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發布的《世界精神衛生報告》顯示,全世界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約6000萬人患有雙相情感障礙,2300萬人患有精神分裂癥。中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經濟、文化和生活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現代人遭遇的心理應激也日益增加,相應地,與應激密切相關的焦慮障礙和抑郁障礙患病率也會增加。據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數據顯示,中國各類精神病患者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精神分裂癥患者人數超過640萬,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人數達110萬。而這些疾病的患病率目前也處于上升的趨勢,如何預防和治療這類精神疾病成為我國精神衛生亟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精神疾病、精神病院數量、抗精神病藥物
一、中國精神病院數量持續擴大,醫療資源實現提質擴容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發布的《世界精神衛生報告》顯示,全世界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約6000萬人患有雙相情感障礙,2300萬人患有精神分裂癥。中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經濟、文化和生活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現代人遭遇的心理應激也日益增加,相應地,與應激密切相關的焦慮障礙和抑郁障礙患病率也會增加。據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數據顯示,中國各類精神病患者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精神分裂癥患者人數超過640萬,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人數達110萬。而這些疾病的患病率目前也處于上升的趨勢,如何預防和治療這類精神疾病成為我國精神衛生亟需解決的問題。
我國精神衛生學科起步較晚。據統計,1949年前,全國精神衛生機構尚不到10所,精神科床位僅約1100張,精神科專業醫師不到6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不斷加強精神衛生工作,積極推進學科建設。1958年,第一次全國精神衛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制訂了《1958—1962年精神衛生工作五年計劃》。1978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醫學院創辦了我國首個神經精神專業。隨后,北京大學、中南大學和濟寧醫學院等高等院校設立了精神醫學本科專業,為我國精神衛生領域輸送專業人才。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精神專科醫療資源提質擴容。《2022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顯示,我國精神疾病??漆t院數量達2098家,精神科床位數約為7.73萬張,醫院機構人員達27.28萬人,其中專科執業醫師約為4.57萬人。與此同時,我國在精神醫學科學研究、精神疾病診療方法,以及精神衛生專業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中國比較好的精神科醫院是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精神衛生中心,擁有國家衛健委唯一的精神衛生學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是全國規模最大、業務種類最全、領銜學科最多的精神衛生機構;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病科是我國南方唯一的綜合醫院載體的精神心理疾病領域三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之一。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精神病醫院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二、新藥層出不窮,中國精神疾病治療進程不斷加快
作為全球十大殘疾和死亡原因之一,精神疾病有著巨大的醫療需求??咕癫∷幹饕糜谥委熅穹至寻Y和有精神病性癥狀的精神障礙的一類藥物,主要分為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兩種。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又稱傳統抗精神病藥物,主要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躁狂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又稱非傳統抗精神病藥,多為單純的多巴胺D2受體阻斷劑。目前,全球抗精神病藥物研發的焦點集中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上。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精神障礙對我們而言不再是一種陌生的疾病。常見精神障礙疾病有精神分裂癥、躁狂癥、抑郁癥、神經焦慮等。精神障礙疾病帶有一定的遺傳性,表現為多疑和情緒不穩,嚴重時有自殺風險,所以應早就診早治療。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全球醫藥研發界不斷加大對精神障礙治療藥物研發的投入,但新藥的開發之路卻異常艱難,失敗率高企,成為制約領域發展的瓶頸。然而,2024年成為了中國精神分裂癥治療領域的一個轉折點,一系列令人振奮的突破接踵而至。僅6月份,就有3款精神分裂癥療法在中國獲批上市。而進入7月,這一領域的創新步伐并未停歇,至少又有兩款采用新機制的精神分裂癥藥物在中國獲得臨床試驗許可,標志著我國在精神類藥物研發領域正加速邁進。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及競爭壓力不斷加大,我國精神類疾病患病率總體保持增長趨勢。在此背景下,精神類藥物市場作為應對精神類疾病的重要一環,其規模與需求自然也隨之水漲船高。由于精神類疾病往往需要長期乃至終身的治療與管理,患者群體對精神類藥物的依賴度較高,這直接推動了我國精神類藥物市場的進一步擴張。從市場結構來看,抗抑郁藥作為當前精神障礙治療領域的“主力軍”,其銷售額占據了精神類藥物市場的顯著份額,并且這一比例還在逐年攀升,反映出抑郁癥等情緒障礙在社會中的普遍性和患者群體對有效治療手段的迫切需求。與此同時,抗精神分裂藥物、催眠/鎮靜藥物、以及抗焦慮藥物作為精神類藥物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精神類藥物行業呈現出多元化、競爭激烈的格局。本土制藥企業與跨國藥企并駕齊驅,共同推動著行業的發展。恩華藥業、華海藥業、齊魯制藥、洞庭藥業等本土企業在精神障礙治療領域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和技術積累,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而跨國藥企則憑借其先進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在國內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此外,華森制藥、亞寶藥業、國藥現代、海正藥業等眾多企業也在精神類藥物領域積極布局,依托各自的優勢資源和技術實力,不斷推出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案,以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精神病醫院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精神病醫院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精神病醫院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共八章,包含精神病醫院重點區域市場分析,中國精神病醫院領先個案分析,中國精神病醫院行業投資與管理分析等內容。



