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科技成果登記數量數據序列來看,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目前已取得長足進步。2023年,我國科技成果登記數量由2014年的不足60000項增長至92306項,增長幅度明顯。專利情況是反映創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十年來,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數從2014年的92.82萬件增長至2023年的167.80萬件,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從23.32萬件增長到92.10萬件。這一顯著上升趨勢不僅體現了我國科研創新能力的增強,也反映了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和推動。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政府在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全社會加大對科技事業的投入。據統計,2014-2023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由1.30萬億元增長至3.33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由2.02%增長至2.64%。
關鍵詞:科學技術、發明專利、科學研究與試驗(R&D)經費、一般公共預算
一、中國科研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學技術碩果累累
為改變科學與技術的落后狀況,盡快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我國早在1978年制定了《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8個發展領域和108個重點研究項目,為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基本方針和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此后,為保證各項科技規劃的實施,加強國家對科技活動的管理和引導,有效配置科技資源,全面推動科技進步,我國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科技計劃,為科技發展規劃的順利開展、科技事業的不斷進步提供了重要保障。科技成果登記數量數據序列來看,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目前已取得長足進步。2023年,我國科技成果登記數量由2014年的不足60000項增長至92306項,增長幅度明顯。這一增長趨勢反映了我國科技創新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成熟,且隨著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科研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的建立健全,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得以被有效登記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專利情況是反映創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為保護知識產權,鼓勵發明創造,促進技術交流,國家于1985年正式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并于1992年、2000年、2008、2020年進行先后四次修訂?!秾@ā穼嵤┙?0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明顯改善,科技人員知識產權意識普遍提高,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逐年增加。近十年來,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數從2014年的92.82萬件增長至2023年的167.80萬件,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從23.32萬件增長到92.10萬件。這一顯著上升趨勢不僅體現了我國科研創新能力的增強,也反映了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和推動。
2023年,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知識產權擁有量不斷增加。2024年1月,國新辦就2023年知識產權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99.1萬件。其中,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01.5萬件,同比增長22.4%,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在400多萬件有效發明專利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所占比重達到4成以上,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持續為全球創新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二、科技投入不斷增加,國家扶持力度持續加大
新中國成立以來,為確保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各項科技發展計劃的順利實施,我國對科技事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科技經費投入大幅增長,科技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為各項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現創造了良好條件。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政府在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全社會加大對科技事業的投入。據統計,2014-2023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由1.30萬億元增長至3.33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由2.02%增長至2.64%。隨著科技經費的持續增長和投入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科技隊伍也實現了快速發展與壯大。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正在形成,他們活躍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等各個領域,為我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技術市場,作為連接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橋梁,其重要性在推動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的過程中愈發凸顯,成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深化的關鍵一環。多年來,在“放開、搞活、扶植、引進”方針的指引下,我國的技術市場從無到有,日趨活躍,交易規模逐步擴大,交易水平不斷提高。據統計,2023年,我國共簽訂技術合同95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61476億元,比上年增長28.6%。我國技術市場的健康發展,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生產領域的轉化,改變了科技與經濟相脫節的舊局面,使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隨著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我國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近年來,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確保科技事業能夠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在財政支出的總體布局中,科技投入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據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到了15.55萬億元;其中,科學技術支出達5165億元,同比增長3.8%,占總公共預算支出的3.32%。政府通過增加科技投入,旨在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推動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科技支出的增加,不僅為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等創新主體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資金保障,還促進了科技基礎設施的完善、科技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以及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共八章,包含科技中介機構技術成果轉化運營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中國重點區域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