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激光顯示作為我國彩電領域的前瞻性技術潮流,已經成為全球電視市場的領導者,并已被納入科技部“十四五”國重研發項目“新興顯示與戰略電子材料”中。2022年4月1日起,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的我國首個激光電視行業準則已步入全面實行階段,不僅對正進入爆發期的激光電視市場起到有效的市場規范作用,在更好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同時,還推動激光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在國家經濟持續穩健發展的背景下,廣大民眾的購買能力逐步攀升,消費觀念正逐步改變,尤其是年輕族群對于高科技智能化新品類的消費投入顯著增長,從而推動了國內激光電視市場的逐步繁榮。2023年,中國激光電視市場規模約為72.15億元,同比增長13.15%。
關鍵詞:激光電視產業鏈、激光電視市場規模、激光電視競爭格局
一、激光電視行業概述
激光電視是采用激光光源,配備專業抗光增益屏,可以收看廣電節目,點播互聯網內容的第四代電視。全球電視技術經歷了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和以液晶電視、PDP、OLED等為代表的數字電視三次技術迭代,激光電視將使用了激光光源的DLP數字電影放映技術和電視技術結合形成第四代電視顯示技術。DLP數字電影放映技術于2015年獲得奧斯卡科學技術獎,全球八成以上數字電影放映機均使用激光光源并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激光電視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激光光源照射到成像芯片上,再通過鏡頭放大投射出畫面,利用?漫反射原理,將畫面投射到專用的?抗光屏幕上,觀眾通過屏幕反射的光線觀看畫面。根據激光光源的不同,激光電視可以分為RGB激光電視和單色激光電視。
激光電視與液晶電視相比,在大屏幕成像上具有諸多優點。在技術構成方面,激光電視的技術構成由激光光源、成像模組、電路控制系統、激光電視屏幕等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的技術進步均在激光電視整機的體驗表現上。在技術先進性方面,激光光源具有的低碳、環保、節能等優點被公認為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光光源,因此激光電視結合光學成像技術的進步可以實現最高臨場感體驗,激光電視的技術上也占據領先地位。此外,激光顯示技術具有分辨率高、色域范圍廣、壽命長、效率高等優點,逐步成為了大屏電視消費領域的熱門商品,與液晶電視相比,激光顯示更經濟,家居融合性好,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大屏需求。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激光電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二、激光電視產業鏈
激光電視產業鏈上游為合成樹脂、PVC、有色金屬、半導體等原料以及泵浦源、激光晶體、激光器、光偏轉器、顯示芯片、投影鏡頭、抗光屏幕等核心部件。上游組件和材料的質量及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到激光顯示產品的性能和生產成本。目前,我國激光電視上游器件供應商高度集中,投影鏡頭、DMD芯片、光源芯片以及DLP技術、LCOS技術主要依賴海外,技術壟斷壁壘高。中游為激光電視整機制造和整體運營環節。產業鏈下游銷售渠道包括境內外知名的大型連鎖零售商、專業激光電視連鎖店、分銷商、經銷商以及網絡銷售平臺,消費端涵蓋教育、家居生活、廣告宣傳、互動展示、職場會議等場景,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激光電視產品在顯示、尺寸、形狀、性能等方面將持續進步,有望在更多領域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和推廣。
三、激光電視發展現狀
激光顯示作為我國彩電領域的前瞻性技術潮流,已經成為全球電視市場的領導者,并已被納入科技部“十四五”國重研發項目“新興顯示與戰略電子材料”中。早在2010年,我國政府便已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新型顯示技術。2022年4月1日起,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的我國首個激光電視行業準則已步入全面實行階段。這份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海信、光峰、長虹、小米等25家單位共同起草的標準,對于何謂激光電視顯像設備做出了清晰的定義——即通過應用激光投影顯像技術,并配套專用投影幕,從而能夠播放廣播電視節目或者互聯網上的影視資源的顯示設備,不僅對正進入爆發期的激光電視市場起到有效的市場規范作用,在更好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同時,還推動激光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在國家經濟持續穩健發展的背景下,廣大民眾的購買能力逐步攀升,消費觀念正逐步改變,尤其是年輕族群對于高科技智能化新品類的消費投入顯著增長,從而推動了國內激光電視市場的逐步繁榮。2023年,中國激光電視市場規模約為72.15億元,同比增長13.15%。
