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根據衛生健康統計年鑒的數據,自2010年至2020年,中國療養院的數量呈現出一個明顯的下滑態勢,由最初的199家逐漸減少至135家。在此期間,療養院的投資主體相對單一,國有療養機構占據主導地位,而私人療養機構的數量相對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療養院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足夠的利潤吸引力,使得更多的投資者望而卻步。然而,隨著近幾年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政府開始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同時,國有企業也加快了在療養院行業內的布局,以滿足社會對于療養服務的日益增長的需求。2022年,中國療養院數量同比增加4家至145家。
關鍵詞:療養院行業現狀、療養院數量、療養院診療人數
一、行業概述
療養院是指提供醫療護理、康復治療、健康檢查和養生服務的醫療機構,主要面向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康復期患者等群體。療養院不再僅僅是提供住宿和醫療服務的場所,而是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例如提供康復治療、心理疏導、營養配餐、文化娛樂等多種服務。療養院主要分為綜合療養院和專科療養院。
二、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療養院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六個階段。創建時期,解放前,療養院寥寥無幾,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區及軍隊系統紛紛興辦療養院。人民政府繼承解放區傳統,設立了“榮譽軍人療養院”。1950年4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我軍正式編設療養院1951年4月陸續組建海軍療養院和空軍療養院。
發展時期,主要仿照前蘇聯模式,由前蘇聯療養學專家幫助指導建立,中國80%療養院都是這一時期組建的。
挫折時期,前蘇聯專家撒離,療養學理論和療養院發展擱淺。文革10年,療養事業受到巨大的沖擊和破壞。
恢復時期,通過撥亂反正,肯定過去療養事業方針、政策、性質、任務的正確性,為恢復和重建中國療養事業明確方向,增強信心。1976年4月組建了第二炮兵療養院。
改革開放時期,改革開放后,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療養事業飛速發展,截至1982年,全國療養院達593所。
功能擴展期,新世紀療養院功能遠超以往概念,已由單純療養向健康管理、功能恢復、醫學鑒定、功能訓練一體化發展。2015年3月總部將涉核人員療養正式納入特勤療養。
三、行業產業鏈
療養院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醫療設備、康復器械、藥物、保健品等供應商,這些供應商為療養院提供必要的醫療設備和藥品支持,是療養院運營的基礎。產業鏈中游為療養院經營和運營機構。產業鏈下游為患者、養老人群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療養院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四、行業現狀
根據衛生健康統計年鑒的數據,自2010年至2020年,中國療養院的數量呈現出一個明顯的下滑態勢,由最初的199家逐漸減少至135家。在此期間,療養院的投資主體相對單一,國有療養機構占據主導地位,而私人療養機構的數量相對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療養院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足夠的利潤吸引力,使得更多的投資者望而卻步。然而,隨著近幾年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政府開始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同時,國有企業也加快了在療養院行業內的布局,以滿足社會對于療養服務的日益增長的需求。2022年,中國療養院數量同比增加4家至145家。
從療養院分布來看,中國療養院主要分布在城市,占總療養院數量的68.79%,這可能與城市地區人口密度高、醫療服務需求大、經濟水平較發達以及醫療資源集中有關。城市中的居民更容易接觸到各類療養服務,同時,城市療養院也能吸引更多的專業醫療人才和先進的醫療設備。而農村療養院總療養院的31.21%。這可能與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人口老齡化程度不同以及對療養服務的認識和需求有差異有關。農村地區的療養院可能面臨更多的挑戰,如資金投入不足、醫療人才缺乏等。
近年來,由于疫情的持續沖擊,療養院的需求遭遇了顯著的下滑趨勢。2021年,中國療養院入院人數為22萬人,與往年相持平;其診療人次數為128萬人次,同比下降14.47%。兩數據屢創新低。然而,在老齡化趨勢日益顯著的背景下,養老需求卻在持續增長。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并把握發展機遇,中國政府不斷出臺政策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2023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鼓勵支持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所屬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為普惠型養老服務設施。提升國有經濟對養老服務體系的支持能力,強化國有經濟在基本養老服務領域有效供給。該政策旨在提升國有經濟對養老服務體系的支持能力,并強化國有經濟在基本養老服務領域的有效供給。
五、行業發展趨勢
1、政策驅動下的快速發展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醫療養老行業的發展,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等,為療養院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政策引導。這些政策不僅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養老領域,還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并為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隨著政策的深入實施,療養院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服務質量也將不斷提升。
2、新興業務領域的探索
療養院行業正在探索新興業務領域,如醫養結合模式和自然療法與養生旅游的融合。醫養結合模式通過整合醫療資源和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健康管理和生活照料服務。自然療法與養生旅游的融合則利用自然資源,如森林、溫泉等,結合傳統和現代醫療技術,提供身心放松和健康促進的服務。這些新興業務領域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為療養院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3、智能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化和信息化已經成為療養院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療養院行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為服務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高效化的支持。例如,智能穿戴設備可以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為醫生提供及時、準確的診療依據;遠程醫療技術則可以讓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這些技術的應用將有助于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療養院行業的持續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療養院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療養院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療養院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共九章,包含2024年中國遠端醫療行業國內主體企業綜合競爭力分析,2024年中國療養院投資特征及趨勢分析,2025-2031年中國療養院行業發展前景與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