖,其技術模式按照所利用地熱資源、賦存介質特征及換熱技術的不同,可以分為淺層地熱能取暖(制冷)模式、水熱型地熱能取暖模式和中深層地源熱泵取暖模式。
二、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地熱供暖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1907年至1950年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處于清末和北洋政府時期,由于歷史和社會動蕩,地熱技術在中國并未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然而,這為后續地熱供暖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1950年至2004年的初步應用階段,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科技的逐步發展,地熱技術開始回歸中國。一批科技工作者開始對地面輻射供暖技術進行研究,并付諸于具體的工程實踐。一些重要的公共場所,如人民大會堂、故宮和華僑飯店等,開始采用地面輻射供暖技術,標志著地熱技術在中國得到初步應用。這一階段的探索和實踐為后續地熱供暖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4年至2016年的成長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呈現出規模化、專業化的特點。隨著相關產業政策的推動,地熱能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國內陸續出現了許多代表性的企業,設備逐步由小型向中大型、由粗糙型向專業型過渡,技術研發成果市場化、產業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借此,中國迅速成長為全球地熱能直接利用量最大的國家。地熱供暖作為地熱能利用的重要領域之一,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2017年至今的多元化階段,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擴大,中國地熱供暖行業進入了快速成長階段。地熱能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展,不僅在供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還涉及發電、溫泉旅游等多個領域。政府繼續加大對地熱供暖行業的政策扶持,鼓勵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地熱供暖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為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行業產業鏈
地熱供暖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涉及材料/零部件生產、地質勘察、地熱工程設計及施工等環節。產業鏈中游為地熱能開發利用運營商,他們負責地熱供暖項目的運營和管理。產業鏈下游主要是各類應用領域,包括民用、商業和工業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地熱供暖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四、相關政策
近年來,國家頒布多項政策法規支持我國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明確了地熱能作為可再生能源在我國發電與供暖方面的重要地位,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探索深化地熱能開發利用。相關政策如下:
五、市場規模
中國大陸的地熱資源極為豐富,尤其在淺層地熱能方面表現突出。據調查,全國336個主要城市的淺層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巨大,折合高達7億噸標準煤,這一豐富的資源潛力可以支持實現供暖(制冷)建筑面積達到320億平方米。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黃淮海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由于其地質和氣候條件,成為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最佳區域。
在水熱型地熱能方面,中國大陸的年可采資源量同樣令人矚目,折合達到18.65億噸標準煤。這一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松遼、蘇北、江漢、鄂爾多斯、四川等平原(盆地)以及東南沿海、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等山地丘陵地區,為這些地區的供暖、工業干燥、旅游、康養和種養殖等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持。
更深層次的干熱巖型地熱能資源更是潛力巨大,中國大陸埋深3000-10000米范圍內的干熱巖型地熱能基礎資源量約為2.5×10^25焦耳,折合約856萬億噸標準煤。特別是埋深在5500米以淺的資源量,約為3.1×10^24焦耳,折合106萬億噸標準煤,這一部分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是未來地熱能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
地熱供暖行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層面的鼎力支持與技術創新的不竭動力。國家積極響應雙碳目標、節能減排的號召,并針對老舊小區管道改造等關鍵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引導與規范措施,有力推動了綠色建筑理念的普及與老舊供熱系統的革新升級。與此同時,地熱供暖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特別是深井地熱開采技術與智能化管理系統的創新應用,為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與保障。2023年,中國地熱供暖行業市場規模為1060億元,同比增長17.78%。
六、行業發展趨勢
1、技術進步與創新驅動
中國地熱供暖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是技術進步與創新驅動。隨著地熱能開發利用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地熱供暖領域,將加大對二次利用和增產技術的研發,推動低溫地熱資源的發電應用,提升整體能效。此外,深井地熱技術的發展將使得深層地熱資源的開發成為可能,采用更先進的鉆探和熱交換技術,以獲取更高的熱能。這些技術的進步將為地熱供暖行業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2、多元化能源結構與綜合利用
中國地熱供暖行業的另一個發展趨勢是地熱能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結合,探索地熱能與太陽能、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提升能源系統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這種多元化能源結構的構建將有助于提高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通過綜合利用不同能源,可以更好地平衡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3、智能化管理與環保可持續發展
中國地熱供暖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還包括智能化管理與監測技術的應用,以及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對地熱能的開發和利用進行智能監測和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同時,加強地熱能開發對環境影響的評估,推動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確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意味著地熱供暖行業將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通過智能化技術提高運營效率,減少浪費,實現綠色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地熱供暖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地熱供暖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地熱供暖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五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地熱供暖行業投資前景,2025-2031年中國地熱供暖企業投資戰略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