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數據資產作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的新興資產類型,正日益成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和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重要性不斷凸顯。近年來,我國數據生產量和存儲量快速增長,我國政府部門對數字資產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出臺了《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推動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隨著數據資產價值加速顯現,企業對數據資產變現需求日益強烈。然而,傳統的融資方式往往難以充分反映數據資產的內在價值,導致企業在尋求資金支持時面臨融資難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數據資產融資應運而生,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數據資產在金融信貸領域的應用探索日漸深入,2024年,數據資產融資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初,2023年已有80余筆數據資產融資成功落地,總融資額接近10億元。從湖南、廣東到江西、北京,各地紛紛落地“首單”數據資產融資案例,展現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蓬勃生機。
關鍵詞: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發展背景、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市場現狀、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發展趨勢
一、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相關概述
數字資產是指以數字形式存在,具有經濟價值和產權歸屬的資產。包括但不限于數字版權、數字藝術品、虛擬世界中的資產等。數字資產的主要特點包括:(1)數字化形式:數字資產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不依賴于物理載體。(2)明確產權:數字資產具有明確的產權歸屬,可以通過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進行確權。(3)價值波動性:數字資產的價值受市場供需、技術革新等多種因素影響,波動較大。(4)交易便捷性:數字資產的交易通常通過區塊鏈技術或特定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進行,具有高效、便捷的特點。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二、數字資產融資行業發展背景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演進,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在不斷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近年來,在政府部門大力推動下,我國數字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總體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引擎。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3.9萬億元,同比增長7.4%,數字經濟占GDP比重42.8%,數字經濟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6.45%,數字經濟有力支撐了經濟的穩增長。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數據資產作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的新興資產類型,正日益成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和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重要性不斷凸顯。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推進,數據生產量和存儲量快速增長,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升級,數字技術和產業體系更加成熟,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為數據資產開發利用創造了更有利條件。2023年,全國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ZB,同比增長22.44%。但同時,我國數據資源管理和利用整體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還存在數據有效供給不足、數據多元流通模式待完善、數據價值有待進一步釋放等挑戰,2023年全國數據產存轉化率(當年新增存儲數據量/當年生產數據量)僅為2.9%,海量數據源頭即棄;企業一年未使用的數據占比達38.93%,大量數據被存儲后不再被讀取和復用;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大企業中,僅有8.3%實現數據復用增值,數據價值挖掘任重道遠。數據要素市場發展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三、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相關政策
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對數字資產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出臺了《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推動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2024年1月,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科技部等十七部門聯合發布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了未來幾年我國數字要素市場發展總體要求、總體目標、重點行動計劃。在做好組織實施中提到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化金融服務。依法合規探索多元化投融資模式,發揮相關引導基金、產業基金作用,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向數據產業。支持數據商上市融資。隨后于2024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提出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數據要素型企業和數據基礎設施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有序參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這一文件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系統部署,是定規則、把方向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的重要一環,釋放了鼓勵發展的鮮明政策導向,對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具有里程碑意義。隨著國家對數據要素市場的重視和一系列宏觀政策的出臺,數據資產在金融創新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四、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市場動態
隨著數據資產價值加速顯現,企業對數據資產變現需求日益強烈。然而,傳統的融資方式往往難以充分反映數據資產的內在價值,導致企業在尋求資金支持時面臨融資難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數據資產融資應運而生,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通過將數據資產作為質押物,企業得以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實現數據資產的資本化運作,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2023年8月,財政部制定印發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為數據資產的“入表”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依據。自2024年1月1日起,數據資產可以成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重大變革無疑將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對數據資產融資的關注與熱情,推動其在實踐中的廣泛應用。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數據資產融資不僅為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更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釋放數據價值的重要抓手,對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方向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數據資產在金融信貸領域的應用探索日漸深入。2024年,數據資產融資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初,2024年已有80余筆數據資產融資成功落地,總融資額接近10億元。從湖南、廣東到江西、北京,各地紛紛落地“首單”數據資產融資案例,展現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蓬勃生機。2024年1月,湖南大數據交易所與光大銀行長沙分行等專業機構簽約,提供湖南首筆數據資產無抵押融資服務,幫助本土企業湖南盛鼎科技獲得500萬元授信額度。2024年3月,數字廣西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廣西首單數據資產入表,相關數據產品在深圳數據交易所掛牌上市,并獲得中國光大銀行南寧分行數據資產無質押貸款1000萬元。2024年6月,安徽省銳凌計量器制造有限公司以其登記的“電磁流量計檢測數據”數據進行質押,獲得建設銀行廬江支行貸款100萬元,為安徽省首單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024年10月,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新譯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譯——多語種平行語料庫”數據產品完成評估、上市、入表、質押、授信流程,獲得1000萬元貸款,這是全國首筆“市場法”評估數據資產。一系列案例落地,標志著“數據資產—信用資本—信貸資金”的轉化通道已初步建立,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資金“活水”。
數據資產融資主要集中在商業服務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商業服務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數據資產融資額分別占比24.7%、14.1%、13.3%,其次為道路運輸業、造紙與紙制品業,融資額占比超7%。
五、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未來趨勢
目前僅有少數上市公司嘗試將數據資源納入其財務報表,隨著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準則和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公司越來越重視數據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公司、中介機構等市場主體將加強數據資源“入表”探索力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數據資源納入報表,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數據資源融資規模有望不斷壯大。同時,數據資產融資有望在重點行業迎來更大突破。隨著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未來三類企業更適合,也更能從數據資產融資中受益:一是數字化轉型程度較高的互聯網企業、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企業;二是具有數據交易和商業化場景的企業,如數據供應商、數據標注商和數據經紀商;三是對數據高度依賴的創新型企業,如新媒體營銷企業、人工智能企業和基因科技生物公司等。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5年中國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年中國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年中國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八章,包括數字資產及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相關概述、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運行環境(PEST)分析、全球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運營態勢、中國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經營情況分析、中國數字資產信貸融資服務供給方分析、中國數字資產信貸融資服務需求方分析、國內外數字資產信貸融資創新現狀及策略分析、數字資產信貸融資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