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智慧養殖作為農業領域的重要創新,其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末。起初,農業生產主要依賴于人工操作,但隨著人口增加和生產規模擴大,傳統的養殖方式面臨諸多限制,如人力不足、環境控制不精確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農業科技開始引入自動化設備,如自動投喂、自動清潔等。這些設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卻仍受限于傳統的管理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崛起,智慧養殖行業逐漸發展,市場規模呈現不斷增長趨勢。據統計,2022年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263.28億元增長至449.62億元,估計2023年智慧養殖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市場規模達到500億元左右。
關鍵詞:智慧養殖、養殖業、出欄量、市場規模、競爭格局
一、智慧養殖行業概述
智慧養殖是指通過智能科技手段,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將傳統農業養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實現養殖過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目前,智慧養殖已能夠實現自動化管理、數據化決策、精細化控制、監測預警等功能,極大地提高養殖效率和養殖產量,同時還有利于減少養殖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實現養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智慧養殖是農業科技領域的一個重要創新方向,對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升農產品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推動智慧養殖行業發展,如2023年6月發布的《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中,提出建設奶牛智慧養殖場。以奶業主產省為重點,兼顧南方潛力區和特色奶產區,以節本增效為目標,提升規模養殖場草畜配套比例、資源利用效率和數字化應用水平,提升奶業發展質量。2023年12月發布的《“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中,提出支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相關服務企業融合利用遙感、氣象、土壤、農事作業、災害、農作物病蟲害、動物疫病、市場等數據,加快打造以數據和模型為支撐的農業生產數智化場景,實現精準種植、精準養殖、精準捕撈等智慧農業作業方式,支撐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效率。
二、智慧養殖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智慧養殖行業上游主要由軟件和硬件服務商組成,提供智慧養殖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和技術支持。其中硬件服務商主要包括傳感器、攝像頭、通風設備等硬件設施,這些設備是智慧養殖的基礎,能夠實時監測動物的健康狀況、飼養環境等數據;軟件服務商主要提供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支持,這些技術能夠處理和分析上游硬件收集的數據,為養殖者提供決策支持。中游為智慧養殖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他們利用上游軟硬件服務商提供的技術和設備,開發出適合不同養殖場景的智慧養殖解決方案。下游為養殖企業,包括生豬、雞鴨、牛羊、水產等,這些養殖領域通過應用智慧養殖解決方案,能夠提高養殖效率、降低成本、改善養殖環境。
智慧養殖方案用于廣泛,對于豬牛羊、雞鴨鵝等禽畜養殖方面都能發揮作用,對于魚蝦蟹等水產品的養殖作業,也能實現智能化管理,改變養殖業的生產管理模式,實現集約化、規模化養殖,提高經濟收入。近年來,我國生豬、家禽、肉牛、羊出欄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具體來看,2023年中國生豬出欄量達到72662萬頭,同比上漲3.81%;家禽出欄量達到168.2億只,同比上漲4.21%;肉牛出欄量達到5023萬頭,同比上漲3.78%;羊出欄量為3.39億只,同比上漲0.89%。2024年上半年,除家禽和肉牛外,生豬和羊的出欄量有所下降,這主要受市場波動、疫病等因素的影響。預計未來隨著智慧養殖在養殖行業不斷應用,養殖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智慧養殖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三、智慧養殖行業發展現狀
智慧養殖作為農業領域的重要創新,其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末。起初,農業生產主要依賴于人工操作,但隨著人口增加和生產規模擴大,傳統的養殖方式面臨諸多限制,如人力不足、環境控制不精確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農業科技開始引入自動化設備,如自動投喂、自動清潔等。這些設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卻仍受限于傳統的管理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崛起,智慧養殖開始逐步嶄露頭角。智能傳感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使得養殖場能夠實現實時監測、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通過傳感器感知環境參數、動物狀態等信息,將數據上傳到云平臺進行分析和管理,從而實現更加精細化的養殖方式。智慧養殖的逐漸興起,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減少了環境壓力,更好地保障了動物的福利。近年來,我國智慧養殖行業市場規模保持不斷增長趨勢,2022年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263.28億元增長至449.62億元,估計2023年智慧養殖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市場規模達到500億元左右。
智慧養殖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主要分為智慧畜禽養殖和智慧水產養殖兩種,其中智慧畜禽養殖主要針對的是畜禽(如豬、牛、羊等),而智慧水產養殖則針對的是水生生物(如魚、蝦、蟹等)。盡管兩者在技術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養殖對象的不同導致了它們在技術實現和管理策略上存在差異。例如,智慧畜禽養殖通過部署各類傳感器實時采集養殖舍內的環境數據,并借助智能控制系統自動調節通風、光照、溫濕度等條件,為動物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智慧水產養殖則通過水質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水溫、鹽度、溶氧量等參數,并通過智能控制系統調節環境,保證水生生物的生長條件。
從市場規模來看,近年來,智慧畜禽養殖得到了快速發展。據統計,到2022年,中國智能畜禽養殖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92.25億元,估計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325億元左右。
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節能、高效目標的實施,我國智慧水產養殖行業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中,2022年智慧水產養殖市場規模達到157.37億元,估計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175億元左右。
四、智慧養殖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智慧養殖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行業內企業主要分為三大陣營:一是主營業務為養殖行業的企業,近年來通過增設智慧養殖部門,將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附加到傳統養殖業務上;二是互聯網科技公司,其開發出智慧養殖解決方案產品如軟硬件產品,但本身不參與養殖業務;三是網易這種企業,從互聯網行業跨界到養殖行業,通過自身技術賦能養殖業。
五、智慧養殖行業發展趨勢
1、技術創新持續推動
智慧養殖產業的核心在于技術創新。隨著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智慧養殖系統將更加精準、高效、智能。例如,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將實現對養殖環境、動物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和數據采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則可以對海量養殖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為養殖者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這種技術創新將持續推動智慧養殖產業的發展,提升養殖效率和產品質量。
2、產業鏈整合與優化
智慧養殖產業的發展將促進產業鏈的整合和優化。通過整合養殖、飼料、獸藥等各環節的數據資源,實現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高產業鏈的協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智慧養殖解決方案提供商將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智慧養殖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生態體系。
3、可持續發展成為重點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強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質量要求的提高,智慧養殖產業將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通過精準飼喂、智能環境控制等技術手段,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提高養殖業的生態效率。同時,智慧養殖還將推動養殖與種植的有機結合,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循環農業的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智慧養殖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智慧養殖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慧養殖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智慧養殖重點企業經營狀況,中國智慧養殖產業投融資分析,中國智慧養殖產業發展前景及未來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