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2024年以來,隨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外需有所回暖以及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水務工程施工、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持續拓展,水利建設項目持續增加。2024年1-7月,我國新開工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河北小清河、文安洼蓄滯洪區,廣西長塘水庫,貴州花灘子水庫等34項重大水利工程,較去年同期多8項,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總投資2082.5億元,同比增加954.9億元。2024年1-7月,全國水利新開工項目共計2.6萬個,同比增長23.9%;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6894億元,同比增長12.8%,為歷史同期最高;其中增發國債安排的水利項目完成投資2585億元,增發國債帶動水利建設全面提速。
關鍵詞:新開工水利建設項目、水利建設投資完成額、水庫、江河堤防長度、從業人員數量、職工工資
一、項目投資持續發力,帶動水利建設全面提速
近年來,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基本保持增長,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相對均衡,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信貸和社會資本為水利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2024年以來,隨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外需有所回暖以及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水務工程施工、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持續拓展,水利建設項目持續增加。2024年1-7月,我國新開工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河北小清河、文安洼蓄滯洪區,廣西長塘水庫,貴州花灘子水庫等34項重大水利工程,較去年同期多8項,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總投資2082.5億元,同比增加954.9億元。2024年1-7月,全國水利新開工項目共計2.6萬個,同比增長23.9%;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6894億元,同比增長12.8%,為歷史同期最高;其中增發國債安排的水利項目完成投資2585億元,增發國債帶動水利建設全面提速。展望未來,隨著基建投資繼續在經濟穩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水利投資或將繼續增長。
近兩年水利投資持續發力,2023年,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1996億元,在2022年首次邁上萬億元大臺階基礎上,再創歷史最高紀錄。其中,建筑工程是水利建設中的核心部分,包括水庫、堤防、渠道、水電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旨在提升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2023年全國水利建筑工程完成投資9089億元,占75.8%。安裝工程主要涉及水利設施中的管道、線路、設備等的安裝與調試,機電設備及工器具的購置包括水泵、發電機、自動化控制系統等,對于提升水利設施的技術含量、自動化水平和運行效率至關重要。2023年,全國安裝工程及機電設備及工器其購置完成投資904億元,約占總投資額的7.6%。
從項目類型來看,我國水利建設項目主要包括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建設以及水文基礎設施、數字孿生水利建設。2023年,我國長江流域姚家平、風凰山等多個水庫,長江安慶河段治理工程,鄱陽湖康山、珠湖等多個蓄滯洪區開工建設;吳淞江治理有序推進,太湖環湖大堤全線達標,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總體完成投資3227億元,占完成總投資的27%。與此同時,我國水網逐步完善。2023年,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完成投資5665億元,主要用于吉林水網骨干工程、黑龍江糧食產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雄安干渠、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等44項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全國598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建成后將新增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約7000萬畝。此外,我國加大重要河湖治理與修復力度,全面推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李生水網、數字李生工程建設。2023年,全國復蘇河湖生態環境項目建設完成投資2079億元;水文基礎設施、數字孿生水利項目建設等完成投資1025億元。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水利建設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近幾年來,中國水利重大工程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特別是在水土治理、流域防洪體系建設等方面成就顯著,為國家的防洪、灌溉、供水、發電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多方面提供了堅實保障。我國國土遼闊,東部及南部沿海地帶以及中部地區全年降雨量較多,屬于洪澇災害易發地帶。防御工作體系方面,我國水利部貫通雨情汛情險情災害“四情”防御,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依法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滾動更新各類防御預案方案,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有效應對多次大洪水。2023年,全國除澇面積為2507.8萬公頃,同比增長3.93%。同時,水利部大力推動生態環境復蘇,全面加強生態流量管理,持續加大水土流失修復力度,2023年,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為7萬平方公里,累計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162.7萬平方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水旱災害的不確定性、突發性增強。在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上,水利部積極推進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建設,大規模開展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防治。近十年來,新增水庫庫容1632億立方米,新增5級以上堤防約6萬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各類水庫94877座,水庫總庫容達到9999億立方米;累計建成5級及以上江河堤防32.5萬公里,進一步提升了防洪保障能力。
二、水利系統從業人員逐年下降,平均工資持續上漲
隨著國家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以及財政補貼力度不斷擴大,我國水利工程項目不斷推進,施工隊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鎮化進程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23年,中國水利建設在崗職工數量為62.6萬人,較2022年小幅下降。但2024年以來,水利建設吸納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充分發揮穩就業作用。2024年1-7月,全國水利項目施工吸納就業168.3萬人,同比增長3.3%。其中,吸納農村勞動力135.3萬人,同比增長8.1%。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我國水利系統從業人員不斷減少,但隨著水利建設項目的不斷推進和技術的不斷創新,水利系統職工的工資水平進一步增長。2023年,全國水利系統在崗職工工資總額為773.4億元,年平均工資為12.3萬元/人,同比增長2.9%。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水利建設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水利建設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水利建設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水利建設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水利建設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