四、中國激光電視企業競爭格局及重點企業分析
由于激光電視擁有出色的顯示技術、健康護眼特性、豐富真實的色彩表現以及極具現場感的觀影體驗等諸多優勢,因此逐漸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與追捧,近些年,我國激光電視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均呈現出顯著的上升態勢,市場前景廣闊。同時,隨著激光電視逐步起量,大量液晶電視及上下游企業紛紛布局激光電視生產業務,行業競爭者持續增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目前,我國激光電視行業頭部玩家具體可分為三類,分別為國際知名激光顯示設備生產商、國內傳統電視廠商以及智能微投廠商,且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海信作為激光電視品類的開拓者,是當前國內唯一出貨量超10萬臺的品牌,占全球激光電視總市場的40%以上,龍頭地位穩固;長虹、海爾、索尼、愛普生等國內外品牌依托豐富的行業經驗及市場銷售網絡創新發展激光電視業務,在全球市場上贏得較好反響;此外,光峰科技、極米科技等企業后來居上,憑借高性價比、產品豐富迅速拓展中國市場,以此實現市場份額提升。
海信與國內上游廠商開展激光器等器件聯合研發,逐步提升核心部件自研比重。同時公司加強全產業鏈布局,其擁有的緊湊高效激光光源模塊技術、高效低噪聲散熱技術、遠心照明光路、核心超短焦鏡頭技術、針對獨有芯片的畫質提升技術、激光消散斑技術以及菲涅爾抗光幕批量組裝技術均處于行業技術領先地位。長虹作為國內知名彩電企業之一,產品包括人工智能電視、長虹CHiQ電視、4K電視、激光電視、智能電視等系列產品。2016年12月21日,四川長虹在北京召開超影FILM體驗會,推出全球首創超高效遠心激光光機和柔性菲涅爾光學屏幕的CHiQ激光影院。該設備由激光主機、光學屏幕兩部分組成,采用了動態消散斑技術和遠心光路系統,首創地提出集成式單軸雙輪顏色系統技術方案,減少了透反射式熒光輪光路轉折帶來的光機尺寸增大的問題,并解決了雙輪旋轉中引入的顏色系統不同步的問題。極米科技專注于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領域,打破了外資品牌對中國投影機市場十幾載的壟斷,極米實施全球化發展戰略,用戶遍布全球127個國家和地區。光峰科技以原創激光顯示技術和架構為主導,研發、生產與銷售激光顯示核心器件與整機,企業在2007年于全球率先發明了ALPD激光顯示技術,該技術已經成為國際激光顯示領域的主流技術,并在全球范圍率先實現技術產業化。2024年上半年,海信、長虹、極米、光峰營業收入分別為254億元、514億元、16億元、11億元,均有一定幅度上漲。
五、中國激光電視發展趨勢研判
1、國產化驅動降本,激光電視價格有望降低
目前,我國本土的激光電視行業領軍者開始加大研發投入,在屏幕、鏡頭以及激光器等關鍵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技術突破,并逐步打破海外廠商的技術壟斷,實現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從而有效地降低激光電視的零部件成本。與此同時,激光電視行業的飛速發展也吸引了大量的上游企業紛紛投身于激光電視零部件生產線的建設之中,產能逐步擴大,市場銷售價格持續下降。未來,我國激光電視的主要組件由日美少數供應商掌控的局面逐步瓦解,且隨著國內該產業上游供應方的日益增多,行業競爭加劇,將會有更多企業投入性價比競爭行列,激光電視廠商采購成本將更進一步降低,市場價格也將實現平民化、大眾化。
2、銷售業績穩步攀升,激光電視市場份額持續擴大
由于激光電視過高的售價,目前尚未能使其普及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展望未來,隨著我國在激光電視四大關鍵零部件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國產化進程和規模效益將共同推動激光電視成本降低并實現價格下調,進而激發廣大消費者對于激光電視的購買欲望。此外,伴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遷,以80后、90后乃至0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消費人群正逐步崛起,其作為推動我國消費水平增長的中堅力量,對于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對于品質有著更高的追求。因此,消費者主力年輕化的趨勢將進一步拉動整體電子產品消費水平的提升,而未來激光電視產品無疑將成為家電消費領域的一股重要潮流。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激光電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激光電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激光電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激光電視行業投資前景,2025-2031年中國激光電視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